1112亿外贸订单取消!中国正式下达“逐客令”:一颗螺丝钉都不要

文| HYF

编辑 | 青橘罐头

●○前言○●

日本作为我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每年与我国有着高达上万亿元的贸易额,而在我国对日本进口这一方面,日本人先进的机床一直都是进口的重点对象,每年都有几千亿的流水。

而近期根据日媒报道,我们中国今年却一反常态,砍掉了近半的机床订单,这些订单据估计价值1112亿元人民币。

那么我国究竟为什么每年都要从日本进口那么多机床,又是为什么在今年一反常态地砍掉了半数订单呢?

所谓机床,就是用来制造机器的机器,有了机床,才能有机器的产生,也才能进行后续的生产。

目前,机床产业的强国首推德国与日本,他们的机床以精度高、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而闻名,全世界国家中,大多数国家都需要从德国与日本进口机床。

由于我们中国与德国的地理距离较远,而与日本地理距离近,长期以来已经建立了紧密的贸易联系,因此我国更倾向于从日本进口机床。

在经过了多年的贸易后,如今我国几乎每年都要稳定地从日本进口高达千亿金额的机床。

但没想到的是,日本却突然借此向中国发难!

国际局势如今充满了紧张与不确定性,这些因素也影响到了国家间的贸易,像是中日这种国家关系更为复杂特殊,更是容易被其他因素影响到贸易,本在中日间持续了多年的机床贸易,就因为一个日本议员的提案而陷入了困境。

按理来说,中国作为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日本每年出口给中国机床这种昂贵机器可以稳定获得大量利润,日本议员从经济利益上来讲没有理由要做出这种破坏中日贸易的举动。

根据推断,日本议员之所以提出停止对华出口机床的提案,最大因素是因为政治原因。

如今,美国企图在贸易上封锁中国,但是中国国内大循环畅通,这些常规的贸易封锁也没给中国带来太多困扰,既然如此,美国就把重点放在了技术制裁,在技术上卡中国的脖子。

虽然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世界也处于前列,但如今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世界,我们中国一直以来也是在长板上帮助他国,而在短板上寻求与他国合作解决问题。如今美国要做的就是不许这些国家在中国的短板方面与中国合作。

美国向日本施压,从而让日本停止对华出口机床这种说法可不是空穴来风,这种事情早就有先例。

比如在芯片制造上,中国需要高精度的光刻机,美国就禁止荷兰向中国出售高精度光刻机,只允许荷兰出售一些已经过时的前几代产品。

而在机床这方面,美国或许也是通过向日本施压的手段,才让日本的一些议员迫于压力提出来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提案。

不过,日本的民众似乎并不同意这一提案,很多人认为,与对华巨大贸易额比起来,美国的压力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日本想要真正地强大起来,就要摆脱美国的束缚,不应该为了迎合美国的计划,而放弃应有的经济利润。

是为了讨好美国而停止对华出口机床,还是难得的硬气一把,日本网友一直在激烈讨论,日本的政府也纠结不定。

然而,还没等日本做出决定,中国就率先给出了回应,既然日本做生意瞻前顾后没有诚意,随时都有可能捅中国一刀,那么日本也不需要考虑了,中国自己先缩减一千多亿的订单。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这么做,是想要挽回一些颜面,与其让别人拒绝出口,还不如自己主动缩减订单。

然而,中国政府绝不会因为一时冲动、因为赌气而做出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决定,中国政府之所以敢如此硬气地主动缩减订单,其实是因为中国早有应对之策。

中国的机床发展历史要从建国初开始说起,虽然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和动荡,很多地区的工业基础甚至为零。

但新中国的领导者们高瞻远瞩,看到了机床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把机床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在社会水平老大哥苏联的帮助下,再凭借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一个个机床生产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我国的机床产业也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

在这一段时期,中国培养了大量机床人才,成立了众多机床综合研究所,这为我国的机床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

在1958年,我国就研发出来了第一台国产数控机床,而这时候,离美国最早研发出数控机床的时间才过去了六年。

要知道,欧美国家早在十八世纪末就开始了对机床的研究,而我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从头发展机床产业,能够将百年的差距缩小到可以几乎忽略不计的六年,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功不可没。

然而,那时候我国在取得一定成效后走了一些弯路,我国当时尚处于探索阶段,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也不为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英明的领导者也不能完全不犯错误。

我国当时在经济体制上有些盲目模仿苏联,在机床产业上,政府对全国的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不允许企业额外生产机床,即使是小规格的仪表机床也不行。

这虽然方便管理,但也导致市场上缺乏竞争,机床产业缺乏活力,发展上有些停滞。

而随后中苏关系交恶,曾经的老大哥苏联也开始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这让本就有些发展停滞的中国机床产业雪上加霜。

而在这种困境下,我国也不免病急乱投医,盲目地追求机床产量,而忽略了机床的质量与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发展力,在技术逐渐落下后,中国的机床产业也就此沉寂。好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机床产业进行了行业整改,对多个机床企业进行了改制重组。

同时,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机床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在技术、体制、政策各方面的努力下,终于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机床产业达到了鼎盛阶段,不仅技术重新来到了世界前列,能满足国内工业生产的需要,还能不断向外国出口,为我国赚取外汇。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世界的机床产业都遭受了打击 我国的机床产业也不例外,而在机床产业恢复期时,我国就以进口日本的机床为主。

如今,经过了几番起起伏伏,中国的机床产业又有再次复兴的趋势,在去年,我国自主生产的国产机床生产额就接近两千亿元,这也是我国为什么敢如此硬气地应对美日的技术封锁。

需要承认的是,虽然中国的机床产业重新复兴,但和日本这种机床强国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我国之所以主动缩减一千多亿的机床订单,也不是完全因为国内的国产机床能够满足需要,而是因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中国以主动缩减订单这种强硬手段来应对美日的制裁有必要性,其实,就算是没有美国的施压,日本也多次拿机床来卡中国脖子,或者以此相要挟来迫使中国在其他方面让步。

这几年日本的这种行为变本加厉,多次在其他领域谈判时谈到中日机床贸易这一点,而且又针对中国提出来了多种过分要求,比如对中国进口机床的型号进行限制、不允许中国学习日本的机床技术等等。

可以想象,如果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机床的缘故向日本低头,那么日本日本一定会认为这就是中国最大的软肋,动不动就拿出这件事来要挟中国。

想要破除这样的困境,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大自身,让中国能够实现通过自主生产机床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目标。

如今,虽然中国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迫使中国提前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可能中国在未来的短时期内会遇到一定的困境,但中国的强大实力是值得相信的,自主生产机床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在度关难关后我们可以骄傲地宣布有一项技术难关被攻克,中国的短板又少了一个。

而日本看到这也傻了眼,本想拿这件事来再与中国周旋一番,再赚取一些利益。没想到中国会如此硬气地回应。日本一方面失去了一千多亿的订单,一方面也没有达到主动打击中国来讨好美国的效果。

●○结语○●

中国面对美日的威胁,选择主动缩减一千多亿订单。其中既有中国国产机床不断发展带来的底气,也是中国领导者将所有因素纳入思考后得出的最优选择,用机床产业一时的困境换取长久的独立自主。

西方国家对中国这么多项技术制裁,没有一项起了效果,反而是倒逼中国自主研发出了先进技术。

希望西方国家在一次次制裁失败后,能够认识到对于中国这种新兴势力不应该是打击和制裁,而是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中国也会不计前嫌,一视同仁地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中国   美日   订单   苏联   硬气   逐客令   螺丝钉   日本   美国   机床   困境   主动   外贸   正式   我国   产业   国家   贸易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