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失败的八次托孤:“屠龙达人”宇文护屈居第二!

在中国历史上,托孤大臣一向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职位,托孤大臣往往手握权柄,无皇帝之名,行皇帝之权。杀伐决断者倘若遇到天赐良机,就会如杨坚一般盗取国柄,篡位登基。若遇到宇文邕、康熙这样的英明少主,稍有不慎就会身死族灭,遗臭万年。即使托孤大臣没有野心,忠心耿耿,懂得在小皇帝长大后及时放手,也难保不会被秋后算账,开棺戳尸。

白帝城托孤

这就是托孤大臣两难境地,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史上最失败的八次托孤,看一看这几位托孤大臣的所作所为以及最终命运。

一、刘裕托孤

宋武帝刘裕是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帝王,他从一个北府军小兵一路血拼逆袭至开国帝王,两次北伐,克广固,灭南燕,俘斩皇帝慕容超;入关中,亡后秦;却月阵,大破魏军。如果不是坐镇建康的心腹刘穆之突然去世,刘裕担心后院起火,班师回朝,实现南北统一是大概率事件,其成就不次于另两位草根帝王刘邦和朱元璋。但他看人的眼光却着实不敢恭维。

刘裕

刘裕病逝前,以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为托孤大臣。其中,两文两武,徐羡之和傅亮在内执政,谢晦和檀道济领军在外;谢晦和傅亮出身世家大族,徐羡之和檀道济布衣出身。

刘裕使寒门和世族互相制约,又以亲将为强藩辅翼帝室,不可谓不老谋深算,考虑周密。但是他低估了人性,看错了人心。

据载,刘裕病危时,还告诫太子刘义符说:“檀道济虽有干略,但无远志,好驾驭。徐羡之、傅亮应无异心。谢晦颇识机变,若有不轨,必定是他。”

刘裕托孤

但是仅仅一年后,首先发难的就是众臣之首的徐羡之,他因为刘义符在宫中练兵,以及庐陵王刘义真对他的鸵鸟政策不满,因此联合傅亮、谢晦二人,将刘义真贬为庶人,囚禁于新安郡。

不久,三巨头又裹挟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江州刺史王弘,发动“景平宫变”,废黜了刘义符,并在迎立宋文帝刘义隆入京前,将刘义符兄弟二人杀害。

刘义符

对此“刺龙事件”,当时的老臣范泰就曾对家人说:“观古视今,像有些人当面接受先帝托孤,转头就杀害嗣君、屠戮贤王的,还是史上头一遭。”

不过四人都没得好下场,刘义隆登基后三年,下诏公布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发动景平宫变,杀害刘义符兄弟的罪状,徐羡之乘车逃出建康,行至郊外的新林,在一个陶窑中自杀;傅亮则骑马逃向傅家祖坟,半路被抓住,诛杀于皇城;领军在外的谢晦虽然经过一番挣扎,也难逃灭亡的命运。

宋文帝

四人中,只有檀道济因为不是景平宫变的主谋,又及时倒向刘义隆,讨伐谢晦有功,暂时逃过一劫,但十年后,文帝诛杀檀道济父子,为这场托孤闹剧划上了句号。

二、宇文泰托孤

宇文泰早年随父兄参加六镇起义,成为葛荣的部下,葛荣为尔朱荣所灭后,宇文泰又归附尔朱荣,被收编在其部将贺拔岳部。

后来,孝庄帝元子攸诱杀老丈人尔朱荣,高欢趁机做大,身为关陇集团领头人的贺拔岳兄弟成为其登顶的绊脚石,于是他指使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借议事为名,在座上杀了贺拔岳,随后宇文泰接管了贺部,然后倍道兼行,一举夺取上邽,杀死了侯莫陈悦。不久又平定秦、陇,被孝武帝封为关西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成为北魏仅次于高欢的权臣。

宇文泰

534年,孝武帝为摆脱高欢的控制,逃往关中,投靠宇文泰,然而这无异于避汤入火,孝武帝只在长安住了几个月,就被宇文泰以与姊妹有淫毒杀,随后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将北魏一分为二,宇文泰成为西魏事实上的“开国皇帝”。

22年后,宇文护病重,他托孤于自己的亲侄宇文护,让他照顾年幼的兄弟,保存宇文氏基业。

然而,宇文护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从十二岁丧父起就跟随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不是亲儿胜似亲儿的侄子不但没有照顾幼弟,还差点让自己绝后。

557年,宇文泰死后一年,宇文护就逼迫西魏恭帝退位,将宇文泰三子宇文觉扶上皇位,是为北周孝闵帝。半年后,宇文觉不满自己手中无权,与一些大臣预谋杀死宇文护。但事情败露,宇文护先发制人,杀死宇文觉。

宇文护和宇文觉

随后,宇文护又迎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帝,即北周明帝。史载,明帝性格聪慧,有识见胆量,宇文护很惧怕他。所以为避免明帝掌权后除掉自己,再一次弑杀了皇帝。

此时还是560年,加上西魏恭帝,也就是说在短短三年内,宇文护先后弑杀了三位皇帝,成为历史上屠龙最快和第二多的牛人。

宇文毓死后,宇文护又立十七岁的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即帝位,史称北周武帝。

宇文邕比两位兄长更加聪慧早熟,史载他不但事无巨细,皆由宇文护“先断后闻”,而且在宫中见到也是“行家人之礼”,宇文邕成功的瞒过了宇文护,最终在十三年后,趁其为太后读《酒诰》的功夫,用一记“板砖”(玉笏)击杀了这位“屠龙达人”。

宇文护

宇文泰托孤,堪称古代托孤中最失败最逆转的一次。

三、孙权托孤

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虽然也是一代英主,但他的托孤却堪称三国最失败的一次。

公元252年,孙权临终前把年仅10岁的孙亮托孤于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少傅孙弘、太常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和侍中孙峻五人,但孙权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这一次托孤会如此失败,不仅皇帝被废,五位托孤大臣也无一善终。

孙权

第一个被杀的是孙弘,《三国志》记载:“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欲矫诏除恪。峻以告恪,恪请弘询事,于坐中诛之。”孙弘在与诸葛恪的争权斗争中失败,成为孙权托孤的第一个牺牲品。

诸葛恪掌权后,一意孤行北征伐魏,结果不但于合肥新城惨败,还被张特的诈降缓兵之计羞辱了一番,致使他在东吴的声望跌至谷底。吴主孙亮和朝野上下早就对他的刚愎自用和独揽大权不满,于是253年,孙亮和孙峻联手在一次宴席上刺杀了诸葛恪,诸葛恪成为第二个死于非命的托孤大臣。

诸葛恪

诸葛恪死后,孙峻又成为权臣,孙亮仍然是有名无实的傀儡。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堂堂权臣竟然因惊惧而亡,《三国志》载:“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时年三十八,以后事付綝。”

第四个、第五个被杀的是吕据和滕胤。孙峻临死前将大权交付给了其从弟孙綝,孙綝肆意妄为还不如诸葛恪和孙峻,于是吕据和滕胤准备联手推翻孙綝,却被大权在握的孙綝各个击破,256年先是吕据兵败自杀,接着滕胤战败被杀。孙权去世后的短短四年,五位托孤大臣就因争权夺利先后死于非命,而且诸葛恪、吕据和滕胤还被夷灭三族,直到孙休即位诛杀孙綝,三人才得以平反。

而吴主孙亮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去:孙亮252年十岁即位,大权先后掌握在诸葛恪、孙峻和孙綝之手,257年十五岁的孙亮亲政,他对独断专行的孙綝不满,于是密谋除去孙綝,却被孙綝所知,258年孙綝发兵围困皇宫,强行废黜孙亮。

孙綝

永安三年,孙綝将孙亮再贬为候官侯,不久孙亮死于被押送候官的途中,《三国志》虽然说孙亮是自杀而亡,但更大的可能是被孙休毒杀。

托孤失败成这样在历史上也确实少见。

四、曹叡托孤

曹叡在明知司马懿狼子野心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托孤于司马懿?因为他低估了司马懿的隐忍,高估了曹爽的愚蠢。

曹睿和司马懿

曹爽是曹魏政权第二代核心将领、大司马曹真之子,自小与魏明帝曹叡交情甚好。曹真逝世后,曹爽承袭邵陵侯爵位。曹叡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将太子曹芳托付给他和司马懿。

曹睿托孤

一开始,曹爽确实没有辜负曹睿的期望,他听从丁谧的建议,拜司马懿为太傅,将其架空,随后又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政事皆由自己专断。但是后来他的一系列“骚操作”成功的暴露了其不堪重任的本性。

正始五年,谋士邓飏为了让曹爽建立军功而建议他伐蜀,曹爽不听众臣劝阻,任命夏侯玄为征西将军,亲率七万大军从骆谷进军蜀汉。结果半路上就因为物资供应不上,暂停进军。当时参军杨伟和夏侯玄都劝他撤军,但邓飏力主继续伐蜀,双方争执不休,曹爽也没个决断,最后拖了将近一个月才决定撤军,但此时费祎已经进兵据守魏军后路,曹爽经过苦战才得以撤离。

曹爽的这一番折腾,不但无尺寸之功,还折损数万兵士,耗尽所带转运牛马,羌、胡等地也对他怨声载道,关中大为虚耗。

正始十年,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前往高平陵祭拜明帝。司马懿在洛阳发动高平陵政变,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称曹爽败乱国典、擅权营私,请得意旨罢废曹爽,然后命蒋济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

高平陵之变

曹爽闻讯后,惊慌失措,竟不敢告知曹芳。与此同时大司农桓范与大将军司马鲁芝逃出洛阳,跑到高平陵会合曹爽。桓范力劝曹爽带曹芳去许昌,以皇帝之名号召全国兵马讨伐司马懿。曹爽又是瞻前顾后,没个准主意,于是桓范又劝曹爽利用阙南别营和典农校尉的军队暂作抵抗,然后据守许昌,且表示自己可以用大司农的身份为军队调运粮草。但曹爽依旧犹豫不决。

司马懿也怕曹爽誓死一战,于是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等诱劝曹爽放弃权利,并以洛水为誓,只要放弃权利可保爵位,曹爽想了一夜,最终放弃抵抗,向司马懿认罪投降。

曹爽的愚蠢最终让他付出了惨重代价——夷灭三族。

曹爽被杀

曹叡托孤司马懿和曹爽,一个是篡权谋位的奸臣,一个是愚蠢至极的笨臣,可谓失败透顶的托孤。

五、周宣帝托孤

周宣帝名宇文赟,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史上著名的无道昏君,史载,他为了享乐,在二十岁那年就禅位与长子宇文阐,做了太上皇,但仍掌控朝权。

而这时的杨坚虽然是宇文赟的岳父,“一国之丈”,但却是朝不保夕,早在武帝时期,杨坚就因为长相不凡,“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北周太祖宇文泰语),被武帝所忌,许多大臣也在武帝面前打小报告,比如内史王轨多次进言:“太子难当大任,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多亏武帝还算是个有道明君,并不会因为几句不着边际的传言而妄行诛杀。再加上武帝的眼光也不大好,他评价杨坚“此止可为将耳。”所以杨坚逃过一劫。

武帝死后,杨坚升级为“国丈”,但宇文赟对他这个岳父却从未放松过警惕。虽然杨坚之女是宣帝皇后,但仅是并立的四位皇后之一,而且宇文赟对杨皇后最不待见。史载,宇文赟经常对杨后大发脾气,有次甚至干脆要将她赐死,多亏独孤伽罗靠着家族的力量一再为女儿求情,杨家才躲过一劫。不过宣帝依然对杨坚耿耿于怀,事后还当着杨后的面恶狠狠地威胁:“以后一定会灭你全家的,等着吧!”

所以没多久,宣帝又召杨坚进宫,并安排手下,观察杨坚的反应,如果他稍有异色,即可将他就地正法。多亏杨坚心理素质过硬,在廷对中始终神色自若,对答无隙,没有让女婿抓住什么话柄,才勉强逃过一劫。

就在杨坚感到钢刀已然架颈,朝不保夕之时,周宣帝却突然病倒,史载,宇文赟召见御正刘昉、中大夫颜之仪嘱托后事,但却说不出话来。于是与杨坚亲善的刘昉、郑译便当着宇文赟的面,伪造了相关遗诏,请杨坚以托孤大臣的身份辅政。

当日,宇文赟就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一年后,杨坚废静帝宇文阐自立,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

宇文赟也成为史上少有的不以自己意志任命托孤大臣的帝王之一。

六、咸丰托孤

满清咸丰皇帝,被后人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继位之前受到异母弟、后来的恭亲王奕䜣的压力,即位后天下多事,内有太平天国动乱,外有英法联军侵略。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咸丰“巡狩”承德,病死在避暑山庄。

此时帝国唯一的继承人,未来的同治皇帝才6岁。咸丰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以及御前大臣景寿、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大臣为顾命大臣,完成托孤。又给慈安皇后和懿贵妃(慈禧)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慈安和慈禧

随后慈禧和恭亲王联手发动政变,慈禧大权独揽,开始了对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这可以说是史上最窝囊的顾命大臣,总共只顾了1个月的命,连权力的边还没摸到,就败在了一个只有26岁的女人之手,咸丰托孤所托非人。

七、顺治托孤

众所周知,康熙是6岁继位,顺治留给他的托孤大臣有四,其中索尼老迈,称病不出,苏克萨哈威望尚浅,“心非鳌拜所为而不能力争”,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党,凡事皆附和。于是鳌拜大权独揽,根本不将小皇帝看在眼里。顺治的托孤四大臣根本形成不了制衡,鳌拜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康熙六年,玄烨亲政后十天,鳌拜罗织苏克萨哈二十四条大罪,拟将其一家全部与处死。康熙虽然不准,但无奈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朝堂之上无一人敢有异议,最后鳌拜还是矫旨处死了苏克萨哈,让康熙真真切切体会了一番傀儡的滋味。

康熙八年,16岁的玄烨决定擒贼先擒王,与电视剧中的情节一样,他预先挑选出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以布库为戏,等到鳌拜入宫觐见,将其一网成擒。

据康熙朝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被擒的鳌拜脱下衣服,让康熙看他为救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最终康熙念他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但是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康熙五十二年,玄烨有一次召集诸王贝勒,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然后提到,“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由此可见,鳌拜虽然恃威专断,但并未想要取而代之,康熙亦感念其功劳。

这次托孤,可以说危险与光芒并存。

八、柴荣托孤

柴荣虽然英明神武,但选择的托孤大臣却实在不咋地。

柴荣病逝时,幼主柴宗训年仅7岁,他临死托孤给宰相范质和王溥,但这两个文人都没能没有玩过武夫赵匡胤,史载,960年正月初一,赵普和赵光义散布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的谣言,范质和王溥不辨真假,就派赵匡胤统军北上,结果赵光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

后来,守备开封的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开城门接应,赵匡胤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都城,范质和王溥发现上当,但已无可奈何,二人也没有当忠臣的打算,齐声拥戴赵匡胤登基。

赵匡胤也感念二人知情知趣,继续任二人为相,虽然不久就让赵普代之,但最终二人还是得了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咸丰   关中   宇文   西魏   北周   权臣   大臣   诸葛   康熙   皇帝   屠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