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 舌尖上的婺源

生活在婺源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四季流转都能品尝到应时当令、绿色生态的山珍野味。







阳春三月,暖雨过后,青翠欲滴的山野间,蕨菜、竹笋悄然露首展身,马兰、水芹、香椿、竹菇、香菇、木耳、石耳、茶菩藤等各种山珍接踵而至,先后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在被各类污染困扰的当下,这些纯天然、无污染且味道清香鲜美的绿色食品,是婺源人天赐的口福。






婺源菜肴,归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中的“徽菜”,带有浓郁的地域属性。菜肴原料多为就地取材,烹调上有“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特点,烹制方法多炖、蒸、煮、糊而少烹、烧、炸、炒,讲究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如“香菇炖蹄包”“腊肉煮笋”“清炖甲鱼”“香菇炖鸡”“腊肉蒸干蕨”“粉蒸石鸡”等传统菜品,几经时代变迁,始终把握“原汁原味、以食养身”这一内在灵魂。同时,注重食补与养生的婺源菜,在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中医学“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继而萌芽了新安医学“讲究食补、以食养生”的治学理念。
相传明万历间(1573~1619),婺源理坑人余懋学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时,神宗皇帝念其勤政奉公、办差认真,特将放养在御花园池内的数尾红鲤鱼赏赐与他。延至清乾隆间(1736~1795),这鱼在婺源乡间流水鱼塘传养开后,东南名儒汪绂评述“清炖荷包红鱼”肉嫩汤鲜、味美香醇、营养丰富,并在《医林纂要探源》称其有“妊安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清水肿,治黄疸”之功效。


日常饮食中,婺源人以爱吃粉蒸菜、糊菜为鲜明特色。无论是岁时节令的宴席,还是平日的家常便饭,人们都喜好将荤腥园蔬、野味山珍拌上米粉蒸熟吃,也喜用米粉与切碎的蔬菜拌和煮成糊状。菜品如蒸鸡、蒸鱼、蒸肉、蒸猪脚、蒸白菜、蒸苋菜、蒸莴苣、蒸南瓜、蒸豆角、蒸茄子、蒸芋头、蒸萝卜、蒸野菜和糊豆腐、糊豆芽、糊白菜、糊苋菜、糊莴苣、糊萝卜、糊南瓜、糊猪肺等,还有用板栗、芋头、萝卜、冬笋等与猪肉混合蒸制的,称为“蒸杂碎”。在婺源,素有“无菜不可蒸和糊”之说。蒸菜、糊菜的特点是原汁原味、菜香浓厚、细腻可口、益于消化。


地方风味小吃以清明粿、糯米子糕、汽糕、麻,有别于他乡。清明粿即“野艾粿”,以原盛行于清明节,故名。其将煮烂的野艾掺入粉内擀成粿皮,内包菜馅(馅料有藠叶、烟熏豆腐干、腊猪肠、冬笋等),形状似饺子,封口处捏成花边;特点是:色泽鲜绿、艾香味美。
每年快过年时,全村人围在一起打麻糍,是必不可少的乐趣。糯米浸泡以后,蒸熟了倒入一个特制的石器皿里,用木头榔头捶打。看不见米的碎粒时,把打好的糯米团倒进炒好的芝麻糖粉里。最后,裹上芝麻、砂糖,甜而不腻,满口留香。
春节时,家家户户蒸“糯米子糕”过大年,是婺源的传统习俗。糯米子糕以糯米、鸡子(蛋)为主要原料,掺入少许五花肉丁拌匀蒸制成;特点是:颜色金黄、香糯适口。
婺源汽糕是先将籼米磨浆,随后摊成大大的圆薄饼,并在上面洒上少许虾皮和切碎的笋干、豆芽、辣椒、葱等佐料,然后置于锅中蒸熟而成。因糕蒸熟后有许多气孔,所以称为“汽糕”;又因糕食用时切成菱形小块,人们比喻龙鳞,故而也有把它叫做“龙糕”的。特点是:鲜嫩松软、味美爽口。


婺源素称“茶乡”。境内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的环境气候,使之所产绿茶“泡水汤清叶绿、香气馥郁浓烈、滋味鲜爽醇厚”,不仅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而且蒙嘉靖皇帝赏赐金匾、银牌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
悠悠茶香千数年,饮茶因此成为婺源人日常生活之嗜好。北宋初年,隐居婺源廖坞的南唐宣歙观察使查文徵,在与名卿硕士修德讲学其间,常同县令廖平临泉烹茗论道;此后,婺人开始形成“上焉者细啜名种(临泉烹茗)、下焉者牛饮茶汤(喝大碗茶)”的饮茶方式,讲究饮茶者已不单只是缙绅大夫及文人富豪,就是贩夫走卒,也莫不以茶为事。茶礼、茶俗也随之衍生,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路人过客,一律沏茶款待,并把普通的客来敬茶上升到以茶来修身养性,以茶来陶冶情操。

END



综合采编(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总监制 | 詹帮祥

监 制 | 江卫平
编 审 | 查中强
编 辑 | 袁 璐
邮 箱 | wyrmt386@163.com

主 办 | 婺源县融媒体中心

明 | 凡属于本公众号推送的原创文章、图片和音视频等,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婺源   临泉   苋菜   冬笋   莴苣   山珍   舌尖   原汁原味   香菇   糯米   菜肴   饮食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