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探寻东南亚国家柬埔寨王国政党制度的演变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可以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柬埔寨王国实行民主多党制,公民有组织政党的权利,公民通过组织政党参加全国大选来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其政党制度经历了从多党制到一党制再到多党制的发展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柬埔寨现代化进程中的艰难与曲折。

1953年柬埔寨独立后,仍沿用原宪法,实行多党民主,通过宪法修正案实现了柬埔寨各阶层妇女参加选举、担任公职的权利,除了国民议会和王国议会之外,新增设了省级议会,并于1955年、1958年、1962年举行了3次国民议会选举,西哈努克领导的人民社会同盟都赢得了大选的胜利。1953~1970年这段时期,柬埔寨的多党民主政治发展还算顺利,形成了人民社会同盟一党独大的格局。

高棉共和国时期取消了君主立宪制,实行总统共和制,其实质是军人专政,共和国议会只是摆设,人民社会同盟也被禁止活动。民主柬埔寨时期,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为唯一的执政党。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时期,在金边政府管辖范围内由人民革命党一党领导,三大抵抗力量则以武装斗争与越南军队和金边政府军相抗衡。

1993年柬埔寨第一次全国民主选举是柬政党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1993年5月的全国大选,是柬埔寨各派政治力量的一次较量,共有20个政党参加选举,461.8万名登记选民有89%参加了投票。大选后成立的制宪议会于这年9月24日通过了柬埔寨王国宪法,重新确立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多党民主制的政治体制,为柬埔寨多党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柬埔寨在此后10多年和平与民主的进程中,多党民主政治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多党民主政治发挥较好作用

1997年是柬埔寨政党政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这年柬埔寨国家选举委员会成立,这是一个坚持独立、中立立场的组织,是柬埔寨选举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职责是主持柬埔寨的国民议会和地方选举,制订选举计划,筹备和组织选举。该委员会由1名主席、1名副主席和9名成员组成。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均由内阁提名、国民议会投票通过、由国王任命。该委员会成立后,在柬埔寨多党民主政治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1997年10月28日,柬埔寨国民议会通过了《政党法》,该法共有11章45条,其宗旨是为政府(具体事务由内务部承担)管理政党的成立、登记、活动提供规则,该法对政党的成立、党员的权利义务、政党组织机构、政党登记、经费来源、财务审计、政党的联合及合并等事宜做了详细的规定,这对柬埔寨政党政治的规范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法规定,80名年满18岁且拥有柬埔寨常住户籍的柬埔寨公民有权成立政党,但要办理政党注册手续并得到公认,则至少要有4000名党员。由于此法是在1998年全国大选之前颁布的,柬埔寨的政党数量因此大增,报名参加1998年国民议会大选的政党有50多个,经资格审查获准参选的政党有39个,大大超过了1993年大选时参选政党的数量,登记选民的投票率达到90%以上。

选举结果,人民党以64席成为国民议会第一大党,奉辛比克党以43席位居第二大党,桑兰西党获得15席,成为国民议会唯一的反对党。柬埔寨独立前,已经开始了多党制的实践,1947年的王国宪法规定柬埔寨实行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并于1947年、1951年举行了两次国民议会选举。

柬埔寨第三次全国大选

2003年7月27日,有23个政党参加了柬埔寨第三次全国大选,630万名登记选民中有80%参加投票,美、日等国派出了观察员,对大选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次大选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柬埔寨人民的意愿,是自由、公正、真实、合法的选举。

人民党由于在民族和解、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积极拓展对外友好空间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民意支持率不断上升,在这次大选中赢得了73席,进一步巩固了国民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奉辛比克党获得26个席位,虽然勉强保住了第二大党的地位,但得票率比起前两次大选有明显下降;而桑兰西党获得24席,直逼第二大党的位置。

2008年7月27日,有11个政党参加了柬埔寨第四次全国大选,参加选举的政党数是1993年以来最少的一届。从选举结果来看,人民党赢得了国会123个议席中的90个,比第三届大选的73席猛增17席;反对党桑兰西党获26席,取代奉辛比克党成为柬埔寨的第二大党。而奉辛比克党经过几次的分裂,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第四届全国大选中只获得2席。

从奉辛比克党分裂出去的拉那烈政党也只获得2席,而2007年1月才成立的、首次参加大选的人权党则获得3席。从目前的政党格局来看,柬埔寨已经呈现出人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2013年7月28日,柬埔寨举行了第五次全国大选。作为柬埔寨首次独立举办的全国性投票选举的第五次全国大选,外界期待甚高。有评价称,“2013年大选将是柬埔寨人民在内战结束后真正自主作出的一次重要抉择,也是检验柬埔寨大选制度是否公正、平等、健全并具有透明度的试金石。”

该次大选全国7个省市有8个政党参选,14个省市有7个政党参选,另外3个省市有6个政党参选。从过去20年五届选举的历史数据来看:此次选民登记人数比上届多了约150万人;而投票数少了约100万人,投票率只有53%,成为历史最低。从选举结果来看,人民党一党独大的局面开始受到挑战。

经过10多年多党民主政治的磨炼,柬埔寨各派政治力量经过分化组合,其政党政治逐渐成形,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多党民主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政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都在理性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在整个国家的权力结构中,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柬埔寨现行的宪政体制和选举制度也为政党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柬埔寨王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人民党一党主导,人民党自1982年执政以来,一直是柬埔寨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尽管在1993年的首次大选中,人民党位列第二大党,人民党副主席洪森只得出任第二首相,但是人民党能够接受自由、民主、多党制的理念,及时调整对策,始终把占柬埔寨人口80%以上的农民作为自己的基本力量,并为捍卫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而奋斗,因此,在1998年的大选中赢得了第一大党的位置。

洪森出任首相后,致力于巩固民族和解的成果,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行政、军队、司法和财政四大改革初见成效,对外关系不断拓展,国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不仅赢得了国民的信任,也广泛赢得国际社会政治、外交、经济等全方位支持,因此,在2003年的大选中获胜就在情理之中,在柬埔寨政坛上牢牢地占据了主导地位。

人民党的优势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政府的组成中人民党势力进一步扩大,优势愈加显著。二是在国民议会中人民党居于主导地位,占据了国民议会123个议席中的73席,控制了国民议会9个工作委员会中的5个。

从人民党内部来看,洪森的地位变得更加牢固;从人民党与“民主联盟”的实力对比上,洪森的优势相当明显,执政地位牢固。在2008年第四届全国大选中,人民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单独组阁,使柬埔寨呈现出一党独大的局面。但在2013年的第五届全国大选中,人民党只获得全部席位123席中的68席,一党独大的局面受到挑战。

党派繁多,但是有影响力的很少

柬埔寨人口不多,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国民收入不足1000美元(2012),国民教育水平低,还有30.1%(2007)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政党数量不少,前三次参加大选的政党数目分别为20个、39个、23个。第四届大选参加选举的政党数量锐减到11个,深刻反映了柬埔寨各政党力量和各政党之间关系的变化。

从前三次大选来看,真正有影响的政党只有人民党、奉辛比克党、桑兰西党。第五届全国大选之后,人民党在柬埔寨国家政治中一党独大的局面面临挑战。2012年8月20日,桑兰西党与人权党合并的救国党(CambodiaNational Rescue Party, CNRP)成为柬埔寨第二大党,政党整合趋势明显。

参考资料:

试论柬埔寨独立后的政局演变与政权更迭. 于臻.云南师范大学,2002

柬埔寨:2018年回顾与2019年展望. 梁薇.东南亚纵横,2019

柬埔寨红色高棉与人民党的政治方略比较研究. 李帅虎.东南亚之窗,201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柬埔寨   王国   政党   人民党   多党制   议会   国民   民主   政治   制度   全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