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败亡的真相,历史书不会告诉你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Channing

编辑|t


引言

作为华夏大地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因为其暴政的种种行为,被诸多后人唾弃,称其为暴君。课堂所用的历史书上所记载的内容,以及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秦朝灭亡的原因,实际上显得非常“肤浅”。

因为秦始皇修建长城、寻求仙丹、焚书坑儒,所以秦朝民愤四起,随后秦朝就灭亡了?任何历史问题,特别是一个王朝没落的大问题背后,必然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稳稳进入到千古一帝的行列,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更是因为他的事迹相当于一本古代皇帝养成教科书,他的很多做法不论从思想还是结果方面去看,都是超前的,堪称神迹。

那么秦朝的倒塌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秦始皇拥有如此强悍的能力,为何不能拯救这一切?那些让秦国变得强大的因素,到秦朝建立后,到底对秦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秦始皇插画作品)

一、政府组成部分粘合性不强

对于一个上位的皇帝而言,笼络人心是极为重要的。秦始皇在荡平六国之后,自己的政治班子是稳定的,但要想治理天下,必然需要更多的人手。挖掘并且培养人才,成为了秦始皇心中的要事。

有人说秦始皇培养不出政治人才,是因为焚书坑儒,这种想法我个人认为是错误的。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打压儒家,让国家进入法家天下的状态中。

这种情况现代也存在,人民不能太聪明。治国之道中,黑暗色彩也许是必要元素,至少这个理念放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程来看是不会错的。

太聪明的人看到这种黑暗元素,就会引发冲突,这也是为什么中世纪的欧洲国家要对各种激进的学者进行打压的原因。

(秦朝焚书)

秦始皇作为第一位皇帝,也是第一位中央集权力量的集大成者,他要将华夏从周朝所谓“家天下”的状况中抽离出来,变成皇权天下。因为周朝几百年的发展告诉了他,就算祖辈们当年都是一家人,也真的亲近的和一家人一样,百年后一样都会打起来把老祖宗给忘了。

那么摒除了“家天下”,并且对百姓成功降智,打压了儒学之后,对宗室还有之前的功臣也采用郡县制的方式进行了打压。没有错,秦始皇是信不过自家的亲戚,还有开国功臣的。秦国自家的历史也是在不断内斗中堆积起来的,血脉在权利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那么郡县制所需要的人才,从哪里来呢?既然用的都不是自己的人,那么中央集权的强大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不是互相冲突嘛?

(秦朝都城动画渲染图)

秦始皇采用的方式有很多,比较典型的就是推举制,讲究的就是一个谁行谁上。我们反观秦朝历史可以发现,基本上就会秦始皇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妥妥的男主角。

这些被推举上来的人,也许背后有一定的势力,但都归秦始皇一个人进行集中管理。他们在去到自己工作的郡县之后,为了能够灌输中央集权为大的思想,秦始皇自己也会巡游天下。

这些官员确实在能力上是不错的,但问题是秦始皇死后,他们真的会听话嘛?当外敌杀入,他们投降后,也许还能够成为该地区的官员,利益方面不存在什么影响。秦始皇对自家人的不信任,对功臣的不信任,导致它成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孤独到老的皇帝。

郡县制本身没有错,能者上位也没有错。但适当的培养带有亲情或者直接利益关系的功臣政体,至少不至于自家人在被外敌欺负的时候,连一个有分量的帮忙的人都没有,这样的政治体系,注定是不存在粘性的。

(商鞅剧照)

二、商鞅变法的后劲太大

对于秦朝而言,商鞅变法的存在,为秦国积蓄了足以能够立朝的强大力量。变法实行之后,秦国开始有了极为丰裕的粮食储备,以及极为恐怖的军事力量和底蕴。

商鞅变法在这两方面的变革内容大体来说,只要好好打仗,安心为国家种粮食,就能够获得改变阶级的机会,让秦国进入到了一个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场景。

可以说,商鞅变法让秦国改头换面,是秦国变成秦朝的重要基础。所以我认为商鞅变法和郡县制一样,并不用为秦朝的灭亡而背负责任。

有人说商鞅变法中,有严苛残忍的律法,动不动就是割耳朵割鼻子的,这直接导致百姓内心出现了不满的情绪。大家从内心角度,没有去追求周公旦和孔子的道德思想,只是害怕严苛的律法才选择不犯错。

(商鞅画像)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律法的规定并不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道德标准。现代社会也有很多没有道德的人,他们和当时秦国的一些有坏心思的平民一样,都是害怕坐牢,才选择不犯法。

苛政猛于虎,对百姓的行为进行控制,让律法展现出严肃的本性,这本身并没有错。更何况其中有很多律法内容还是带有人情味的。就比如说,如果家中是独生子,那么独生子不允许参军,而是要陪伴家中老人。

如果是多子家庭,不论多少人去当兵,一定要留一个儿子在家中照顾老人。现代的法律也是一样,有很多带有模糊色彩,甚至可能存在错误的地方。对于当时的秦朝而言,真正犯错的,是对商鞅变法从一到终进行追崇的秦朝管理层。

没有绝对正确的国家政策,只要合适一个国家的国策,商鞅变法对于急需发展的秦国而言,是非常契合的变法,但是对于已经拿下六国之后的秦朝来说,需要进行变通。

(边塞长城)

对于变通这一点,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秦朝建立后,国家本身的粮食储量和屯兵数量已经不是问题。自从蒙恬击败北方侵略者后,秦朝士兵几乎没了用武之地,要不然被打发去种地,要不然发配建长城。

百姓失去了秦国时期向上攀登的渠道,这是商鞅变法在秦朝时期出现的冲突。这只是商鞅变法来到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商鞅变法与国情冲突的一个典型案例,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这并不是商鞅变法本身的问题。

只能说商鞅变法确实在秦国发展进程中实在是太好用,导致它造成的后劲太大。大到当权者和王公贵族以及各方官员都认为它是一个完美的政策,不对其进行改动,才导致了能够影响到秦朝安危的社会结果。

(朱棣剧照)

三、六国贵族的蠢蠢欲动

作为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做成这样绝对是超常发挥了。后世对他的批评是带有上帝视角色彩的,换一个人来当皇帝,说不定秦朝国祚还没1个月就没了。

所以说,作为“第一次”,秦始皇犯点错误也是正常的。要说秦始皇残忍,从君王的角度去看,他已经足够善良了,甚至可以说他的仁慈,为秦朝埋下了一个隐患。

拿明朝皇帝朱棣进行对比,在夺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之后,朱棣就开始各种杀人,对朱允炆手下那些有骨气的大臣还有手足亲人进行了屠杀。历史记载快杀死了900人,很多因此受到牵连而丧命的人,还没有被记录进去。

其中方孝孺更是被诛杀十族,朱棣也因此被无数后人唾骂。但好处就是,朱棣够狠,皇位也就立的够稳。秦始皇残暴?面对六国贵族,他的做法和朱棣相比,善良的和圣母没什么区别。

(项羽剧照)

六国被灭后,秦始皇对这些贵族不是没有顾虑,为了防止他们搞事情,对人数高达12万的上层贵族进行了迁徙,让他们来到了咸阳,也就是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安身立命。

其余的中层贵族以及底层人民还有官吏,则是让他们留在了六国故地,而这群人,才是秦朝面对的,最为可怕的敌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项梁和项羽,把秦朝部队都打出心理阴影来了。

刘邦也不是所谓的街头无赖,人家还在秦朝封了官儿,是泗水亭长,虽然官儿位置不高,但也不是想当就当的。刘邦祖父曾在魏国担任过丰公,是存在一定的家族影响力的。

如果说,当年秦始皇能够对这些贵族下手再狠一些,秦朝国祚是否会再长一点呢?也许是秦始皇害怕国家失去了一定的劳动力,也许也害怕后人戳他的脊梁骨咒骂他,不论什么原因,秦始皇没有展开贵族大屠杀。

(刘邦剧照)

这直接导致了刘邦、项梁、项羽,齐国王族后裔的田儋趁、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等人,有了喘息以及在本地进行发展、创造舆论、进行精密布局的机会。

当陈胜吴广的呐喊声响彻云霄后,秦朝面对的问题太多了。有能力镇住局面的秦始皇已经离世,有宽怀之心能够怀柔的公子扶苏被残忍害死。没有能力的胡亥上位,面对的还是自己父亲急于经营却没有处理完毕的烂摊子。

各地起义爆发,贵族势力联合起义势力盘根错节,朝堂内部人人自危。秦家人胡亥虽然是皇帝,面对手下的离开毫无办法,其余的亲戚大多没有从官,不具备政治能力军事能力。强大的中央集权,所谓的“中央”,在秦始皇的治理下,一直都是孤独的自己,而不是秦家人!

(陈胜吴广起义图画)

参考资料

张分田.秦始皇传:秦始皇傳[M].人民出版社,2003.

王忠伟.秦始皇的管理思想[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3(1).

本末.中国第一CEO——秦始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7(2).

欧阳彦之.关键时刻, 嬴政是这么干的[M].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陈胜吴广   秦国   项羽   郡县制   焚书坑儒   秦朝   华夏   帝国   刘邦   贵族   皇帝   真相   历史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