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3年的新冠真的消失了!但有两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你注意了吗

作者-杨珂 编辑-杨珂

前言

整场事件来的太过突然。前一天大家还在忙着扫房子办年货,心里充满着对新年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场灾难竟就在第2天突然降临了。全球人类在这一刻经受了巨大的考验,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自我防护,以及如何面对紧急情况。

显而易见,我们在病毒面前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然而当时间发展到当下,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们与病魔拼耐力的同时,病毒也变得没有那么吓人了。

相较于刚刚开始时候的谈之色变,现如今好像大部分人都已经不再惧怕它了。难道它真的消失了?

这是一次壮举

算起来从去年年底我国正式放开对疫情的管控到如今,

我们已经经历了大半年的时间,相信那段时间大家也都经历过。

刚刚开放时,大家还是对病毒心有余悸的,而且那段时间里,各路专家也给出了各种预测,

但无论他们怎样预测,都一致认为,开放之后的第2波疫情将会在今年的5月份和6月份到来。

然而如今已经到了8月份了,第2波大范围疫情也始终没有到来。

虽然在此期间的确有不少朋友经历了二阳,但相较于第1波的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感染,第2波感染的情况更偏向于地区化。

第2波感染的朋友的确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更多的一些还没有迎来二阳的人,则依旧正常,维持着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

一切看起来都恢复到了此前的状态下,似乎给人一种感觉,曾经如此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竟然就这样毫无声息的消失了。

这一点可以从大家的日常精神面貌一窥究竟。三年里大家恨不得走出家门就立刻把口罩捂在脸上,而现今很多人都选择了不戴口罩。

的确,口罩对于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更多是不便,

而戴口罩也无形间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

从大家的实际行动上看,似乎大部分人都已经把新冠疫情这件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过去这三年,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是不是这就真的证明了新冠的确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了呢?

相信这是一个大家都十分期盼的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事实上新冠病毒从未离开过,就像他来的时候那样,忽然的一下就出现了,

然后我们便开始了被动选择以更改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来应对它。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三年转瞬即逝,却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三年里,大家是不是被动减少了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来往?

至少在疫情之前,大家还是十分乐于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

吃吃饭,唱唱歌的,哪怕是什么都不干,就坐在一起闲聊,也是很好的。

毕竟这是一个可以在工作之余增进亲朋好友彼此之间的感情的重要手段。

然而自从疫情到来之后,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能少聚就少聚。

即便是已经放开管控的当下,大家的聚会次数也远远比不上疫情到来之前那几年。

相较于见面或者聚会,现在的大多数人似乎更愿意通过社交软件或者电话的方式来实现沟通。

就好像是经过了这三年的“驯化”,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网上完成了。

此外疫情之后大家的收入集体锐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毕竟无论是吃饭也好,还是参加其他各种方式的娱乐活动都是需要钱的。

但此时此刻的大家都缺钱。

也不能说疫情带来的完全就是负面影响,至少经历过疫情之后,大家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普遍要比从前高出很多。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示,自从疫情以来,大家普遍都更愿意接受体检了,甚至有一部分人还选择了定期体检。

要知道在疫情到来之前,大家并不是很注重体检,即便是自己的工作单位安排的免费体检,有些人也是“能躲就躲”。

前后对比之下,不难看出,大家的的确确是更加关注了健康问题。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朋友,更是会选择定期到医院当中接受全方面的体检,

而体检当中的重点,则放在了呼吸道以及肺部的检查上。

这无疑是一件积极的事,毕竟体检的作用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有病就去治,没病是最好。

似乎大家也意识到了,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够更好的享受生活。

全民宅起来

当然疫情对我们的改变,还不仅仅仅限于以上这些。

要说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最显著的,那就是大家普遍都养成了“囤积”的毛病。

当然这些都是封控带来的“后遗症”。

在疫情最吓人的那段时间里,很多朋友都切身经历过自己所居住的小区被封控的事情。

尽管在封控期间会有街道以及志愿者来为被封控的居民提供日常所必需的粮食以及蔬菜,

但习惯了自行购买的我们还是觉得手握“物资”更加踏实一些。

因此大家都开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在平日里尽可能的多囤积一些东西。

不仅仅是口粮,就连药也同样需要囤积。

这也是拜疫情所赐,相信每一个在那三年去过医院的朋友都清楚,

在那段时间里去医院看病是多复杂的一件事。

更何况是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中老年群体呢?

有一组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据说在疫情这三年里冰箱的销售量一直很好,

而即便是在这已开放的半年里,各大家电品牌的冰箱销售额仍居高不下。

这足以说明大家已经把囤积变为了一种常态。

相应的大家的购买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疫情之前,我国的电商产业便已经发展的有模有样了,但通常大家也只会选择在网络上购买一些日常用度,

至于粮食以及蔬菜等产品,尽管电商平台上一直有商家进行售卖,但销售而且一直都不是很高。

而疫情期间却促使生鲜类产品在互联网上的销售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毕竟在这三年当中,大家动不动就需要“居家”,即便是不居家,大家也主动选择了,尽量减少外出。

正因如此,网购便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主流消费方式。并且外卖也因为同样的问题得到了飞速发展。

可以说这场疫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宅”了起来。

最恐怖的那段时间里

回头想想,自2019年开始,新冠病毒变一直以十分强势的方式,根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最初的新冠病毒,可以说是给我们来了一场猝不及防的“闪击战”,不仅在极其短的时间里连续拿下了几座城市,

而且还在肆意蔓延中,夺走了无数无辜人的生命,然而尽管如此,最初的我们也没能意识到这场疫情的危害。

并非是防疫宣传做的不够,相反,我们国家是那段时间里全球范围内防疫力度最大的国家。

之所以我们身在中国却迟迟不能意识到新冠的严重性,主要还是因为他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快的猝不及防,快到超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接受速度。

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把新冠看作一场较为严重的肺炎。

当然那些轻视新冠的人绝大多数也尝到了“轻敌”的恶果。要知道在专家医师看来,早期的新冠是非常可怕的。

一个感染新冠的病人,从最初发病到后来,必须要靠呼吸机才能够维持生命,这期间所经历的时间非常短,

而最初,即便是最权威的专家在面对如此高死亡率的新型病毒时也显得手足无措。

我们普通大众由于无法近距离接触感染新冠的那第1批患者,

所以是无法想象,新冠最初形态时的恐怖的。

但是医生却可以。

事后据诸多参与最初研究的医生表示,最初的新冠病毒给医生们带来的只有恐惧。

恐惧源自于对新冠的未知,也正是因为最初新冠病毒的可怕以及全世界人民对于这一种病毒的认知时代是有限,

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病毒在社会面上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我们才会来到全民“封控”的局面当中。

毕竟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也十分恐怖,

倘若不加以控制的话,其后果必然十分惨痛。

为了把伤害面儿降到最小,这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方式。

大巧若拙的防护措施

如果选择一样东西来代表曾经的那三年,相信没有什么比口罩更合适的了。

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几乎全国所有人民无论年龄大小均戴上了口罩。

毕竟在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夺走我们生命的病毒,面前,

没有什么是比积极参与防控更重要的事儿了。

当然后来在专业人员的不懈研究之下,

我们也发现,新冠病毒的传播不仅仅是依靠飞沫传播这么简单,

相较于飞沫,更恐怖的一点是这个病毒竟然可以附着在我们平时就能接触到的无机物上,

当被附着的东西与人相接触时,病毒自然便会传播到接触者的身上。

而更令大众惶恐的是,通常来说病毒是可以通过高温或冰冻杀死的,但新冠病毒显然并不惧怕这两者。

也正因如此,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在冷库上班,或因为各种原因能够频繁接触冷冻品的人成了感染重灾区。

而这也无疑是对全人类巨大的考验。

毕竟我们可以选择出门戴口罩,甚至可以穿戴上全套防护装备,但却无法彻底隔绝食物。

而经过专家以及众多医护人员的研究以及追踪也确实证明,

在已有的那些病例里的确有通过瓜果蔬菜以及快递包装接触到病毒的案例。

可以说新冠病毒最可怕的地方便是“无孔不入”,稍有不慎,便会中招。

而更可怕的是,新冠病毒并非进入人体之后便会立刻产生反应。

与之相反,几乎所有新冠病人都在发病前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潜伏期。

这一点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即便是有人可以在发病的第一时间积极进入隔离区,

并接受相应的治疗,也无法保证他在感染后、发病前没有与任何人进行过密切接触。

这无疑是给相关部门的工作增加了更大的压力。

也正因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全国人民都在和新冠病毒玩“打地鼠”。

一旦病毒冒了头,我们便会群起而攻之将其消灭。

而在病毒眼里,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地鼠”呢?

在如此强力的病毒面前,可以说人一旦冒了头也会立刻被病毒锁定。

但好在我们硬生生的将这场与病毒的竞赛拖到了较为安全的“后期”。

今时今日

从最初的高传播率高死亡率,到如今的感染者普遍表现为重感冒症状,

我们国家在这场十分被动的竞赛之中无疑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当然相较之下,已经迭代的新冠病毒也出现了变异。

如今的新冠病毒毒株,相较第1代毒株而言,拥有更加强大的传播力,只不过致死率明显有所下降。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开放之前,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即便是严防死堵也很难杜绝新冠传播的情况。

同样也是因为如今的读书已经出现了这种变异趋势,

我们国家才最终选择了以开放的方式来应对今后的新冠病毒。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就此成为了小问题。

事实上,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开放了对新冠病毒的防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就此第二,不再关心新冠病毒的问题了。

其实新冠病毒始终还是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冠病毒虽然能够在感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获得抗体,

但这种抗体并不是终身免疫的,过了一段时间,抗体就会消失,紧接着就会迎来新一波的感染。

而且新冠病毒虽然已经没有当初刚刚发现的时候那样的致死率了,但它对人体的伤害同样不容小视。

相信经历过的朋友,一定对此深有体会。

而这也侧面证明了一点。

那就是虽然新冠疫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再像过去那三年职中那样动不动就停摆,

当然,他却始终存在,而这种“敌暗我明”的局势虽然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但却也同样十分可怕,因此虽然我们不再需要每天都核酸了,但也需要重视新冠。

结语

相信在这半年当中,大家或早或晚的都已经感受到了新冠的可怕。但这也仅仅是迭代之后的“和谐”版。

虽然他已经不具备当初的高致死率了,但他仍然具备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能力。

但也不必过分恐慌,毕竟我们已经熬过了,那最难受的三年,

等待我们的势必是美好的未来,以及光明的前景。

愿每一个人都健康,也希望每一个家庭不再因病毒而支离破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祸害   抗体   口罩   疫情   亲朋好友   最初   可怕   日常   奇怪   现象   病毒   发生   方式   恐怖   时间   专家   朋友   国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