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尽荣华富贵的秦桧,为何在受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

导语:秦桧是南宋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奸臣,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与金国勾结,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他在朝中专权近二十年,权倾一时,但是他最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反而在被赵构册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秦桧和赵构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权力博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秦桧的投机倒把


秦桧是一个极其善于投机倒把的人,他能够根据形势和人心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立场和策略,以求得最大的利益。他在靖康之变前后就表现出了这种特点。


靖康之变是南宋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国难,金军攻陷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和大批官员、贵族、后宫妃嫔。秦桧当时是御史中丞,他曾经力主与金军决战,反对和谈。但是当金军兵临城下时,他却改变了主意,主张投降。他随着被俘的皇帝和官员一起被掳走到金国。


在金国期间,秦桧表现出了极大的逢迎和奉承之态,对金国皇帝完颜晟和完颜昌都十分恭顺。他还参与了劝降宋国的城池和将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楚州保卫战。楚州是南宋重要的军事要地,城中将领赵立和百姓都誓死抵抗金军。秦桧亲自登城劝降,但是遭到了城中人的唾弃。城破后,赵立英勇就义,而秦桧却为金军立下了"功劳"。



秦桧在金国期间还结识了完颜昌,完颜昌是完颜晟的弟弟,也是金国高层中主张与南宋和谈的重要人物。完颜昌对秦桧十分欣赏,并且提拔他为参谋军事。完颜昌还向秦桧透露了他的政治方针:南自南,北自北。这就是说,南宋和金国各自保持自己的领土和主权,不再相互侵犯。这个方针后来成为了绍兴和议的基础。


建炎四年(1129年),秦桧趁着金军内部发生纷争的机会,带着家眷逃回南宋。他声称自己是夺船而逃,并且还带回了一些情报。这使得他在南宋朝廷中得到了一定的信任和重用。他先后担任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宰相等要职,成为了南宋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秦桧的权力斗争


秦桧在南宋朝廷中的地位并不稳固,他不仅要面对金国的威胁,还要与南宋内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的主要对手有以下几个:


赵构: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也是靖康之变的幸存者。他在逃亡中继承了皇位,建立了南宋政权。他对金国有着深深的恐惧和仇恨,但是他也不想与金国决一死战,因为他知道南宋的军事实力不足以抵抗金国。他想要和金国和谈,以求得一个相对安稳的局面。他对秦桧有所利用,也有所防范,他不让秦桧独揽大权,也不让秦桧完全失势。

张浚:张浚是南宋朝廷中的主战派代表,他是一位有才干和魄力的宰相。他主张与金国决战,收复失地,恢复中原。他与秦桧是政见不合的对手,也是秦桧最大的障碍。秦桧曾经两次被张浚罢免相位,但是也两次借机复出。秦桧最终利用张浚好大喜功的弱点,使得张浚失去了赵构的信任和支持,被迫退休。


赵鼎:赵鼎是赵构的亲信和心腹,他是一位有才能和节操的官员。他曾经劝说赵构不要册封秦桧为异姓王,也曾经反对秦桧杀害岳飞。他与秦桧是道义上的对手,也是秦桧最大的敌人。秦桧曾经多次打压赵鼎,使得赵鼎被罢免或降职。赵鼎最终在秦桧死后才得以复出,并且为岳飞平反。

岳飞: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名将,他率领岳家军屡建奇功,收复了许多失地,威震金国。他是民族英雄,也是秦桧最大的威胁。秦桧为了与金国和谈,不惜设计陷害岳飞,诬告其谋反,并且杀害了岳飞和其子岳云。这是秦桧一生中最大的罪恶,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秦桧在与这些对手的斗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狡诈和残忍,但是也暴露出了自己的短视和骄傲。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不惜牺牲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和尊严,与金国勾结,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这个和议规定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并且放弃收复中原的权利。这个和议遭到了南宋朝野和民间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也使得南宋失去了与金国抗争的信心和动力。秦桧为了维护这个和议,不惜打压异己,搞了一系列的文字狱和清党运动,使得南宋朝廷内外一片肃杀和恐惧。他还禁止野史,打压理学,企图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言论。他还大肆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为自己和家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他甚至还修建了家庙,祭祀自己的祖先和亲属,企图与皇室平起平坐。



秦桧的死亡之谜


秦桧在朝中专权近二十年,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他最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反而在被赵构册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这是一个怎样的死因?秦桧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死去?他死前又有着怎样的心理和动机?


有人认为,秦桧之死是赵构的阴谋。赵构一直在利用秦桧作为自己与金国和谈的刀子,也在防范秦桧作为金国派来的耳目。赵构知道秦桧的野心和罪恶,也知道秦桧已经失去了民心和信任。赵构不想让秦桧继续掌握大权,也不想让秦桧的势力继续存在。赵构故意给秦桧一个虚名虚位的异姓王之封,以示对秦桧的恩宠和信任,但实际上是要剥夺秦桧的实权和影响。赵构还要求秦桧致仕,即退休不再参与朝政。这样一来,赵构就可以摆脱秦桧的控制和干扰,也可以清除秦桧的势力和余孽。赵构还可以借此向金国表明自己已经不再依赖秦桧,也不再受制于绍兴和议,而是要重新恢复与金国的对抗态势。



有人认为,秦桧之死是自己的咎由自取。秦桧一直在追求权力和利益,但是他却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他不仅背叛了南宋国家和民族,也背叛了金国皇帝完颜昌。他曾经向完颜昌保证过南宋会遵守绍兴和议,并且不再与金国作战。但是他却在后来多次违反了这个承诺,例如在岳飞收复淮西后,他没有按照完颜昌的要求将淮西归还给金国;在完颜昌死后,他没有按照完颜昌的遗嘱将南宋皇帝赵构送回金国;在完颜昌之子完颜亮即位后,他没有按照完颜亮的要求向金国称臣纳贡。这些行为都使得秦桧在金国失去了信任和支持,也使得金国对南宋的态度更加强硬和敌对。

秦桧在赵构册封他为异姓王的时候,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危险。他知道赵构是要将他抛弃和清算,他也知道金国是不会再容忍他的背叛和欺骗。他陷入了绝境和恐慌,心理上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和变化,所以气得病发身亡。



总结:秦桧是一个历史上罕见的奸臣,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与金国勾结,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签订屈辱的绍兴和议。他在朝中专权近二十年,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他最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反而在被赵构册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这是一个充满了权力博弈、心理斗争、利益冲突、背叛抛弃的故事,也是一个反映了人性、道义、正邪、忠奸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奸臣终究会有恶果,正义终究会有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当夜   靖康   绍兴   奸臣   荣华富贵   南宋   屈辱   朝廷   名将   皇帝   利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