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王劲松,你真是太狂了

“背台词就是演员上战场的那支枪,你到了战壕里没拿枪,你多不要脸哪?”

2019年,在第25届“白玉兰电视剧大师班”论坛上,王劲松的一席话直接打脸背台词都要表扬的演员。

有人说他不顾场合火力全开,是真的太狂了。

可实际上,他在多年之前也同样被不留情面地“打脸”。

而倘若不是被傅彪的那一句“你现在很有面吗”直接“打脸”,就不会有他如今在表演上的成就,或许他还继续在南京话剧团里怀才不遇。

1967年,他出生在江苏无锡一户普通人家。

正式成为一名演员之前,他与表演接触并不多,甚至可以用“一片空白”来形容。

因为他父母的育儿观念比较传统和保守,希望他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毕业之后最好能当老师或医生,工作和收入都比较稳定。

可他热爱文艺,希望自己能走文艺道路。

对自己的唱歌有一种“迷之自信”,梦想成为一位歌唱家。

以至于高考填报志愿时,在父母强烈反对之下还是报读了音乐学院。

直到考不上音乐学院那一刻,他才发现所谓的“音乐细胞”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而当同学怂恿他一起报考表演专业的时候,他听着一头雾水。

因为他搜肠刮肚之后,发现自己仅仅是对《八一风暴》这部话剧颇有印象,是小时候的某一天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看的露天电影,是两根竹竿挑着一块布就播放的年代。

而在他整个青春期中,也从未想过自己日后的职业会与影视有关,因为在他看来,电影是高级的艺术,是赫赫有名的演员才有资格出演。

这种认知确实比较符合六七十年代的影视市场。

1984年,他怀揣着十分庄严的心情,与同学一起到江苏省戏剧学校面试,凭借着优秀的外形条件和声音优势成功被录取。

1987年,他从江苏省戏剧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南京话剧团。

刚刚进入话剧团时,纵使他有着不错的表演水平和身形条件,可依然无法登上梦寐已久的舞台。

每天做着他十分抗拒的后勤工作,不是帮忙搭台子就是帮忙卸货,十分劳累又十分无趣。

后来,好不容易熬到有登台的机会时,可演出的多半是带有政治目的的剧目,能够自主发挥地表演严重受到限制。

在条条框框的要求之下,一板一眼地表演显得十分空洞,让他觉得艺术价值十分匮乏。

可鉴于职务在身又不得不演,他每次燃起的工作热情总是被这么消耗着,让他对演艺道路产生了怀疑。

再加上那时他的工资才六七十块钱,连餐饮费用都不够,更加住不起房。

可又不得不承认,他因为热爱表演而甘愿为此做出牺牲,在话剧团的资料室打了三年地铺,吃着最便宜的烧饼,每天时间一到就起来练功,对表演的热情一如既往。

可当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生硬空洞和缺乏艺术价值地表演,他无法继续欺骗自己。

他很想做出改变,却又找不到头绪,直到遇见了傅彪。

1999年,江苏省“一委一厅一部”联合拍摄禁毒题材的电视剧《等你归来》,他有幸获得参加。

虽然戏份不多,但他扎实平稳的表演水平还是受到了傅彪的高度肯定。

拍戏期间,傅彪经常主动找到他练练表演和拉拉家常。

两人熟悉之后,傅彪觉得他留在南京剧团有些屈才,建议他到机会更多的北京发展。

对于傅彪的建议,他有点心动却不敢行动,怕贸然北漂很可能露宿街头,也可能面临在剧组面试时被挑挑拣拣的尴尬。

他向傅彪委婉地表明难处,并表示不去了,因为去了还得到处递自己的照片和面试,这样做很没面。

没想到傅彪却直接反问他:你觉得你现在这样很有面吗?

他被傅彪问住了,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傅彪又直接跟他说,过完年就来北京找我。

而他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还没经过思考就答应了傅彪。

缘分有时候就是如此奇妙,而这种奇妙的缘分不只是爱情,同样也可以是友情。

2000年,他怀揣着一颗忐忑的心抵达北京,找到了傅彪。

完全出乎他意料的是,傅彪对于他的仗义程度。

傅彪开着自己的捷达,带着他去到各个片场见见编剧和导演。

一见到导演,傅彪就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劲松,是个好演员,演技很好片酬不高,只要你请他演戏,我就无偿给你串戏。

在傅彪的带动之下,他很快放下了那点面子和耻辱感,认认真真地投入到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角色当中。

后来在采访中他表示,如果没有来北京,我就还是井底之蛙;如果没有遇见傅彪,就没有今日的王劲松。

可惜的是,他与傅彪只交往了五六年,就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2005年,傅彪罹患肝癌。

病来如山倒,傅彪的病情恶化得很快,可他一直没有告诉在外地拍戏的王劲松。

直到弥留之际,傅彪依然牵挂着他。

弥留之际的傅彪已经大部分时间处于意识模糊,可当见到王劲松来到身边时,傅彪又十分清晰地对他说:演好老生,你就有饭吃。

而傅彪说的没有错,也没有看错人,王劲松确实做到了。

2006年,在《锦衣卫》这部作品中,他的演技让人眼前一亮。

他在剧中扮演崇祯皇帝“朱由检”,儒雅的外貌和挺拔的身形让人觉得“帝王味”十足,他的声音优势也得到施展,恰到好处的原生配音既体现了帝王的高贵霸气和父亲的严厉愤怒。

2007年,一部名为《大明王朝1556》播出之后,纵使老戏骨云集,他却依然火了。

那时,网友甚至还感叹他是“十年龙套无人识,一朝太监天下知”。

为了扮演好“杨金水”这个角色,他付出了很多。

剧中有一场杨金水接受审讯的戏,是在大冬天里穿一件薄衫出镜,并且还要被浇冷水。

而那场戏往他身上浇的确实就是刺骨的冷水,因为在冬天里一旦使用热水的话会冒烟,就会穿帮。

那一场戏,他挨了12桶冷水从身上浇下。

当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他遮盖,冬天那冷冽的风又一直吹,吹得他一整场戏都在不停地打哆嗦。

当晚半夜他就发了高烧,为了不影响其他演员的休息,他默默自己开车去医院打了点滴。

打完点滴之后又悄悄回到剧组睡觉,压根就没有人知道他被冻病了的事。

第二天起来发现病情已经好转,为了不影响拍戏的进度,他没有将自己生病的事告诉任何人。

还有一场戏,那就是小太监们要试一试“杨金水”是真疯了还是装疯,就在“杨金水”的脸上扎针。

拍这场戏的那天,他的脸上和头上加在一起扎了40多支针,痛到他连话都说不出,对导演的要求只能用点头回应。

由于那场戏是从上午10点钟拍到下午1点钟,拍摄时间太久会导致脸上的针排异和掉落,而一旦掉落就得重新扎上去。

看到这里,已经不难理解他在第25届“白玉兰电视剧大师班”论坛上的言论,不是他太狂,而是他确实有资格对如今的演员圈生态作出批判。

当时,他作为论坛的主讲人之一,在发言时表示自己听到一些说法的时候觉得很遗憾,我们演员的这个职业,从什么时候开始练背台词也成为一种需要表扬的行为了呢?

背台词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就如同是上战场的枪。

你人已经到战场上,如果告诉我你没拿枪,你是多不要脸呢?

他的这一席话,看似骂得十分难听,可也是出于职业道德在规劝同行们,如果一个演员丢失了最起码的技能,那么凭什么让观众为演员买单,又凭什么让我国的影视行业能健康成长呢?

而他作为演员,他一直以身作则,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角色。

从《大明王朝1556》这部戏之后,他演员的生涯也迎来了转折点。

虽然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和《最佳现场》这两部大热剧当中也是配角,但侯勇作为《最佳现场》的主角却说:一直相信王劲松的演技实力必然会有大火的一天,就算他不慌不忙地往前走,结果也肯定是辉煌的。

没想到侯勇的话一语中的,他确实迎来了大火与辉煌。

2019年,已经52岁的他在《破冰行动》中扮演“林耀东”。

为了把这个角色演好,他做足功课,在剧组所提供的十几副眼镜中挑选了一副没边框的眼镜,既能够彰显了他斯文儒雅的气质,也能突出“林耀东”这个角色没有边界感的性格。

他向导演建议,根据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处事风格,他的着装至少得是中长款,鞋子的底子越薄越好。

这样的着装能够在视觉上体现出重心靠下,觉得整体的形象气质就会显得沉稳厚重。

他还与导演讨论,表示根据角色的性格,其说话方式要尽量语调慢用词少,肢体动作尽量减少。

而这也是为何在剧中一些重要的情节时,“林耀东”的台词有不少使用留白,让王劲松用细微的动作和眼神作为填充和诠释。

而这个角色的情绪,就在他一停一顿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凭借着“林耀东”这个角色,他将第26届华鼎奖的“最佳男配角奖”收入囊中。

在接受采访时,他发表了大众对演员“突然大火”的一个观点。

他表示自己从1988年出演第第一个角色开始,到扮演“林耀东”时已经过去32年。

他说,很多人没有看过王劲松在上世纪的作品,但并不代表那些作品不存在。

即使大部分时间是卑微的一个存在,但必须承认那也是我,是走在演员道路上的我。

如果没有那些卑微存在的瞬间,便不会有今天的我。

所以请允许我这么说,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准备了32年。

他还提到一个只有同一个剧组中个别演员知道的事,那就是在《破冰行动》杀青之后,他向剧组提了个要求,那就是留下“林耀东”出镜服饰中的一套中山服,为的就是纪念自己曾和“林耀东”这个角色合二为一过。

2021年,他将华鼎奖的“最佳男主角奖”和“十佳演员”纳入囊中,同时还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如此殊荣,在访谈时他却表示,自己相信角色和演员能够互相成就,演员赋予了角色生命力,而角色则成就了演员的生命。

而当他被问到为何演戏时那么较真时,他坦诚地说,如果演员不为了怎样演好角色而操心的话,那么最后难看的只能是演员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音乐学院   金水   大明   话剧团   江苏省   南京   剧组   大火   剧中   北京   台词   导演   演员   确实   角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