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孩”已成新潮流?且让子弹飞一飞

□贾龙延(北京联合大学)

7月11日至7月13日,澎湃新闻发起了一场小型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高铁环境下,公众对孩童不同行为的容忍程度及态度形成与产生差异的原因,最终共计回收664份调查问卷。澎湃新闻于7月18日发布了该调研活动的统计报告,指出“虽然孩童乘高铁容易引起分歧,但社交网络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分歧,从而加剧了‘仇童’‘厌童’的情绪”。

个体能直接接触的世界和获得的经验是极其有限的,而媒介则充当了个体与社会联系的中介,为受众过滤信息,设置议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对某些事件的突出报道,或对某件事情的某些属性的强调,将会影响受众的认知与行为。该报告认为,正是因为社交媒体放大了舆情,所以“厌孩”情绪才会在舆论场中弥漫。从统计数据看,踹座椅靠背和哭闹最令人难以忍受,而对于爬上爬下、大声说话、奔跑等行为,受访者的容忍度提高了很多。在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的问题中,孩童并非焦点,受访者愤怒的是家长的不作为。这提醒我们,所谓“厌孩”情绪的发酵只是个例,公众对孩子并非没有包容力。涉事双方遇到矛盾时,家长需要主动作为,让其他乘客看到和平解决矛盾的希望,其他乘客也应先寻求有理有据有节的问责,而不是一味地上纲上线,甚至诉诸网络,要求网友线上断案。

另一方面,该报告指出,生育经历是影响公众态度的重要因素,有过生育经历的人群对孩童的不礼貌行为容忍度更高。这样来说,“厌孩”行为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事情。当下,不少年轻人正在享受一个“没有孩子的世界”,他们大多缺少对孩子的接触与理解,而往往习惯于把孩子当作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以成年人的标准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一问题的确应该受到重视。然而,事情是否真的到了应当让“厌孩”相关的话题频频成为社会中心议题的时候?相关话题设置的背后,恐怕又有些抓人眼球的嫌疑。反映社会问题自然是媒介报道的天职,但在信息传播活动中如何避免人为制造焦虑,也是我们在斟酌选题、挥洒文采时需要多加考量的事情。

笔者认为,就“厌孩”情绪所折射出的媒介报道问题来看,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新闻记者理应多多进行建设性新闻的写作。这是指报道本身既要真实地反映现实,也要为问题的解决或危害防护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起到为公众答疑解惑、指导行动的作用。比如当一场“厌孩”纠纷产生后,新闻记者可以连线当事人,询问其当时的心理因素等其他可能的原因,而不是笼统地归结于“厌孩”;或者采访事发现场的目击者,在新闻事件中引入他者视角,提供多元化观点。而一味地揪着“熊孩子”搞鬼惹众怒的“瞬间”而忽视前因后果,这种报道看似客观公正,但对己方立场不添笔墨,实则为公众打造了“厌孩”已成潮流的假象。

澎湃新闻表示,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借此还原真实情况,弥合在舆论场上撕裂的民意”。笔者认为,这次的调研活动是件很有意义的活动,有助于在复杂的舆论场传递一份真实的社会声音,为狂欢状态下的网民扯扯袖子,吹吹风。介入社会生活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新闻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既然一些谣言和不正之风都敢于善于运用传播规律污染网络空间,那么作为职业新闻人,作为严肃媒体必须拿出矫正舆论风气,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的诚心与恒心,做好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容忍度   闻人   孩童   澎湃   媒介   子弹   舆论   公众   情绪   孩子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