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菜人”是啥?为何随时被人割肉吃,价格甚至比猪肉都便宜

鲁迅翻阅历史书时,不禁感到吃惊:“岁大饥,人自卖身为肉于市曰菜人,其赋持三千与夫,夫迹之,已断手臂,悬市中矣……”

这首《菜人哀》讲述一女子不愿夫妻一起饿死于是把自己卖掉当菜人的故事,在当时这种菜人的肉价格甚至比狗肉还要便宜,好端端的人为什么会被放在在菜市场的肉板上售卖?而历史上真的存在吃人的现象吗?

“菜人”现象的历史溯源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一批考古学家在洹河河畔发现了历史有三千多年的商王陵墓,同时也发现了2500多座陪葬墓,坑中白骨众多,便想到当时身份低下的奴隶命运如此之惨。

商王陵墓旁,有一座人祭场,如果拿800米的操场对比的话,这个人祭场的面积大了两倍,非常壮观。出土的大约3500具白骨,他们有的头和身子分离不在一个地方,有的坑只埋头骨,有的坑埋的是除头骨以外的身躯,头骨有女有男,大多不超过20岁,还有幼童。

在商朝祭祀时会举行杀牲仪式,所谓的杀牲仪式就是将人像猪狗一般的牲畜一样向神灵供奉,而被祭祀的这些人,大多是战俘,奴隶。

然而西周时期时,就有了类似“菜人”的情况,而当时周人极其想要抹去这段历史,所以只是在甲骨文上有出现过。周人所用的文字是商人所创,他们本族内并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字,甲骨文中的周字是“用”和“口”两个字合起来,在商人看来,周族的特征,就是缴纳共用的人口。

在古代战乱中出现过吃人的现象,打仗时军队的粮草经常会被掠夺不见,而军粮不见士兵没有食物可吃,就没有力气上战场,隋末唐初,军阀朱粲就是一位吃人狂魔,作为典型的流寇型军阀,他的部队常常居无定所,哪里方便就在哪里安营扎寨,靠着抢夺周围村民的粮食来充饥,朱粲下令让士兵们把妇女和儿童煮来吃,并且说到:“肉里面最美味的就是人了,只要别国有人,咱们还用得着饿肚子吗?”

当然不光是军阀,一些官员也存在这种现象,安史之乱时,将军张巡死守都城,没有粮草的供应,眼看着士兵们就要被饿死,在极其无奈的情况下,张巡将自己的小妾杀掉让将士们分食,城中已经出现百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人心危恐”的局面,张巡下令先将妇女抓来,再是小孩老人,那时城中被吃人的数量达到了万人。这种“人吃人”的情况在魏晋时期有所好转,每当遇到饥荒,人吃人的现象就会再度卷土重来。

然而北宋时期,就有将人售卖出去的先例,靖康之乱,米价开始涨价,涨到斗米数十钱,这样的价格在当时一些富人家庭也是咬咬牙才能买的,对于穷人来说更别提了。为了活命,就出现了用人肉代替粮食的现象,而一个青壮男子的价格是十五千钱,甚至没有米的价钱贵。

这些历史看来,菜人的现象并不是一种巧然也不是一个朝代心血来潮,而是受到历史的演变才出现的。

明清时期出现“菜市场”

明代时,出现了能够公开买卖人肉的菜市场。

明食大家顾城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记录:“甚有鬻人肉于市,每斤价钱六文者;有腌人肉于家,以备不时之需者;”在这里就提到了市里能够买到人肉,也是“菜人”的正式出现。在此时期,不仅“易子相食”的情况再次上演,且售卖的人肉价格与狗肉相比还要低,更有后半段所说,以“人心”和“幼儿肉”为美味的人,更有将人肉腌制放在家中的人,还有把人肉放在炭火上作为烧烤来吃的人。

只要是人,都有可能被售卖在市场中。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吃饱喝足,还有些家庭维持生计都很困难,而“菜人”或许是他们不受饥饿最好的办法。那些推车上,被绳子捆绑起来的孩子躺在上头,来到卖肉的地方进行“菜人”的交易,家长眼中尽管有万般的不舍,也是被逼无奈的举措。还有一些父母不愿让自己的儿女饿死,来到市场自愿成为“菜人”。

这些被卖过去的幼女在杀前也会经历惨痛,就像对待猪狗羊一样,这些“菜人”跟牲畜没什么区别,砍肉的人也不会对他们有所怜惜。幼女被拉进后院的屠宰场,绑在血淋淋的桩子上,此时的她还不明白要经历什么,那把砍肉的菜刀直直的对着她的身子,她开始害怕的挣扎。

《阅微草堂笔记》对”菜人“的记载

帮手们上来将幼女的衣服扯掉然后控制住她,只见咔的一下,胳膊掉了下来,发出了惨叫声。随后,四肢,内脏全部都被弄得一干二净,屠夫两三下就将刚才幼女的四肢悬挂在了上面,这血淋的场面是市场后头每天都要上演的画面,场面血腥令人不敢想象,也可见当时社会的恐怖。这也就是那首《菜人哀》中“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的真实写照。

后来到清朝时期的皖南地区,到处都有贩卖人肉的市场,人肉也开始涨价,卖到了三十文一斤的价格,甚至到后来竟然涨价到一百二十文一斤的高额。

被吃掉的人还要分分级别,肉质鲜美,骨头在炖煮后烂掉,肉入汤味,这是最上等的人肉,一般来自于幼童,这种人肉的售卖价格较高,被称为“裹烂”。男性的肉质需要炖煮好长时间才能咬烂,而当时男性基本上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瘦弱无比,肉不怎么好吃但也凑活的过去,这类肉被称为“烧把火”,如果肉质比羊肉好吃,味道绝佳,这就是女人的肉,也被称为“两脚羊”。

当然在那种社会下,“菜人”的首要目标还是女人和小孩,男人在市场上出现的情况少之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口感不同在外,还有一种谣言是“女人的肉更加有营养”在社会上散布,而“菜人”最初指的是女人,可以像蔬菜一般被卖出去,久而久之,就有一些店家看到了赚钱的财路,抓很多女人进行培养,让她们吃好的,一段时间过后观察她们的肉质,等到肥美的时候杀掉她们,进行售卖。很多家庭为了防止自家的女儿被抓走,将女儿锁在屋子里。


饥荒食人现象不断出现

不仅人被放到了菜市场上可以售卖,明清时期灾荒中食人的现象也相当不少,但是对比明朝出现的食人县区来说,清朝比明朝少了大半。当然,出现食人情况的现象也是在没有粮食下被迫无奈,在地区分布上北方的食人现象尤为多,大致是因为北方常年遭遇饥荒,又受到战乱的影响,南方以及边疆地区相对少。

万历二十一年,河南遭遇特大水灾,大面积的饥荒出现,而饥民图前十一幅:浮满路、杀二岁女、盗贼夜火、子丐母溺屋、饥民逃荒、夫奔妻追、卖儿活命、弃子逃生、人食草木、全家缢死、刮食人肉。这杀二岁女和刮食人肉就是当时的写照。

笔者感悟

“菜人”的遭遇在历史上是一段悲剧的存在,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我们无法想象,我们应该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对比“菜人”的经历下,我们要幸福的太多,如今饥饿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食人的历史我们不能够忽视,与动物之间的互相残杀,人类的这番举动才是真正的恐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价格   幼女   肉质   饥荒   军阀   猪肉   粮食   时期   古代   现象   便宜   情况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