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评论:“奶辣风”是在迎合谁的恶趣味

黑丝袜、露背裙、露肩装……单看这些文字描述,很难将其与童装联系在一起。可一段时间以来,这些以“成熟”“性感”为卖点的童装却在网上颇为流行,甚至有人将这种穿搭风格冠名为“奶辣风”。

所谓“奶辣风”,即奶里奶气又性感火辣的童装穿搭。这类与四五岁幼儿极为不搭的装扮,着实给人错位之感。众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上,童模穿着“性感”比基尼,各种秀身材、拗曲线,全然不见孩子该有的天真烂漫,更让人嗅到了某种“性化儿童”的味道。布料越来越少、款式越来越紧、广告越来越“辣”,这样的童装风格不禁让人发问,究竟是谁在打造这些“成人化”的童装,又是在迎合哪些人的畸形审美?

在穿着打扮上“催熟”,纯属一些成年人的恶趣味。对于小孩子而言,买什么衣服、穿什么出门,家长把握着主导权。家长怎么打扮孩子,固然是自家的事,但基本前提是尊重孩子。当好端端的小朋友动辄以“性感”“妩媚”等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怎么看都有博眼球、赚流量之嫌。现实生活中,不乏家长借此“炫娃”“啃小”,为了让孩子火爆全网、谋取利益,甚至不惜在软色情的边缘疯狂试探。而在流量中迷失的他们似乎并没意识到,这恰是在将孩子置于未知风险之中。

“奶辣风”走红,也让一些商家嗅到了流量的味道。由于目前的童装设计边界较为模糊,有商家刻意在童装生产上主打成人化、性感化。每当有人提出质疑,商家又常以“思想不健康的人,看什么都是脏的”来叫嚣回应。拿成年人语境下的“穿衣自由”“个性审美”来当挡箭牌,无底线逐利心态可见一斑。

孩子的可爱在于纯真。在审美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年纪,过早给孩子灌输成人的审美逻辑,只会让他们丧失这个年纪该有的美好。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感慨,高度发达的媒介抹平了成人与儿童的信息边界,儿童被迫提早进入成人世界。“童年消逝”的巨大隐忧下,紧盯苗头、强化监管,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让孩子们远离暴露、回归纯真,应该也必须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高源

流程编辑:严圣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北京日报   边界   成年人   童装   趣味   流量   成人   家长   商家   儿童   性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