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无名歌》的历史学考察

文/小人物史记

编辑/小人物史记

引言

敦煌文书P. 3620包含了三篇文章,《封常清谢死表闻》《讽谏今上破鲜于叔明令狐山亘等请试僧尼及不许交易疏》《无名歌》这些文章的尾题显示是由学生张议潮在未年三月廿五日写的

第一篇是张议潮写的,题为《封常清谢死表闻》,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这篇文章记录了封常清,因未能抵抗安禄山叛军,而被玄宗下令赐死前向监军表达的感谢之情。

与《旧唐书》所收录的封常清表奏相比,P. 3620中的文字基本相同,年代也是一致的。

第二篇文章题为《讽谏今上破鲜于叔明令狐山亘等请试僧尼及不许交易疏》,作于建中二年(781年)五月左右。

根据《奉天录》的记载,田悦围攻临洛发生在建中二年五月左右,因此德宗下令淘汰僧尼与田悦围攻临洛的时间相差不会太久。

这篇疏函中没有提到田悦的事情,只是以佛教典故和肃代时期的故事来进行讽谏,并没有涉及切身的现实利益。

预计当时对于国家财政来说,简化僧尼对政府更有利益,政府所获得的利益比疏函中提及的更具现实性,除非有特殊原因,此时的德宗急于进取,不太可能轻易放弃这项政策。田悦以此事作为进攻临洛的借口,直接触及到了皇帝的神经。

而这篇疏函给了德宗堵住田悦叛乱借口的机会。该疏末尾附有皇帝停止淘汰僧尼的敕批。根据上述推测,无名上书和田悦叛乱的时间应该相差不会太久,因此该疏函的写作时间应该是建中二年五月或稍后的可能性最大。

关于第三篇《无名歌》的写作年代和作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陈祚龙认为该文是由释无名写作,与第二篇上疏一起,因为它们在文书中是连在一起的,并且标题中含有"无名"两字。

敦煌卷中还有不少以僧名为题的作品,且《无名歌》的音韵与僧人诗歌相似。《敦煌诗集残卷辑考》也支持了陈祚龙的观点。

然而,项楚先生不同意陈祚龙的观点,认为该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某个时期,而"无名歌"的意思是"不知篇名作者之歌"

潘重规将该诗归于殷济名下,而《全唐诗续拾》虽然收录于殷济名下,但仍旧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邵文实认为作者是殷济,作于吐蕃时代。

胡大浚和王志鹏在校注中认为该诗作于永泰元年(765年)五月至大历元年(766年)十一月之间。

上述关于《无名歌》的作者和年代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相关问题,但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文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对《无名歌》的写作年代、地点以及相关历史背景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无名歌》

在敦煌写本中,《无名歌》有两个版本,除了P. 3620号外,还见于P. 3812号,部分内容还见于S. 2228号。

首句"天下沸腾积年岁"交代了当时战乱频繁,这只能是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米到千钱"不是实指,仅表示米价很高,而且出现了货币计数。

因此,此处不可能是进行实物贸易的蕃占地区,需要注意的是,两税法实施后,唐代出现了"钱重物轻"的局面,米价长期处于低位。

在这个时期使用"米千钱"来表示钱重物轻的两税时期不太可能,建中定两税后,各种财富聚敛归于两税,两税总额分摊到管内户口,相对来说减轻了赋税压力。

德宗即位初期经历了相对较为安定的大历后期,社会趋于稳定,不太可能出现米千钱的局面,特殊情况是贞元初年发生的天灾人祸导致米价暴涨。

但此时兵祸和灾荒还未平息,统治阶级并不会悠闲地享受酒肉和栽花竹。该诗所述内容的年代下限应在建中定两税法之前。

"今年苗稼看更弱,检榆产业须抛却"可以看出,主人公在农作物还未成熟的幼苗时抛弃了产业逃亡,直接原因应该是官府在这个时期前来征收税款,因此时间应该是在春夏之间。

"去去如同不系舟,随波逐水泛长流"表明主人公逃亡经过了水路。

"舞女庭前献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君不见城外空墙,将军祇是栽花竹"强调了享乐者是将军,指的是傲慢的武将,这种情况在北方相对更为显著,该句应该是回忆主人公家乡的场景。

由于缺乏资料,我们无法得知主人公逃亡的具体路线,但从当时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的情况来看,主人公的流亡方向应该是由北向南。

"附郭种得二顷田,磨折不充十一税"中的"十一税"一般指赋税,但《敦煌边塞诗歌校注》认为这里的"十一税"指代宗时期实行的一项税收政策。

有人提出该诗大致作于永泰元年(765年)五月至大历元年(766年)十一月左右。该诗中的"十一税"与两顷田相对应,不一定指具体的赋税,即使"十一税"是实指,唐代史籍中关于"十一税"的记载也不止一个。

十一税除了代宗时期外,频繁出现在唐德宗时期,尤其是建中年间,政府为了应对河北用兵军费不足的局面,实施了各种敛财措施,其中包括十一税。然而,如果我们观察《无名歌》,发现"十一税"与土地有关联。

而建中时期征收的十一税是针对竹、木、茶、漆等商税,贞元九年征收的茶税范围和数量并不大,与土地关联并不密切,即使是建中四年(783年)六月专门针对土地的大田税也没有真正实施过。

当然,建中时期的商税作为德宗敛财的一项措施,肯定给百姓带来苦难,但相比之下,征收商货、征租税屋、征收陌钱等措施更容易引起百姓的愤怒。

然而,《无名歌》并没有提及这些内容,只提到了十一税,显然不符合建中时期的情况。

十一税的征收是以土地为标准,显然不符合建中时期的状况,而且范围超出了简单的田地范畴,甚至连千亩竹林也成为征税对象。

在国家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是功臣的田地也无法幸免,更何况是那些在十一税剥削下艰难度日的普通百姓。

安史之乱后唐中央严重的财政危机

《无名歌》所描述的十一税实际上代表了唐代宗时期一系列的赋税政策,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中央严重的财政危机。

根据《旧唐书·代宗纪》的记载,永泰元年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粮食价格飞涨,京师的米价达到一千四百钱,同年五月,第五琦以“畿内麦稔”为理由提出了实施十一税。

然而,《无名歌》及相关记载显示,第五琦的理由显然站不住脚。他之所以强行推行十一税的原因正如上述判文中官府回答的“恐国用不足”。

在此背后,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原因,即租庸调的地位下降。自开元年间以来,户籍长期未更新,人口流动频繁,田亩易买易卖,贫富升降不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开支越来越大,加上大盗的出现、兵祸的兴起,财政压力加剧,而租庸调的制度也出现了弊端。

天宝末期,全国在籍户口约为900万左右,到广德二年只剩下了130万户。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家掌握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租庸调的基础受到了破坏。

唐中央财政形势紧迫,迫切需要扩大财政来源,于是各种非法聚敛、加征赋税的措施应运而生,即使代宗在取消十一税的赦书中也承认,“由于师旅、征税频繁,导致编户流离,田地荒废”。

杨炎在奏疏中也提到了安史之乱后百姓承受沉重赋役负担、流离失所的现象,《无名歌》中描绘的百姓无力应付官方的赋税,只能放弃产业,离开家乡漂泊千里,与杨炎的描述相吻合。

《无名歌》所描述的十一税实际上反映了唐代宗时期财政危机的现实情况,其中包括安史之乱后财政困难、赋税加重以及百姓生活困苦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国家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唐代的皇帝和大臣们却忙于修建寺院,供养僧侣,权贵将相更是收取贿赂,奢靡成风,兴建楼阁,动辄耗费巨资。

《无名歌》中对当时情形的描述生动地揭示了这一现象:“自师兴不断已有十年之久,千姓之生产几乎停滞不前。”

“士人和普通百姓被迫忍受苦难,痛苦地度日无望。”

《无名歌》中的“舞女庭前献酒肉,不知百姓饿眠宿”。正是对这种情况的生动描绘,《无名歌》所反映的是当时国家财政困难的状况。

与此同时,皇帝和大臣们忙于修建寺庙,供养僧侣,权贵将相们更是贪污受贿,奢华浪费成为风气,兴修楼阁,动辄耗费巨资。

与之相对应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困苦,被迫忍受贫困和艰辛。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更加加剧,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结语

《无名歌》中所指的十一税与土地有关,缴纳时间在春夏季节。根据这两点,我们可以推测十一税很可能指的是青苗地头钱,或者在永泰元年五月至大历元年十一月,期间所实行的十一税。

虽然建中时期实行了两税法,青苗地头钱仍然存在,但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赋税相对减轻,似乎不太符合诗歌的语境。

我们也不能排除官员“先期苛敛,后期增额”的情况,因此诗歌中的十一税可能也包括地税和其他杂税。我们可以大致将《无名歌》所描述的内容的时间范围限定在唐代宗时期。

而关于诗歌的写作年代,应该在代宗时期或之后不久的时间,而作者本人可能亲眼目睹了百姓逃往南方的景象,或者在此期间自己亲自游历到南方。

根据《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的考证,殷济是大历和贞元时期的人物,曾在北庭节度使幕府任职,并被吐蕃俘虏。这与《无名歌》中透露的信息明显不符。

据《宋高僧传》记载,释无名在贞元九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在二十八岁时在洛阳同德寺投师学习,并随后四处游历,拜访了多个名山大川。根据时间推算,他在游历南方期间正好与《无名歌》中描述的轨迹相符。

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百分之百确认《无名歌》的作者是释无名,也不能排除《无名歌》是一首不知篇名和作者的歌。

然而,相对而言,释无名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敦煌   建中   永泰   僧尼   写本   安史之乱   赋税   历史学   元年   唐代   时期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