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4亿人口,为啥汽车突然卖不动了?老百姓和专家同时说出实情

文章共2888字,预计需要10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连续12年稳坐全球第一。汽车市场一片火爆,某些热门

车型更是一车难求,加价提车比比皆是,汽车经销商根本是不愁卖,坐等顾客

上门。但近两年来,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汽车市场的销量越来越萧条,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为什么现在的汽车却卖不动了?难道汽车行业开始进入寒冬了吗?对此,老百姓和专家终于说出了实情。

汽车销售现状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四亿辆,但千人拥有汽车的数量仅为226辆,连发达国家欧美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辆,但在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排名上,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却只有226辆,仅仅高于印尼和印度,排名倒数第三,与排名前五的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被比的连”渣都不剩”。

显而易见,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蝉联全球第一,很大程度上是沾了人口基数大的光,但平均到每个人就“露馅”了。

与此同时,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前两个月,汽车销量为265万辆,同比大跌21%。对比同期的美国,销量是我国的4倍。

说到这,不得不提的是,2023年伊始,国家新能源补贴就正式结束了,针对燃油车型的购置税减半政策也戛然而止,这部分费用必然需是消费者承担,直接影响了大家购车的积极性。

从而也导致车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月,一场价格战在我国汽车市场打响,30多个汽车品牌一度陷入疯狂的价格竞争,曾经的豪华车、进口车也纷纷降价促销、推出购车补贴。

但一季度的销量成绩单出来时,却傻眼了,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为513.8万辆,同比下降7.3%。可以说是狠狠打脸了!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记得3月的时候,“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动的价格”口号响彻全国,就是因为这个消息,身边就有不少人去4S店凑热闹,但回来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摇头说是还是被噱头给骗了。

看到这样情况国家和地方也坐不住了,快速出台消费新举措、发布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支持二手车交易市场,各大品牌也大量上市新车型,以及惯用的营销活动也没拉下,在多鼓力量共同拉动下,二季度市场形势有所恢复,但是在恢复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问题。

可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2023年已经过半,根据最新终端销量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汽车的交付量在缓慢爬升,但表现依然不如去年,远不足以让国内汽车市场回温。

目前来看,我国汽车终端市场相对以前依然较为疲软,市场有效需求也尚未完全释放,各行各企经营压力较大,汽车行业稳增长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车销量越来越不景气呢?

汽车滞销原由

现状如此,许多人纷纷表示,汽车行业正临入冬期。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国汽车销量越来越不景气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背后有3个现实原因。

  1. 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目前大多数车企的产能结构都仍以燃油车为主,我们就简单以燃油车市场为例。

截至2022年底,车企TOP20产能合计为3749万辆,占总量近90%,然而,整体利用率却低于50%。像吉利、上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等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燃油汽车产能利用率大都达不到四成。

无可厚非,国内多家车企和产业链都面临着削减产能或停产的情况,带来的最直接的连锁效应就是缩减开支、裁员,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止损。

这不得不又提到,3月的汽车价格战,如此大的优惠活动,在国内的整个汽车行业,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但网友却吐槽“降了个寂寞”,主要是因为车企“换汤不换药”,这就和接下来要说的,汽车行业生产的成本太高,导致车企对降价没有太多的空间。

汽车降价的背后,就能从侧面反映出是产能过剩所导致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价值贬值”也能降低大家的消费欲,就好比一个梦寐以求的东西突然有人说便宜给你了,反倒会让人感觉没有了价值,也没有了想要的冲动。

  1. 成本上涨(购车成本、养车成本)

特别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卡脖子”战略,以及前不久的“半导体出口管制”,引起了国内部分领域的芯片供需失衡,导致汽车供应受到很大的影响。

同时受到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复发、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陆运费用持续上涨等一系列影响,转嫁给汽车的制造成本也持续上升,带动汽车的销售价格也相应上涨。

但值得庆幸的是,国内目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已经有部分企业有较强的定价话语权。相信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和芯片的供应也将更加顺畅,价格下降指日可待。

“买车容易养车难” ,我的私家车就像是一个“吞金兽”

作为一个私家车车主,车子的保养、车险、油耗、折旧、车库、停车费、路桥费、各种违章罚款的合起来每年上万元,杂七杂八的费用也是够让人头疼的了。

还没有说“堵车烦、停车难”着两大城市病,相信我不说,大家也明白。

三、生活压力,需求下降

汽车销量停滞的根本原因和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从我们身边就能发现,有用车刚性需求的人们,基本上早已经购买了汽车,其余人群要么是不需要或者就是缺乏一定的经济条件了。

开车的未必是有钱人,不开车的也未必都是没钱的人。比如在市区上班生活,出门就是公交、地铁、出租车,经济实惠,方便快捷;再加上网约车、共享汽车新业态发展迅速;另外,像我上班离公司不远,会骑电动车或者共享单车,也是少了堵车的烦恼,难道“不香吗”?

疫情三年,老百姓都受到了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影响,收入下降了不少,“消费降级、理性消费”是人们挂在嘴边的新口号,大家正想办法开源节流呢,对于汽车这种消耗品,是能省则省。

放眼全国普通家庭,基本上都会有两笔大宗交易,一笔是购房,一笔是购车。相比于买车,相信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先买房,但买房后,每月便有了小几千的贷款压力,这样一来,基本也没什么经济可以购车了。

汽车行业未来

说了那么多,问题总是得解决,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下半年销售周期,即将到来的7、8月传统淡季,卖不出去的汽车急需新的出路。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当前国内汽车发展局势,想要复苏就必须不断加码布局新能源、智能化赛道,助力企业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做好业务调整,来迎接挑战。

与此同时,“国际赛场”也是重要基础,高水平对外开放,始终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比较理想的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行业的天秤已经开始倾斜,在新能源汽车助推下,中国汽车出口表现较强,抢占了巨大的国际市场供需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

看着国产汽车出口发力,远销海外,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也纷纷制定海外计划,如跨国并购、建设海外生产基地等,相信接下来加速提升也并非难事。

对于社会层面,提高民众收入也是解决汽车“卖不出去”问题的核心关键,老百姓手里的钱不足,怎么刺激消费都是“纸上谈兵”。

面对14亿人口,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只有百姓消费水平提高,消费信心提升,汽车产业复苏之路才会稳中向好。

对于我国汽车卖不动了,你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老百姓   我国   汽车   不景气   销量   实情   新能源   产能   燃油   中国   汽车行业   我国汽车   人口   成本   汽车销量   专家   国内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