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预言之六《藏头诗》李淳风

李淳风,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道士。他自幼聪慧好学,在其父李播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道家、阴阳之学。

李淳风画像,引自网络

公元602年(仁寿二年),生于岐州雍,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远赴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成为秦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授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

公元633年(贞观七年),因制成浑天黄道仪。加授为承务郎。

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官至太常博士。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官至太史丞。

公元648年(贞观二十二年),被任命为太史令。

公元656年(显庆元年),获封昌乐县男。

公元670年(咸亨元年),李淳风"溘逝"(无疾而终,突然逝世)。

李淳风一生著述颇丰,如《五代史志》,《乙巳占》、《皇极历》一卷、《悬镜》十卷、《文史博要》、《典章文物志》、《秘阁录》等十几部典籍,并对《九章算术》、《齐民要术》、《本草》等几十部书籍进行过校注。

李淳风经过长期观察树木被风吹动的状态,将风划分为八级,是世界上给风划等级最早的人。他的名著《乙巳占》,就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

相传李淳风擅长观星占卜,可预知未来之事。

唐太史李淳风,校新历,太阳合朔,当蚀既,于占不吉。太宗不悦曰:“日或不食,卿将何以自处?”曰:“如有不蚀,臣请死之。”及期,帝候于庭,谓淳风曰:“吾放汝与妻子别之。”对曰:“尚早。”刻日指影于壁:“至此则蚀。”如言而蚀。不差毫发。


太史与张率同侍帝,更有暴风自南至。李以为南五里当有哭者,张以为有音乐。左右驰马观之,则遇送葬者。有鼓吹。


又尝奏曰:“北斗七星当化为人,明日至西市饮酒,宜令候取。”太宗从之,乃使人往候。有婆罗门僧七人。入自金光门,至西市酒肆,登楼,命取酒一石。持碗饮之,须臾酒尽,复添一石。使者登楼,宣敕曰:“今请师等至宫。”胡僧相顾而笑曰:“必李淳风小儿言我也。”因谓曰:“待穷此酒,与子偕行。”饮毕下楼,使者先下,回顾已失胡僧。因奏闻,太宗异焉。初僧饮酒,未入其直,及收具,于座下得钱二千。

——《国史异纂》及《纪闻》

相传金圣叹批注版《李淳风藏头诗》

这首《藏头诗》写作手法之拙略,实在是无出其右者,故意在不打乱朝代顺序的前提下,将一些明显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间隔拉长,尤其是一些已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名讳,采用简单粗暴的拆字手法。而对于无法预测的未来之事,则采取晦涩难懂的词句进行描述。如此以来,真真假假,让人摸不到头脑。似乎是,又似乎不是。一副神神秘秘的状态,似乎是所有预言的通病。在此,我们姑且不论其真假,权作大家一乐耳!


唐贞观七年,李淳风陪同太宗在大兴宫中散步。

太宗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理,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代?卿为朕历历言之。”

淳风曰:“欲知将来,当观已往,得贤者治,失贤者丧。此万世不易之道也。”

太宗曰:“朕所问者,非此之谓也。欲卿以术数之学,推我朝得享几许年?至何人乱我国家?何人亡我国家?何人得我国家?以及代代相传。朕欲预知之耳。”

淳风曰:“此乃天机,臣不敢泄!”

太宗曰:“言出卿口,入朕之耳,惟卿与朕言之,他人皆不能知也。卿必为朕言之!”

淳风曰:“臣不敢泄漏。”

太宗曰:“卿若不言,亦不强,试随朕入禁宫。”

于是淳风侍太宗登高楼。

太宗曰:“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卿可为朕言之?”

【武周代李唐】

淳风曰:“乱我朝之天下者,即在君侧。三十年后,杀唐之子孙殆尽!主自不知耳。”(贞观十一年,武则天方得入宫为才人,贞观七年怎会在君侧,此一谬也)

太宗曰:“此人是文是武?卿为朕明言之,朕即杀之,以除国患!”

一代女王武则天画像

淳风曰:“此乃天意,岂人力所能为耶!此人在二旬之上,今若杀之,天必祸我国家。再生少年,唐室子孙益危矣!”(贞观七年,武则天仅九岁,非二旬之上,此一谬也)

太宗曰:“天意既定,试约言其人!”

淳风曰:“其为人也,止戈不离身(武),两目长在空(曌,武曌武则天),实如斯也!”

太宗曰:“乱我国家何人能平之?”

【武三思为相】

淳风曰:“有文曲星下界,生于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纵观唐朝历史,除武三思祖上卖过豆腐,再无一相生于卖豆腐家,此一缪也)

太宗曰:“此人何姓?”

淳风曰:“天机不可泄,泄之有殃。”

太宗曰:“此人平后可治乎?”

【韦后之乱】

淳风曰:“己丑有一口,一巾不成,五者乱之(韋,韦后之乱)。幸有五天罡(李隆基、太平公主等)下界平治。”

太宗曰:“此后可太平乎?”

唐玄宗 李隆基画像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淳风曰:“前二十四年可媲美于尧舜(开元盛世),后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者。危而不危(安禄山),一人大口(史思明),逢杨而生(杨玉环),遇郭而止(郭子仪)。”

太宗曰:“何人平治?”

淳风曰:“光(李光弼)(郭子仪)作将,然后平治。”

太宗曰:“此后可太平乎?”

淳风曰:“越五十年,稍稍太平。后六十年,混世魔王下界(黄巢)。日月生于面目,杀人无数,血流成河。幸有独眼龙平治之(李克用)。后又树挂拐尺者乱之(朱温),此时天下荒乱,人民饥饿。”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

【五代】

淳风曰:“四十年中,有五火猪(五代,即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更递为君。唐家血食尽矣。天下非唐有矣!”(五代共六十载,非四十年,此一谬也)

太宗曰:“此后何君出焉?”

【赵匡胤建立宋朝】

淳风曰:“有真龙降世,走随小月(趙,赵匡胤),阳火应运,木时戴帽(宋,国号大宋)。开天地之文运(文官制度),启斯世之朦胧(儒学复兴运动)。礼乐作、教化兴,真太平有道之世也!”

太宗曰:"乱此国又是何人?"

淳风曰:“有乱之者(赵光义)。然君臣皆贤,惜不善其后(宋英宗为仁宗继子)。后得拨乱之臣,始得渐平。”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秦桧乱政】【赵构南渡】【金兵南侵】

淳风曰:“迨二百年,有春头之人(秦,秦桧),蒙蔽主上,陷害忠良(岳飞)。使此国之君(宋高宗赵构),另守一方(南宋)。迨百年之后,有人之王,头腰八者乱之(金,金人入寇),然亦不得此国之天下。”(秦桧及金人侵宋本为同时,怎会迨至百年,此一谬也)

【蒙古建立元朝】

淳风曰:“有一兀之主兴焉(元,元朝兴起)。人皆披发,头生花(蒙古装扮)。听其语,不知其音(蒙语);视其人,恶见其面。(蒙古长相)

【朱明王朝建立】

淳风曰:“若非天生一牛(朱,朱元璋),日月月并行(明,国号大明),天下几无人类也。女生须,男生子,地裂山崩矣。”

太宗曰:“后太平乎?”

永乐大帝朱棣画像

【靖难之役】【魏忠贤乱政】

淳风曰:“此后大水在足(永,年号永乐;亦可解为洪,年号洪武),以有道之主生焉。然数年后,幽燕并起(燕王朱棣),皇孙遁去(建文帝失踪)。又越数十年(自永乐至天启,计二百载,非数十年,此一谬也),有承天启运之主出焉(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又得忠贤之臣(魏忠贤),委以重任,斯坏国家。”

太宗曰:“忠贤之臣以坏国家,卿言何颠倒也?”

【闯王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

淳风曰:“天意如是,斯时人皆得志。混世魔王出焉,一马常在门中(闯,闯王李自成),弓长不肯解弓(张,张献忠),杀人其势汹汹。其时文士家中坐(文官对抗皇权),武将不领人(武官不得重用)。越数年,乃丧国家。”

【满清八旗】【剃发易服】

淳风曰:“有八旗常在身之主出焉(满清,行八旗制度),人皆口内生火(食旱烟),手上走马(马蹄袖),头上生花(顶戴花翎),衣皆两截(长袍马褂)。天下几非人类矣!越二百余年(清朝国祚276年)。”

太宗曰:"而后若何?"

【太平天国运动】【列强瓜分清朝】

淳风曰:“又有混世魔王出焉(洪秀全),头上生黄毛,目中长流水,口内食人肉。于是人马东西走,苦死中原人。若非真主(同治帝)生于红雁(慈禧)之中,木子作将(李,李鸿章),廿口作臣(曾国藩),天下人民尚有存者哉?然八十年后,魔王遍地(各地反帝反封建起义)、殃星满天(列强群起蚕食大清),有之者有,无之者无,金银随水去(赔款),土木了无人(割地)。”

清朝《时局图》列强瓜分中国

【回民之乱】

淳风曰:“不幸带幸亡,来又有金。越数年后,人皆头顶五八之帽(礼拜帽,有五角八角),身穿天之衣(白衣)。而人类又无矣。”

淳风曰:“幸有小天罡(光绪帝)下界,扫除海内而太平焉。”

太宗曰:“太平之后又若何?”

此后之所谓预言,语焉不详,晦涩难懂,待有才之士解之!

淳风曰:“九十年后,又有木葡之人出焉,常带一枝花。太阳在夜、太阴在日,紊乱山河。两广之人民,受无穷之祸。幸有贺之君,此人目常在后,眉常在腰。而人民又无矣。”

淳风曰:“若非真主出世,天下乌得文明!”

太宗曰:“何谓文明?”

淳风曰:“此人头顶一瓮,两手在天,两足立地,腰系九斛带,身穿八丈衣。四海无内外,享福得安宁;秀士登紫殿,红帽无一人。”

太宗曰:“太平几何?”

淳风曰:“如是者五十年。惜以一长一短,以粗为细,以小为大。而人民困矣,朝野乱矣。”

淳风曰:“赖文武二曲星,一生于粪内,一生于泥中。后来两人同心,而天下始太平矣。五百余年,天使魔王下界,混乱人民,一在山之山,一在土之土。”

太宗曰:“乱后何如?”

淳风曰:“大乱之后,又有真主出焉,无口无目,无手无足,观之不见人,听之不闻声。当是时也,天下文明,皆知礼俗,尚淳厚。三代而后,此为有道之世也。”

太宗曰:“如是者几何年?”

淳风曰:“如是者二百八十年。迨后立不立,天下无日;坐不坐,地下无货。安之曰安。一不成,危之曰危;二不成,而混世之王出焉,男女皆去衣而行,禽兽皆着衣而走。海内之地,几无人类矣!”

淳风曰:“幸太原有人主之分,而天下始平。”

太宗曰:“此后复何如?”

淳风曰:“此后衣冠(马褂)文物之世,而大圣生(产)于言午(浒),相之者又桑中白玉,上黄盘河中(大清朝)。而天下有三日,地无一石。在此时,皆享(指过去现在未来的全部)最大之祸。”

太宗曰:“若此者多少年?”

淳风曰:“如此者六百年。后来天出口,山内水鸣,始坏国家,于是人民惶惶。魔王生焉,人皆四目,牛无足,头生于背,尾生于口。而天下大乱,有口者曰妖,二目者曰魔。鼠生当阳,群魔尽焉。背上生子,腰中出手,天上无星辰,地下无山河。”

淳风曰:“幸有向日之主出焉,贫者怜之,富者仰之,而人皆享福。当时二人一处生二天,不外走,大者须供小者,又要走。”

太宗曰:“以后如何?”

淳风曰:“此后二百一十年间,虽治乱相循,然不至于大乱。过此以往,海内又有海,天上更有天,人马东南走,有也常在侧,猫儿不轻身。见之者曰:有耳?视之者曰:无形。而天下大乱者,六十余年。”

太宗曰:“此后又如何?”

淳风曰:“此后一治一乱。”

淳风曰:“治乱两两相至。”

清末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之中,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无数的文人墨客,失去了往昔科举入仕的途径,或是迂腐的了此残生,或是接受新思想启蒙,总之,对社会的不满和未来的悲观,让他们将自己的精力发泄在这些玄学易经五行八卦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闯王   贞观   蒙古   太平   下界   列强   画像   中国   公元   国家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