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杨舒春,不顾父母跪求拒进外交部,种地12年后现状如何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让你这辈子只能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去做,你会选择做什么?

多年前,北大才子杨舒春不顾父母及周围人的反对,坚持放弃当外交官的好机会,转头却又选择了回家种地。原因竟只是“不想过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

外交官,这个在大多人眼中看起来是多么了不起的职业啊,可是杨舒春只是个农村孩子,他凭什么这么果敢地拒绝?

如十余年过去,曾经因为拒绝世俗意义上的好工作而受尽非议的杨舒春,如今又是否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生活了呢?

北大录取,公派留学

杨舒春是江苏无锡人,他的父母都只是普通农民。虽然从小的物质生活条件有限,但杨舒春却比同龄孩子都更努力,这和他父母的教育脱不了关系。

在八十年代,农村还没有现在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甚至很多普通家庭都是勉强过活,稍好一些的能攒点钱买个小自行车、电视机之类的,但也没有多么宽裕的条件。

而杨父杨母深知让孩子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一直比较支持杨舒春的学习。他自己也很争气,从小到大没怎么给父母丢过脸,在班里学习一直不错。

很快就到了要参加高考的时候,杨舒春多年的学习加上高考前的认真备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地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北京大学可是我们国家一等一的优质大学,能拿到顶尖高校的录取,这也充分证明了杨舒春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程度。在他被北大录取的消息传到村里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们都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杨父杨母逢人就被夸。

顺利入读北大之后,杨舒春也没有就此觉得大学该是享受的时候,反而知道自己想要过好的生活,就时刻都要保持努力向上。

因此,在北大,他依然非常努力地学习,甚至比起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校期间,杨舒春也因为优异的表现,成功地获得了被公派到西班牙留学的机会。

公派留学,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但杨舒春还是通过自己的优秀表现得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梦想生根”,主动放弃成为外交官

在西班牙的留学生活,杨舒春更是没有停下自我提升的脚步。他在那里待了一年,回国后还顺利地通过了外交部面试,这意味着他马上就可以成为一名正式的外交官。

当外交官?这可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的事,无论是杨舒春的父母,还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无不为他感到骄傲。

然而,在杨舒春眼里,这不过是世俗意义上的一份“好工作”罢了。

就在所有人都为其欢呼,以为他即将进入神圣而伟大的外交部工作时,杨舒春却突然选择另一条道路,放弃外交官,去海外打工。

在外人眼中看来,杨舒春的这个选择简直愚蠢至极,放着能有大好前途的外交官不去当,却要去国外给别人打什么工。

如果杨父杨母早知道自己的儿子会拒绝外交官,说什么也不会答应。但杨舒春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为了不让父母挽留,也不想双方过度争吵,于是自己悄悄地给父母留下一封信就选择了出国。

当坐上飞机的那一刻,杨舒春感受到的并不是放弃成为外交官的遗憾,而是他心中满怀希望的憧憬之象。

入读北大,公派留学,成为外交官,人生一片坦途,这些对于常人来说,怎么都羡慕不来的“荣誉”,杨舒春为何能轻轻松松就选择了放弃?

原来,早在杨舒春被公派到西班牙留学期间,他就已经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那时,远在异国他乡的杨舒春,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一位报社老板,老板给他讲了很多自己的创业经历,很多观点也让杨舒春的心蠢蠢欲动。

在用信向父母“告别”后,杨舒春走上了自己给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到西班牙留学。

虚心求学,积累经验

如果是一个刚出入社会,什么都不懂又不会虚心请教的毕业生,可能第一时间只会想着赶紧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然后鲁莽地进行创业。

但杨舒春不仅是北大的高材生,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思想和行动力兼具的人。因此,在刚落地西班牙后,他没有着急开拓自己的事业,而是选择了虚心学习。

这时的他,申请了当地大学的硕士就读,同时还通过打工来挣取生活费。一边勤工俭学,一边还要忙着为自己的事业规划。

为了更好地帮助今后创业,杨舒春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硕士毕业,又去到一家做出口贸易的公司打工。

既然是要为创业积累经验和基础,那么这个过程中就免不了需要很多学习和观察。杨舒春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在那时,杨舒春看到了一个很多人都不曾看到的潜在商机,那就是当地人都比较偏爱中国生产的一些小玩意儿。

考虑到西班牙的物价很高,杨舒春开始在心中盘算起了“利润空间”。他想,既然当地人在这么喜欢,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做跨国贸易呢。

就这样,杨舒春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用多年积攒的积蓄,先注册了一家跨国贸易公司,主营业务就是最初吸引他的小玩意儿。

由于专业和学得扎实,加上杨舒春也爱动脑思考,业务上有什么问题,他总是能第一时间想到办法解决。

随着贸易越做大,杨舒春也凭借着自己一手创立的这家公司狠狠地积累了一大笔财富。随着财富积攒越多,他的身价也在不断抬升。

渐渐地,杨舒春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的消息也传到了国内,父母不再责怪他当年的悄然离去,而是再次为他感到骄傲。

彼时,杨舒春才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他也在当地找到了一位漂亮的妻子,并生下了漂亮的混血女儿。

三十出头,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这不仅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无数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但就在这时,杨舒春再次做出了“叛逆”的决定。

“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并不值得我追求”

“跨国公司大领导,身家千万,这没什么不好,但不是我目前的追求”,这大概是当时杨舒春内心的想法吧。

普通人用一辈子都不一定达成的事,杨舒春年纪轻轻却已经拥有无数人羡慕的成功人生。可这些并不是他内心一直追求的。

对他来说,人应该一直在路上,而他所认为的自己,也应该一直是变化的。就像他最初选择放弃外交官时所说,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过着并没有什么意思。

是的,正是心中一直有这样的观念,所以杨舒春放弃了他一手创办的就像是自己孩子的贸易公司。他告诉家人:我要去种地!

放弃大公司,回家种地,任谁听了大概都会一惊,而这个消息对杨舒春的父母来说,更是一个令人无比生气的决定。

杨舒春当然不顾父母的反对,因为从小到大,只要是他给自己人生定下的规划,基本都不会因为任何旁人而有所改变,即使是父母的不同意见。

就这样,杨舒春顺理成章地回了国,而周围的人无不嘲笑他,认为他是在国外呆不下去了,要不怎么轮到回家种地的份儿。

其实大家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因为在世俗的眼光中,当跨国公司的老板,就是比种地种菜强。

可杨舒春从来都不在意什么所谓的世俗眼光,他要的是做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于是,杨舒春在回国后不久,就开始大胆地搞起了农业。在国外的时间,杨舒春发现当地有很多有机蔬菜,但彼时国内并没有对这方面有很高的热情,于是他再次看到了商机。

“从0到1,从无到有”,这是杨舒春所欣喜的。在开始做农业以后,他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像之前的每一次努力奋斗一样。

从认真考学,到贸易公司的艰苦创业,杨舒春似乎像个畅游蓝天的风筝,随风自由飞翔,似乎从未断过线。

起初,杨舒春因为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也吃过很多亏,受过很多苦。从地里考察、到自己买地筹办农场,再到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杨舒春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也无时无刻不在为他自己的“自由人生”做着努力。

在经过近两年的筹建和种植后,农场终于有了销售的产品。本以为一切都会像之前一样顺利,可他却发现自己的产品定价和市场价相比足足高出了五倍之多。

老百姓在习惯了正常的物价之后,怎么可能接受突如其来的高价产品呢!于是杨树春又开始反思、改进,他利用之前学习的市场营销知识,也利用其互联网发展的风口不断为自己宣传。

不久后,杨树春的名字在各大媒体平台响当当地出现,他随即还创立了自己的生鲜品牌,取名为“北大杨哥”。

至此,所有的留言纷纷淡化,“北大杨哥”也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随着电商行业的崛起,杨顺春的事业发展也是更加“多线”,不仅创立了数家公司,身家也早已近亿。

从杨树春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有梦想的人渺小却伟大!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知道自己这一辈子要干什么很重要。个人的努力加上时代的风口,最终,你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外交部   北大   父母   北京大学   西班牙   这一点   外交官   风口   虚心   才子   世俗   年后   现状   顺利   努力   梦想   机会   人生   舒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