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不久就面临战争:新中国的起点是从一个“大坑”开始的

新中国的起点是从一个巨大无比的“天坑”开始的。

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战争又是残酷的,会死掉很多人,所以战争不好,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战争。


一个人的生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比,太不值一提了;

所以,尽管知道战争不好,但一个国家、民族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之中。

就这样,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很多文明消失了、很多民族灭亡了、很多国家没有了;因为他们在战争中,要么被消耗,要么被灭绝。

而那些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的国家,不管怎么发展,他们永远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比如XX国;

那些侵略性十足的国家,即使在战争中输得一塌糊涂,只要不亡国灭种,他们也能得别国的重视,比如德国、日本。

中华文明是现存的世界唯一古老文明;中国人不侵略别人,但从来也不允许别人侵略自己。

中国人也不盲目打仗,总是原因本着“和为贵”的精神,与别人和平共处;不过,被逼急了,中国人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杀气。

中国是个农业文明昌盛的国家,也愿意向周边传授自己的经验、知识;唐朝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人类进入工业化后,中国还是农业化王朝,所以,近代中国受尽了欺凌: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沙俄掠地、日本侵略···

但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抗争,即使弱得一逼的清朝,也倾尽全力打了几仗;还保住了西部领土不失。

世界本来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像中国这样“强不凌弱,衰不失志”的文明形态,实在少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始的殖民形势已经不适合要求,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撤离殖民地,让殖民地独立;

但他们仅仅是形式上的撤离,对殖民地的控制无处不在,殖民地仍是他们的资源仓库、商品市场。

为了更好的控制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撤出的时候埋下许多的祸根,这些祸根是今后动乱的种子,是他们再次插足的依据。

比如印度,在独立的时候就分成三块,这给印度留下无穷的麻烦,小打小闹的战争没有断过。

而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也被挖了很多的大坑,有的坑最近还发作了,比如前几年的香港黑暴问题;有的坑到现在还没填平,比如国家统一问题。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走上了崛起、复兴之路,而这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这条路的起点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天坑”: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为什么爆发?美军参谋随手在半岛地图上画一条线:北纬38°线。

朝鲜半岛近代的历史挺曲折的。

一开始,他们是大清的附属国,袁世凯还做了朝鲜半岛最后的“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实际上就朝鲜李氏王朝的“太上皇”。

日本和沙俄对朝鲜半岛都有觊觎之心。

清朝没落自顾不暇之际,这两个家伙就盘算着怎么把朝鲜半岛控制住。

1896年,日本想着自己实力比不上沙俄,于是就向沙俄提议:以北纬38度线划界,与沙俄平分半岛。

沙俄根本不同意,还留给日本一句话:北边是我的,南边也是我的。

后来,日俄战争爆发,沙俄被日本打得满地找牙,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完全落到日本手里。

日本全面殖民朝鲜半岛,并把势力向中国东北延伸,直到1932扶植了“伪满洲国”。

二战结束前,美、苏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

苏联红军在二战后期以打关东军的名义控制了中国东北,俘虏了“伪满洲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所以,小小的半岛,苏联看不在眼里。

苏联本来想控制德国,起码完全控制柏林。在和美国谈判的时候,苏联想用朝鲜半岛换欧洲利益:美国控制全部朝鲜半岛,苏联控制完整的柏林。

而美国也把重点放在欧洲,在他们看来,中国大陆都是美国控制的,一个小小的半岛不在话下;因为但是的国民政府还是蒋介石集团,美国人信心十足。

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和苏联在朝鲜半岛上都争着接受日本投降,懵逼的日本人不知道向谁投降好,乱七八糟的。

为了方便接受日本人的投降,一个叫迪安·里斯克的美军参谋随手在半岛地图上画一条线:以北归苏联受降,以南是美军受降。

这条线恰好把半岛一分为二,与北纬38°线大致重合。

随后,美苏都在半岛上培养自己的政权,北边就是朝鲜,南边就是韩国。

二战结束,美苏这两个恶霸就这么瓜分“战胜国”中国的利益。

实际上,二战结束,中国是付出重大牺牲的战胜国,但面对美苏这两个恶霸,国民政府一点利益都没有争到,还被美苏强逼着签订了两个不平等条约。

和苏联的不平等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对中国的伤害在于其主要内容这几条:

1、外蒙前途由他们自己决定;

2、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共管;

3、大连为国际贸易自由港,旅顺为中苏共用海军基地.

这几条就决定了以下结果:

外蒙丢掉了;

苏联管理东北的铁路有法律依据,东北成为苏联势力范围;

苏联在大连有特殊利益,在旅顺可以驻军。

美国一看,苏联挺猛啊,战争刚结束,就把东北划拉到手里了。

于是,马上和国民政府在1946年11月4日,签订了《中美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

这个条约共三十条,六十八款,是一个从天上到地下,把中国全部卖给美国的条约。

内容写得洋洋洒洒,中心意思只有一个:中国、美国互相全面开放,不设关卡。

无能的国民党就这样做一个“战胜国”,简直比一战时还惨。美国和苏联有条约在手,中国就这么被他们瓜分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不管这两个恶霸怎么支持,不得人心的国民党还是在内战中失败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两个恶霸傻眼了。

美国的司徒雷登呆在南京不走,他想劝新中国接受《中美商约》,但他等来的是“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

其实,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哪怕说句“中美商约重新谈”,美国都会忙不迭承认新中国。

但新成立的共和国最在乎的是独立自主,这个条约连半个字都不能存在。

苏联更加恶心,他们还是新中国同一阵营的,但为了那个条约,斯大林要中国接受“划江而治”,苏联驻国民政府的“大使”罗申还和国民党一起南逃。

废掉和美国的不平等条约,美军的航空母舰开进了台湾海峡;而和苏联的不平等条约要难办些。

1949年12月16日,从没有出过国的伟人借斯大林诞辰的机会,亲自访问莫斯科。

伟人到莫斯科,主要就是要和苏联政府重新签订中苏友好条约。

苏联也知道,这个新的“友好条约”,一定没有国民党的好。于是,苏联就拖着不谈。

伟人在苏联一直呆到第二年二月,苏联实在赖不过去了,才签订了一个新的条约,为了和旧的区别,新条约中加了“互助”两字:《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新条约,除了外蒙没要回来,其他被国民党出卖的利益全部收回。

实事求是讲,当时的斯大林心里是很不得劲的,这也是中苏关系后来一直疙疙瘩瘩的原因。

美国人根本就是不屑一顾的态度;麦克阿瑟还说中国在虚张声势,在讹诈。

新中国成立后,美苏两个恶霸在二战后瓜分的中国利益就这么没有了,两个家伙心里都不得劲;

再加上欧洲势力范围已经划分完毕,朝鲜半岛这个以前不看在眼里的鸡肋,一下子变成了大肥肉;这就像围棋进入收官阶段。

特别是苏联:欧洲部分没达到目标,原定的日本北海道也没抢到,现在把东北利益也搞没了,只剩下半岛的一半,还是北边,想想就“委屈”。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就爆发了,这距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才过四个月;并且,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事前一点都不知道。

不得不说,苏联人真的爆冲。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如果南方被北方并了,苏联就掌控了整个半岛,那么,太平洋局面就是另一个样子,对苏联非常有利。

如果南方把北方并了,苏联也不在乎,反正北方的战略价值对苏联来说,聊胜于无;但苏联就可以以此为借口赖在东北不走,因为这是“阵营对抗”的最前线。

四个月前谈的东西都要重新考虑,为了“共同的主义”,新中国不能反对吧?

大连、旅顺还是应该给苏联当军港吧,因为新中国海上没有力量啊。

美国也是一样,丢掉中国的利益,恼火万分,现在的半岛又有丢到的危险,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一面加大在第一岛链中心的控制,一面组织“联合国军”干预朝鲜半岛。

就像商量好的一样,美国在联合国要求组建“联合国军”,干预朝鲜半岛,苏联代表居然不在会场,这样就没有“一票否决”了。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驻朝鲜半岛,北朝鲜前期打得怎么顺利,后期退得就怎么狼狈。

很快,苏联就给北边出主意:实在不行,北边可以在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苏联陈兵鸭绿江和美军对峙。

这样的局面,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新政权怎么办?

当时的国内,很多地方还没有统一,很多土匪都没有剿灭;经济更别说了,国内的黄金储备被老蒋全部掳到岛上,发行的新钞票天天贬值,快成为废纸了。

中国政府当时的态度很明确:美国不能打过38线,否则中国一定要管。

由于没办法和美国取得联系,为了慎重起见,专门通过印度驻中国大使向美国传达了中国的立场。

不知道印度大使怎么转述的,美国人根本就是不屑一顾的态度;麦克阿瑟还说中国在虚张声势,在讹诈。

很快,美国打过了38线,打下了平壤,打到了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美国打了一场让世界目瞪口呆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这场战争,打出了一条新的建设国家的道路。

这注定是一场人类战争史上伟大的战争:一方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飞机、坦克、大炮、军舰,应有尽有;

一方是连步枪都不一样的军队,有的用汉阳造,有的用三八式,有的用美国的;打仗之前,还互相换枪,以便于一个部队的轻武器相对统一些。

大战之前,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相信美国会输,就连新中国很多高层也忧心忡忡。

最后,这场战争打出了奇迹,把美军赶回到38线以南。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半岛恢复到战前的状态。

这样的结果,全世界只有美国和苏联不满意。对美国来说,他们丢尽了脸面:这么强势的武装,怎么就被新中国军队干败了呢?

对苏联来说,他们想的一切好事都泡汤了;而苏联还不得不为了战争,在东北建立大量重工业生产基地。

二战后,苏联撤离东北的时候,可是把日本留在东北的工业都撤走了,连地板上的螺钉都撤走了。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立国之战”。通过战争,中国在东北亚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格局:中国领土上,没有任何他国军队。

中国也通过这场战争,向全世界宣布:谁都不能低估中国人的决心;不听中国警告的,即使是美国,一样没有好下场。

而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打出了一条新的建设国家的道路。

战争之前,中国的货币由于没有实体支撑,国内黄金也被老蒋带走,已经贬值成废纸;

战争结束后,东北重工业体系建立,国家发行新货币,一切都稳定了下来。

至于国家怎么发展,实际上,战争之前还真没想好,毕竟建国时间太短,国内空虚;

战争结束之后,一切走上正轨。

很多国家没起来,是因为“先天不足”限制了他们“后天发育”。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掀起了去殖民化浪潮,老牌的殖民地国家从殖民地退出,许多国家和中国一样,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独立。

但直到现在,那些老牌的殖民帝国一个个仍然比较富有,他们组成了一个个团体,继续掌控者世界政治、经济。

比如“G7”国家集团,不就是早期进入工业化的老牌帝国吗?当年攻打中国的“八国联军”,基本都在这“G7”之中。

而后来脱离殖民地独立的国家,很少有发展好的;相对好点的“金砖五国”,也只有中国在经济上追赶上来了,另外四个国家,被西方经济学家调侃说“是砖头不是金砖”。

老牌的殖民国家为什么到现在还很富有,而后来独立的国家为什么发展得艰难呢?主要是老牌殖民国家掌握着技术、资源、市场,后发国家很难在这方面对他们构成挑战。

殖民国家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他们通过一系列“规则”,仍然牢牢掌握着技术、资源、市场;而这些,恰恰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出来的国家发展的命脉。

后发国家很难发展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都在独立之后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比较容易的路。殊不知,这条路看起来容易,却越走越难。

因为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出来,本来就在军事、经济、政治、技术等等方面落后,如果这时候不想办法改变落后面貌,国家就没办法改变被别人控制的局面。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兴国家中将来能发展起来的只有中国和俄罗斯;其他国家,如果不经过巨大的变革,很难取得突破。

为什么说俄罗斯将来能发展起来呢?因为俄罗斯现在做的就是防止自己被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尽管它自己在以前也是个帝国,但经过沙俄、苏联等变化,已经今非昔比了。

其他国家,尤其是印度,别看他们现在雄心勃勃的,实际上他们是最不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因为他们的“先天不足”限制了他们“后天发育”。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看,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都要感谢当年的“立国之战”。没有这场战争,中国也是一个“先天不足”的样子。

我们更要记住在这场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先烈,他们打了一辈子仗:打日本侵略者、打腐败的国民政府,新中国建立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打美国。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英雄永远不老!面对先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团结一致,在和美国的交锋中,再次打败美国?

实际上,现在所谓的“中美竞争”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是又一场“立国之战”,打胜了,走向伟大的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沙俄   朝鲜半岛   新中国   苏联   中美   战争   国民政府   大坑   殖民地   日本   美国   老牌   条约   中国   半岛   起点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