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条小河,全长还不足100米,名字却妇孺皆知,如雷贯耳

提起黄河,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起长江,则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坐落于神州的江河湖泊,似乎普遍都气势恢宏、似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不过,有这样一条河流,其坐落于我国的河北省,全长不足100米,堪称我国最短河流。

甚至其踪迹在地图上都难以寻觅,然而其名字却是如雷贯耳。

这条河流究竟是何方神圣?

又是凭借着何等因素,在世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可大意的局势

康熙十六年,随着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落下帷幕。

位于紫禁城中的康熙皇帝,也终于长吁一口气,可以享得片刻安宁。

虽然如今的清朝已是坐定中原,然而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高枕无忧的时刻,恐怕还远远没有到来。

且不提由于三藩之乱,导致原本稳定的统治秩序受到重创,使得如今的清朝,仍处于恢复元气的阶段。

在那个至暗时刻,甚至连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以及号称“南国明珠”的广东,在一时之间都为吴三桂所占领。

正因此次动荡,使得清朝出现短暂的经济危机、物资匮乏,以及人口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而且,或许正是因为此次战争的爆发,使得原本尚且恭顺的塞外民族,意识到清朝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由此开始蠢蠢欲动。

因此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康熙虽平息了国内的问题。

但塞外的局势,似乎开始动荡不安,似有厉兵秣马之势

当下这一复杂形势,让这位年仅弱冠之年的皇帝,不由得感到心烦意乱。

颇具名气的河流

为了使准噶尔、罗布泊等部落打消不该有的念头,康熙必须想出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既能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安定人心;又能凭此一劳永逸,彻底让这些少数民族归顺自己。

康熙想出的最终办法,便是在河北省、辽宁省,以及内蒙古的交界处,设立一座避暑山庄,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承德避暑山庄。

作为避暑山庄的“邻居”,“热河”这一名字,也因而首次被世人所知晓。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名字非但没有蒙尘,反而愈发熠熠生辉。哪怕时至今日,其依旧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热河本身的确极具特色,在一众江河湖泊中得以脱颖而出。

这条位于河北省的河流,全长不到100米,堪称是我国最短的河流

或许正是因为其长度上的特点,使得热河在一众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河流中,显得尤为突出,更容易被世人记住。

而且,其不但在长短上颇为不同,热河光从外表上而言,同样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仅仅是一眼望去,便能将其与其他河流区分开来。

这是因为,不同于其他波光粼粼、略带寒意的水流,热河本是一汪温泉水,哪怕在寒冬腊月之际,也不会似寻常河流那般凝结。

反而会因为低温,而呈现出一派烟雾缭绕、若隐若现的场景。

从远处望去,涓涓细流加上云雾迷蒙,予人一股宛如仙境之美感。

当康熙皇帝首次见到这般美景之时,便为其所吸引。

当机立断地发布旨意:不仅要将避暑山庄建于此地,而且这条与众不同的河流,也必须被包含于内。

也正是得益于这般举措,使得后世之人可以在近距离处,尽情地欣赏、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在岁暮天寒之际,热河也是一处天然的取暖之地。

使众人在外出游玩之时,不仅可以肆意地观赏这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冬日之景,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寒风刺骨,或担心患上恶疾。

而“热河”的名号,也因此为皇家贵胄所口口相传,流传甚广,直至最后散落民间,为众人所知晓。

加之在流传过程中,传述者难免会因为主观因素,加入一些添油加醋的成分,使得热河这一河流。

就此为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甚至显得有些神乎其神。

因此自此以后,热河这一名字,哪怕在偏僻之地,也是如雷贯耳的存在。

二是因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热河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

康熙皇帝之所以建造避暑山庄,不单是为了个人享受,也是将其视为民族团结的纽带。

经历过三藩之乱的清朝,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那些蠢蠢欲动的塞外民族,实施武力打击。

为了避免战乱的再次袭来,康熙皇帝心生一计,不如主动讲和,换得民族团结。

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此应运而生,成为今后清朝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一同打猎、游玩,以及商谈事宜的多功能场所。

至于建造地点的选择,坐落于内蒙古附近,得以避免舟车劳顿,且风景秀丽,予人赏心悦目的热河一带,无疑是最佳“人选”。

历史证明,康熙皇帝的这一决策,的确是准确无误。

在承德避暑山庄建好之际,不少少数民族受邀前来,不仅为眼前的美景所感慨万千,同时也看到清朝的诚意,明白了对方的所思所想。

除此之外,能够建造这样一处气势恢宏、结构复杂的建筑,也在无形之中,表明对方的实力不容小觑。

因此,随着避暑山庄的建成,除了小部分人之外,大部分少数民族也因此心服口服,彻底归顺清朝。

作为团结民族的特殊纽带,热河的名号,自然会为双方所铭记。

闪闪发光的文化瑰宝

时至民国,热河的名号不仅未被遗忘,反而愈发响亮。

在民国三年,正是因为这条特殊的河流,有关部门特意将这片地区,划分为特别区,并将其命名为“热河”。

直至1955年,此地才重新归于河北省。

不过这一举措,并未让热河自此销声匿迹,反而因为文化部门的保护、宣传措施。

使得热河,乃至于承德避暑山庄,成为不少游客心中的必去之地。

也正是因为见识到热河的美丽,不少人心中就此升起一股保护意识。

这般美景哪怕望眼于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存在,其自然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瑰宝。

因此,作为我国流传千年、声名在外的景致,作为国民的我们,自然有责任去保护、去爱惜、去传承这一份稀世少有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热河   避暑山庄   承德   妇孺皆知   如雷贯耳   河北省   全长   小河   清朝   少数民族   局势   河流   康熙   皇帝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