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最美女人”,嫁的丈夫抵10个师,死后名字被行星命名


1936年秋季的一天,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之外,一个气质颇佳的女人站在校门口不断徘徊。

有学生不解,便主动上前询问:“阿姨,您在这儿干啥呢?”

那女人笑了笑,告诉那学生,自己偷偷跑来学校看女儿是否真有那么努力。说罢,她便道出了女儿的名字。那学生听后十分激动,那可是学校里有名的拼命三娘,学习十分刻苦。

听到同学如此评价,女人便放心地离去了。

而这名女人的女儿,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

动荡时代的女子

1917年12月20日,李佩降生在江苏镇江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父亲李保龄是英国留学归来的地质学家,十分看重对子女的教育,但当时时局动荡,加上女子成为学子的先例不多,因此父亲本想着让李佩稍微读一读书就足够了。

但李佩并不愿意,她想把书好好读下去,并先后在北京慕贞小学、培元小学、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就读,并有了自己的规划方向——她要去学术氛围最为浓厚的北京大学。

这才有了开头母亲私自探校的旧事。

19岁那年,李佩成功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虽然当时该学科是一门新学科,学的人并不多,但这段学习经历这为她日后在劳工协会职业经历起了不小的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开启了全面抗战。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李佩没有跟随父母在租界里寻求庇护,而是辗转来到昆明西南联校这里继续她的学业,直到待了许久后,她才往父母那里捎了一封家书。

在那个群燃激愤的年代,李佩凭借着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成为了学生会副主席。她常常抽出时间去给那些底层女工们扫盲,因为只有懂得越多,心中的意志就会越强。

但很快她就发现了,有时候饭都不一定能吃上一口热的,这些精神食粮又怎么能咽得下去呢。因此她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致力于改善工人们的生活条件。

大学毕业之后,李佩在中国劳务协会重庆分部工作,负责劳工福利与国际联络,助力全世界各地的劳务工会们互帮互助,是我国当时工会与外交涉的重要纽带。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来自巴黎的国际工会联合大会向李佩发出了邀约,之后李佩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当时在场的人都不由得赞叹这位中国女孩出色的外语和外交能力。

在重庆的那几年,李佩兢兢业业,为共产解放思想传递给人民的伟大事业十分努力,并且乐此不疲。这很早便被国民党给注意到了,但他们抓捕李佩时,却发现她早就远走他乡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伉俪情深,情系家国

1947年,李佩来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

而在美国的这趟求学,让她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郭永怀。

当时郭永怀在康奈尔大学任教,要比李佩早来美国留学几年。

在1941年的时候,郭永怀求学于加州理工大学,是钱学森老先生的师弟兼知己,两人在刚见面的时候便无话不谈。后来,两人都成为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

郭永怀在加州的老师是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这位恩师不仅教会了他知识,还在郭永怀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力荐他去康奈尔大学任教。

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时,郭永怀从不妄自菲薄,声名鹊起的他与钱学森一起成了当时留美的华人学生的主心骨、底气。

1947年,郭永怀应邀去讲授关于动力火箭的讲座,台下风华正茂的李佩吸引了他的眼球。

李佩也不例外。台上的华人讲师落落大方,讲授知识不拖泥带水,将晦涩难懂的动力理论柔化成简单易懂的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李佩迷路的心。

她不禁暗暗赞叹这位老师的功底,更是羡慕同为华人,他的知识应用已经炉火纯青。

渐渐地,两人走到了一起。

1948年2月,郭永怀与李佩喜结连理。

这一年,郭永怀39岁,李佩31岁。

次年,新中国成立,郭永怀和李佩激动不已,远在美国的他们想要回国,但却处处碰壁。

面对种种阻挠,郭永怀不曾有一丝动摇,妻子李佩也是如此。

他们有着一颗为国效力的赤子之心,只为踏上回乡的路。

1951年,两人的女儿郭芹降生。在结束了自己美国的学生生涯后,李佩先生也留校任教,在语言学系里教授中文。

时间一晃就到了1955年8月,经历日内瓦中美和谈后,郭永怀和李佩苦苦等待的归乡轮渡终于抵达。9月份,带着五岁的女儿,夫妇俩终于领着两个箱子踏上了久违的故土。

坎坷命运,镌刻传奇

回国后的郭永怀和李佩很快便投入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中。

郭永怀跟随钱学森在中科院工作,担任力学方面的研究主心,紧接着便投入到了两弹一星的研究任务中。李佩则被安排在了外交部从事她最擅长热爱的外交事宜。

但已经成家的李佩犹豫了,当时女儿尚且年幼,自己和丈夫依旧是忙得不着边,女儿没人照顾的话,最心疼的是作为母亲的自己。为了让投身于科研事业的郭永怀无后顾之忧,她没有去外交部就职,转头去了中关村办公室做起了不算太忙的副主任。

虽然平时工作不忙,但除了照顾家庭之外,李佩也没闲着。

当时为了改善精英们的生活条件,她也是操了不少心。她动用自己的人脉吸引国内的医学人才来京就业,就在中关村这里搭建了一个诊所,这便是中关村医院的前身。

生病就医的地方落实到位,接下来便是国内教育的问题了,她去到当时中关村唯一的一所小学里,发现这里的老师人手实在紧缺。

于是她号召年轻的教育工作者们来学校里教学,渐渐地,这所小学的科目越来越丰富,原本吵闹的校园随处可见求知的学生们,这正是李佩先生最想看到的。

不仅如此,李佩先生还建设了中国第一间西式糕点的店铺,为了改善伙食,李佩先生可谓是好一番折腾,请示、吸引人才、盘下店面。直到现在2023年,这家坐落于中关村的糕点铺依然在经营着,烙着时代的痕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得此消息的李佩激动万分。

丈夫这几年与家庭聚少离多。舍小家为大家,李佩先生明白丈夫的辛苦,所以她从不纠缠过问,当丈夫走的时候,李佩先生还会偷偷在他的包里塞上水果来表达爱意。

但身为妻子的她将自己与爱人的结晶郭芹照顾得好好的,还经常接济郭永怀先生的兄嫂,为的就是报答当年的留学之恩。

不幸的是,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降落时突发意外,因护着绝密研究资料而献身的郭永怀永远地离开了中国,离开了李佩先生。

得此消息的李佩先生没有流泪,而是一言不发,格外的平静。

这在后来郭永怀助手顾淑林的文章里有描述:

我们来到郭所长家里,这也是我和郭夫人第一次见面,没想到竟是在这种情况下见面。郭夫人李佩先生娇小秀美,从神情看出她已经完全知道了发生的事情。她极其镇静,大家见到后几乎没说一句话,屋子里的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晚上我们留在他们家里过夜,我和李先生睡在同一间房间。整整一夜我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我一边默默地想这个打击太突然,李先生可怎么挨过这一夜。


一边准备着如果需要我为她做什么我可不能反应迟缓,一定要保证她绝对平安。


就这样,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一直到早上。那一个晚上李先生完全醒着。她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极偶然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1978年恢复高考,当时中国教育院创建了第一所研究生院,已经60岁的李佩先生被请出山,就职于外语教研的主任。

那时候身处国内无法借用于国外的教材作为参考,李佩先生便做起了自行摸索式的改革教学。

她严格把控教授的知识,要学生做到最好,不仅要求学生在上台答辩时用全英文,还推荐学生去阅读原版英文名著,来拓宽书面英语的视野。

她“应用语言之母”的名号便是由此而来。已经70多岁高龄的李佩先生依然有着跨越时代的气质,她举手投足有着穿越灵魂的优雅,这是她学生的形容。

不幸的是,1996年,她与郭永怀先生的独女郭芹因患癌症不幸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最为难过的,但李佩先生仅仅用了一周便再次站上了讲台,令人敬佩!

李佩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的建设,情系教育,将自己的积蓄也赠给了中科院,晚年时还创办大讲堂邀请各界人才来开讲座拓宽人们的知识面。

2017年1月12日,已经百岁高龄的李佩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将两颗还未命名的行星叫做“郭永怀星”与“李佩”。

在李佩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中,有着她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的功绩,有着她一生都为之奉献的教育科研事业中镌刻下来的传奇。最后,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外交部   加州   丈夫   两弹   北京大学   中关村   美国   行星   中国   女儿   名字   女人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