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历史学家:《长安三万里》还藏着这些知识点

上映首日票房破亿,豆瓣评分8.1……这个夏天,168分钟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该片以李白、高适两位大诗人的情谊和生平经历为剧情脉络,勾画出一幅充满史诗感的大唐群像画卷。

随着电影的热映,观众圈掀起了一阵“学唐史”的热潮。李白是“社牛”,还会舞剑和相扑?高适是“社恐”,曾读书困难和口吃?片中频频出现的诗板、曲江宴等名词,又藏着怎样的知识点?近日,本报采访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教授李世龙,请他参照剧情给大家“补”历史。

大唐“社牛”李白不着调

还入赘被“小看”?

影片中的李白知交遍地,是个妥妥的“社牛”。但他又不怎么着调,甚至是谒权贵、当赘婿,人傻钱多,说了就忘。李世龙教授表示,李白为人确实爽朗大方,乐于交友。但其一生有四段感情生活,其中两次入赘,且经常离家云游,确有不靠谱、不着调之嫌。

关于入赘,影片中李白有些苦闷,自言这在大唐最被人“小看”。据李世龙教授介绍,李白的四段感情中包括两次婚姻,他先后娶了唐高宗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和唐高宗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都属赘婿,还与刘氏和东鲁一妇人同居过。唐朝时,人们习惯将赘婿称为“布袋”,是贬称。因为在中国古代,新娘入门时是忌讳直接踩在地面上的,所以会在地面上铺一层锦毡,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的人家则会用布袋来代替。而将赘婿称为布袋,就是将他们和新娘等同视之,用布袋不用锦毡的做法也是突出其身份的低贱。但李白在入赘问题上比较看得开,这应该和他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有关,他自小在胡人(少数民族)中长大,对中原的文化习俗没有特别大的感受。

高适“社恐”

打小“读书困难”患口吃?

相较于李白的“社牛”属性,影片中的高适有些单一、纯粹,像个“社恐”,甚至还被塑造成了一个从小识字困难、口吃的形象。对此,影片导演给出的解释是:“历史上对于高适年轻时候的记载有很多空白,因为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所以年轻时也许遇到了不少困难。片中我们用读书难和口吃的方式展现了高适的困境,最后他克服了这些,成为了唐代诗人中成就卓越者。”

李世龙教授表示,高适早年家贫潦倒,近50岁才由人推荐进入仕途。终其一生,高适“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虽对其口吃之病,史无记载,但后世推断他资质平庸、安静木纳的特点,或许与年少时读书识字困难、患阅读障碍有所关联。高适暮年得志,在唐朝诗人中官位很高,且是唐代仅有的因军功而封侯的诗人。

少年相识

李白、高适关系最“铁”?

片中,李白和高适在青年时期就相识,这似乎与许多人印象中的知识点有所偏差。李世龙教授介绍,李白与高适的相识,是缘于杜甫的引荐。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而高适正寓居于此,于是杜甫邀他一起同行。他们三人都有着颠沛流离、怀才不遇的境况,所以一见面就相谈甚欢,曾同登禹王台,煮酒论文,谈古论今,狂歌痛饮。此次同游,也让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年,李白、高适均40岁出头,杜甫30岁出头。电影里说他们年少就认识,并非事实。

商人是“下民”

子嗣没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影片中介绍,李白是商人之子。按照唐朝法度,再富有的商人也是下民,商人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对此李世龙解释,关于李白的家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但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也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故李白是否为商人之子,尚待考证。

不过在唐朝初期,国家颁布《选举令》明确规定,“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者,不得仕。”《通典》也有记载,“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得应试。”当时唐朝政府把商人和“犯罪人之子”并列对待,同时国家对商人的限制甚至还有不得骑马、不得穿绫罗绸缎等,足见其地位之低下。垂至唐朝后期,随着吏治的崩坏,初唐森严的“工商杂类,无预仕伍”政策以及对商人的种种限制,全都被银弹攻势彻底瓦解。州府的贡士榜上,公然列有市井子弟的名字,说明商人子弟应试已是社会共识。

除了舞剑

李白还会相扑?

影片中,李白飘逸洒脱、剑术了得,而且还是一个会相扑的人,与高适有三段相扑情节。李世龙表示,唐朝时“尚武”风气盛行,剑术非常闻名,不会武功的人也会拿剑来装饰自己,以此提高身份地位。这种气氛下,催生了无数文人剑客,其中三大剑术高手里排名第二的便是李白。除了“诗仙”绰号,李白还有“剑仙”之名。他25岁时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据说到了长安后还向“剑圣”裴旻学过一段时间的剑术。由于其性格豁达,所以在剑术一道上成就非凡,并根据自身的条件创出了“青莲剑法”。

盛唐时期还流行相扑运动,古称角抵、角力,即今摔跤运动的一种。唐代在宫廷中专门设了摔跤队,取名“相扑朋”,平时供皇室观赏。角抵在唐代民间也很流行,往往还有女子参加。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相扑运动还传到了日本,至今日本相扑的装束仍有唐代遗风。当年的李白,应该熟悉并参与过相扑运动。

影片中这些“唐”元素,你了解吗?

·曲江宴:历史上,进士中榜后,宴乐于曲江亭,故称“曲江宴”。曲江宴为游宴形式,皇帝亲自参加,与宴者由皇帝钦点。宴席间,皇帝、王公大臣及与宴者一边观赏曲江边的天光水色,一边品尝美味佳肴。

·诗板:自唐朝开始,题诗壁上蔚然成风。一些寺院、驿站、馆舍等场所,往往会有意留出一些墙壁,有的甚至专门设有诗壁或者诗板、诗牌,供来往旅客题诗。有人讲,终唐一朝,上至君王,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会写诗。此话也不尽然,但吟诗、赏诗、学诗,留诗、存诗,则贯穿始终。

·叉手礼:我国古代打招呼礼仪。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使用,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以示尊敬。《事林广记》中记载:“凡是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握右手拇指,而左手小指需朝着右手腕,左手大拇指朝上,右手四指皆笔直,如右手掩住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需稍离二到三寸左右,此乃为叉手法。”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吴海鸥 王雪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曲江   赘婿   之子   相扑   长安   剑术   历史学家   知识点   杜甫   李白   唐代   唐朝   商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