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对李咏?法图麦高调进军娱乐圈引争议,母亲哈文亲手为她拉资源




李咏之女法图麦:“论有一个好爸爸的重要性”。


7月10日,有媒体人晒出法图麦三张个人写真照,并配文:“欢迎我司新人演员-法图麦·李”。



消息一出,引起网友一片哗然


“她应该接替李咏的班去央视做主持人。”


“事实证明,还是娱乐圈的金好捞。”


“打着XX女儿的名号搞营销,并没有多么的光彩。”





网络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其实,对于这件事,我们不必抱有太大的恶意,也不用说“对不起李咏”等等之类的话。


无论是法图麦还是哈文,他们在像李咏希望的那般好好生活,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好好生活。



而法图麦之所以不畏流言蜚语“出道”,其力量来源就是内心深处的爱


这份爱,是李咏充满爱意的陪伴,也是哈文充满爱意的支持。



1.孔雀开屏为女儿


“小宝贝,你好吗?你的胎心让爸爸对你展开了无穷的想像,你让爸爸变傻了, 变呆了, 变痴了。”


在哈文怀孕三个月时,李咏第一次通过胎心监测仪听到女儿心跳的声音



这位激动不已的“准爸爸”提笔为未出世的女儿写下第一篇宝宝日记,这一记,就是十几年的时间。


小法出生-第一次喂奶-第一次奔跑-第一次摔倒等等,说李咏是“女儿奴”毫不为过。



其实,李咏对女儿如此宠爱也可以理解。


因为法图麦出生时,李咏就已经34岁,这个年纪的“新手爸爸”,从头发丝到脚后跟都透露着喜悦。


从这时,他就在内心告诉自己:


“父亲的角色比他做主持人更重要,他要用一生的光阴陪伴女儿共同成长。”



事实证明,李咏做到了。


在法图麦来到世上后,他们就决定不再生二胎,决定全身心的培养她,培育她。



法图麦的童年生活用两个词就足以概括-宽松自由、精神富有。


李咏对女儿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出格”,他曾说:


“只要女儿不出格,爱玩什么就玩什么,我想给她自由宽松的童年,不想让她从小就带着镣铐跳舞。”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法图麦从小到大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


这样近乎“放养式”的养成体系,不但没有让法图麦的成绩变差,反而还一直保持中上游的水准。


相对于学习成绩而言,李咏更担心女儿的长相。



因为在法图麦刚出生时,“最丑星二代”的声音就始终围绕在她的身边。


在《超级演说家》中,李咏曾坦言:


“她出生时和别的小孩不一样,是那么的的与众不同,所以我要给她更多的爱。”



而他维护女儿的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就是把女儿培养成阳光自信的姑娘。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法图麦开始学习钢琴、舞蹈、书法等等,学习她感兴趣的一切。



在李咏写给女儿的成长日记中,记录着这样有趣的一个细节。


女儿5岁时,爸爸妈妈带着她去参加一个名为“钢琴公主”的评选活动,可只有7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评选上“钢琴公主”。


法图麦气的直哭,伸手就去抢奖品,李咏迅速把她拦下来,告诉她:“你必须守规矩,好好练琴才能当选公主”。



这些温馨、有趣细节,记录着法图麦快乐的童年生活


可在她的成长日记中,也有遗憾


那就是,没有一顿正儿八经的年夜饭



因为,那时候的李咏几乎每一年都在主持春晚,到下班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姥姥、姥爷守着一桌子菜等着他。


而法图麦已经早早的进入梦乡中。



2.留学生涯


到2015年,法图麦小学毕业。


当时,同班级很多人都开始出国留学,法图麦也想出去开拓一下眼界,李咏和哈文很不放心,表示拒绝。


可法图麦留学的意愿很强烈,他们最后也只能同意


哈文和法图麦


最终,他们将女儿送到美国读初中,因为有个亲戚就在美国,可以帮忙照顾女儿。


同年九月份,法图麦正式开启在纽约的留学之旅,平时就寄宿在学校,放假就去亲戚家。


自从女儿开始留学后,李咏每次跟亲戚打电话时,都会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到成长日记里



在法图麦寒暑假回到北京后,李咏化身“女儿奴”贴她的身边,为自己的成长日记寻摸素材。


他曾告诉法图麦:


“将来等你出嫁的时候,我就拿这几本成长日记当成嫁妆送给你。”


哈文和李咏


这“成长日记”在有的父亲看起来就是多余的,可李咏一写就是十多年,这份伟大而深沉的父爱,就是李咏留给法图麦最宝贵的“遗产”


在李咏去世后,法图麦每每想到父亲挑灯写成长日记的画面,眼里的泪水总是控制不住。



3.永失吾爱


2017年5月,法图麦接到母亲的电话,这才得知爸爸患上鼻咽癌的消息


远在异国他乡的法图麦心乱如麻,准备休学回国陪伴爸爸抗击病魔



对于这个想法,李咏坚决不同意,他的病要治疗,女儿的学业更是不能耽搁,他决定去美国治病。


就这样,一家三口在美国得以团聚


为能让李咏能有一个好的疗养环境,李咏和哈文对外隐瞒病情,以探亲、旅游的名义去到美国。



当时,还引起一大波媒体的疯狂炒作,甚至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键盘侠”在网上发布国际的言论。


李咏看见这些消息很是难过,法图麦的心里也很难受,但是他们不能把真相公之于众,以免引起更大的麻烦。




当时,李咏住在美国的梅奥诊所,法图麦每天放学后就和妈妈一起做好中餐去医院里陪伴父亲。


这段时间,是法图麦自留学后,和父亲相处最长的时间。



在父亲健康时,一家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可现在他们却在父亲的病房里团聚,心里难免有一丝苦涩。



2017年7月,李咏接受病灶切除手术,好在没有影响到声带。


在恢复一段时间之后,又能靠在床上写女儿的成长日记。


术后,李咏开始接受化疗,身材本就瘦弱的他变的愈加瘦小,头发、眉毛也开始逐渐凋落。


李咏年轻时


一向注重仪表姿态的主持人开始变得不爱出门,生怕被美国的华人认出来


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李咏才肯戴着口罩、帽子出门透透气。


生病酷爱运动他,现在走十几分钟的路就变得气喘吁吁,每到这种时候,一家三口就坐在公园的椅子谈天说地。



2018年5月3日,这一天是李咏50岁的生日。


如果是在北京,肯定会有很多人来给他庆祝生日,可身处异国他乡的病房里,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更没有人知道他生日。


可此刻,李咏拥有家人的陪伴,这一刻,他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吧。



这一天,法图麦送给父亲的礼物是一顶假发,还有一身红色的西装、领带。


这一刻,李咏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个意气风发的主持人。


一家三口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他们只希望时间能静止在一刻。




6月中旬,李咏身上的癌细胞开始疯狂扩散,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可李咏表现的很坚强,没有在家人面前掉一滴眼泪。


10月25日的凌晨,李咏被病魔夺去生命



临走前,他叮嘱妻子和女儿:“我走后,你们要坚强”。


送别父亲之后,法图麦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难以自拔。


可她依旧像父亲希望的那般,积极、坚强、乐观的生活。



母女俩互相支撑、互相疗伤。


可哈文一直不愿接受丈夫离开的事实,每天早晨都会翻开她和丈夫的聊天记录,回味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



法图麦将父亲写的“成长日记”整理了出来,总共有九本,多达数万字。


每想起父亲时,她都会翻开父亲留给她的这份“遗产”,重温那些温暖的时光。


4.演员出道



2023年,法图麦从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提前一年毕业。


哈文不禁发文赞扬女儿,言语之间满是自豪与骄傲。



法图麦精通包括中、英、法在内的五门语言,还兼修双学历学位。


第一专业是戏剧与戏剧艺术,第二专业则是心理学脑神经科方向。



毕业两个月后,法图麦回到国内以演员的身份成功出道,“文盲”的娱乐圈中也多了一名学霸型明星。


不得不说,法图麦此次能作为演员出道,这和父亲李咏、母亲哈文给她的底气有很大的关系。


李咏给的是爱,哈文给的是资源。



在法图麦回国之后,作为“陪读妈妈”的哈文也陪着女儿回到国内。


之后,哈文也罕见转发冯小刚的《非诚勿扰3》的开机动态。



就外人来看,冯小刚和哈文之间并无交集。


而哈文这个举动,也让众多吃瓜网友觉得:“法图麦进军演员行业似乎和冯小刚有关”。


其实,哈文运用自己原有的资源给女儿“打天下”这并不过分,于情于理都能说的过去。



无论怎么说,李咏去世五年后,哈文把女儿培养的很优秀。


母女俩的脸上也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向往,对李咏那份爱也深深的放在心底。



如果李咏在天有灵,看到母女俩能生活的如此之好,内心也能得到宽慰。


希望法图麦能在演艺界大展宏图,未来能比父亲李咏更红。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李咏,不要忘记《非常6+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都会   出格   美国   高调   主持人   娱乐圈   钢琴   童年   坚强   家人   内心   演员   事实   父亲   爸爸   母亲   女儿   时间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