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人所受的委屈有时无法言说!

周末下午,临下班时,原来单位的一个同事打来电话,说晚上几个弟兄小聚一下,请老领导参加。我如约而至,在一家常去的小酒馆,都是一帮老同事,我转岗政协后一直保持着联系,我猜想一定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找人吐吐槽。

果然,几杯小酒下来,通过几人交谈,知道了原委,做东的项目科何科长被一把手严厉地训斥,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半年指标增幅在全省排位倒数。何科长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这个指标是近年新增的指标,各县都没有基础资料,也没有统计台账,市里只负责统计各县报上来的数据,增幅上不去,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一个科长跟县里协调力度太小,分管领导不出面,板子全部打到我身上,你说冤不冤!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声音也有些颤抖。

何科长是军人出身,六年前以营级军官转业,在几个科室都待过,去年局里内设科室调整,新组建项目科,被提为科长,现年44岁,在市级单位科长中属年龄偏大的,但何科长一直保持着满满的激情投入工作,无论在哪个科室,都能努力学习,积极配合科长做好工作,任劳任怨,不到一年,把项目科工作整理的井井有条,但一项指标落后,便招到严厉批评,作为在体制内工作多年的我,非常理解这种莫名的委屈。

说实在话,我在市级部门担任领导干部多年,遇到考核指标落后的情况也没有好的处理办法,也会批评责任科室,只不过基于性格原因可能批评的语气不会那么严厉,接下来肯定会帮助科室找原因,不会甩手不管,这也是我转岗后几位科长仍然比较尊敬我的原因之一吧!

体制内工作越来越难做,越来越难出成绩,压力层层传导,压力最大的自然是科长;追责、问责越来越泛化,最易被问责的也是科长。一些考核指标内容是上级领导的一时脑袋发热,突然灵机一动地要求下面统计上报并列入考核体系,使得基层无所适从,但必须照办,结果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考核一落后,必然挨批。这两年,市里又在别出心裁地搞“百名科长考核”,就是每年拿出100个左右的科长进行打分考核,名次前10位的表彰,后10位的诫勉谈话,三年内把所有科室基本轮流一遍。何科长今年在“百名科长考核”范围内,本来本职工作已经超负荷,又要应付这种考核,真可谓压力山大,现在又因为考核指标落后被批,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

人活着要有脸面,进入体制内一群人更是如此,都想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想得到上级的表扬,不受或者少受批评,渴望得到领导的肯定,获得提升的机会。但现实是,金字塔型的权力机构,越往上走几率越小,如果长期的辛勤付出得不到汇报,等来的可能还是莫名其妙的问责、躺着中枪的责难,当看不到希望、激情耗尽,剩下的可能选择就是躺平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体制   本职工作   市里   科长   科室   增幅   严厉   落后   委屈   批评   指标   压力   原因   领导   项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