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有去无回,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原因竟是一块泡沫?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方便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认真负责、注意各种小细节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

尤其是那些处于重要岗位的人,更是要将重视程度拉满,毕竟这很有可能是关乎生命的问题。

之所以这样说,是有人真的因为自己的马虎、不在意,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更是让多个优秀的人才失去了生命。

事故发生在伟大的航天事业之中,这是一个国家的损失,也是全世界的损失,更是航天事业的损失。

从苏联第一个登上太空之后,其它国家就着急起来,不希望自己会被落下,尤其是美国。

所以在1981年的时候,美国也让自己的飞机上了天。

但是这件事情的结果是悲伤的,因为技术人员们的疏忽加不在意,整个航天飞机因为一块小小的泡沫板在空中解体坠毁。

参与活动的七名航天员都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生命。

这在整个航天史上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悲剧,更是让后来的参与者们有了血泪的教训,在进行航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万分小心与细致。

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一个泡沫板会导致飞机坠毁?

探索太空的追求常在

人类是不断进步的,因为有着强大的好奇心,我们走出了自己所在的小小天地,然后在不同的地方探讨着丰富多彩的结果。

我们想要征服大海,就研制出了轮船和潜艇,然后在海面与海底进行探寻。

但是我们的野心远不止这样。

当大海不能满足追求之后,人们又开始对天空充满了想法。

在古代就已经有人自制工具帮助自己上天,只不过结果都是失败,并为此奉献出了生命。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叫做万户,为了完成自己上天的梦想,他在椅子上绑了47个自己制作的火箭。

万户自己则坐在椅子上,并用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让别人帮自己点火发射。

万户是第一个想到用推力和风筝的力量上天的,只不过火箭在空中爆炸,万户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但是他这种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为了宣扬这种精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有这种探索精神的人不止万户一个,失败的也不止他一个。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在已经有上百人探索过宇宙。

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发展是处于前列的,神州系列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的能力,更是让他们羡慕。

我们在探索初期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1970年到2000年这30年间,我们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7%。

尤其是在1996年后,我们连续25次成功发射,在国际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们有没有失败过呢?当然也是有的。

因为我们发展的比较晚,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连续失败过,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在国际上的商誉一度处于低谷。

好在我们在这种事情上面从不服输,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用实力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可以的。

我们国家的失败相对于一个事件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尤其是美国的航天事业问题更加的严重。

美国在航天上面已经牺牲了22人,有的人甚至连遗体都没有留下来,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一些意外的事故。

在这些事故中,有一个是最令人惋惜与后悔的,那就是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事故。

哥伦比亚号事故

哥伦比亚航天事件是在2003年发生的。

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是为了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的美国籍船只,所以以它的名字命名。

哥伦比亚号是美国最老的航天飞机,在1981年的时候首次发射成功。

美国在航天过程中能够节约成本,研发了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哥伦比亚号上装载的就是这种航天器。

作为最年长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发生事故之前已经执行了27次任务。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始执行它的第28次飞行任务。

这次的航天任务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跟着执行任务的是七名研究人员。

其中的伊恩·拉蒙是一位以色列的首位宇航员,其他人员也都是非常出色的佼佼者。

他们在外太空停留了十六天,在这个段时间内就已经有人表示过飞机隔热材料的脱落问题。

谨慎的人想要对飞机机翼受损的情况进行分析,但是美国宇航局相关负责人婉拒了这些好意,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必要。

但就是这个不在意的决定,让整件事情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到了2003年2月1日的时候,已经完成任务的七名航天员开始返回地球。

但在返回的过程中,数据任务控制中心注意到了异常,他们检测不到飞机左侧传感器的数据。

控制中心发现数据不对,立马就联系了宇航员,指令长在回复收到之后就失去了联系。

因为一直联系不上,指挥中心非常的着急,但是在12分钟之后,指挥中心接到了一通电话。

电话里面表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好像在天空中解体了。

得知消息后,指挥中心快速联系了救援队,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

当天晚上美国宇航局就正式对外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出现了事故,参与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了。

小问题造成的巨大悲剧

这件事情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也加速了美国航天飞机的退役。

在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宇航局迅速展开了调查。

初步的结果是,事故发生原因是飞机发射后不久,燃料箱外脱落的一个泡沫碎块。

但美宇航局一直坚持认为,泡沫碎块撞击不会有严重后果。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泡沫碎块的问题还是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负责对飞机事故进行调查的人员对泡沫会不会造成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得出的结果是,飞机机壳上可能出现孔洞,导致超高温气体进入航天飞机,最终酿成事故。

不过在后续的调查结果中,有一封邮件特别引人注目。

有工程师表示过,航天飞机外部隔热瓦受损,可能会导致起落架舱门出现裂孔,其它地方也可能受损。

这在事故发生前就已经得到了警告,可是相关人员并没有将其当做一回事。

从指挥中心与宇航员进行沟通警告到事故的发生,全程不过一分钟的时间。

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将支架上的泡沫发生了剥落的问题说明,并且能够得到重视,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可是因为人为的不负责任,让本应完美的事情成为了美国航天史上的悲剧。

航天员们有没有进行自救呢?其实是有的。

一开始出问题的时候,由于损坏侧影响了飞行姿态,航天飞机自己尝试修正,然而很快故障就超过了航天飞机的最大修正能力。

在航天飞机失控旋转后,航天员尝试重启过电源,但都没有什么用。

在对事件调查的报告中,有一部分分析了当时航天员们的状态,结果是是压力下降造成了宇航员的昏迷。

或者说当时就已经死亡了,就算是昏迷,在后续的剧烈碰撞中也受到了强力的伤害,造成死亡。

就算是宇航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穿上防护衣,也只是在增压的情况下多活一会而已,还是没有生还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这个事件因为一开始的不重视,导致最终宇航员不论怎样都没有办法自救。

哥伦比亚号已经是一个服役超过21年的老飞机了,这起事故对它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如果不是这架飞机,或者如果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可能我们就不会听到这么悲伤的事情了。

这件事情出现之后,一些航天相关的决定才被启用。

比如为了防止类似因航天飞机隔热瓦部缺损而引致事故的发生。

当航天飞机飞离地球进入太空时,会打开负载舱进行360度旋转,让NASA的卫星能完整地观察航天飞机的外部状况。

航天事业危险但长存

事实上,航天事业确实是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的,但很多时候多加注意、多重视一些,是可以避免一些问题的。

哥伦比亚号的失事,使得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物资这一主要作用也暂时被搁置,同时也加速了它的退役。

空难之后,美国军方重新启用了一次性火箭发射卫星。

事实上,这种方式的成本要比航天飞机低很多,同时也更加的安全。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一些人还是更愿意用航天飞机。

只不过在这件事故发生之后,人类驾驶的这种方式就被搁置了。

其实谁也没有想到,一块小小的泡沫板就能造成这么大的悲剧,这也验证了航天事业是多么的危机四伏。

不过伟大的航天员们并没有被这件事情吓到,反而是更加谨慎,并且从中吸取了更多的经验。

航空灾难是伴随着我们的探索之路的,每一个新领域的开辟都要有先行者为我们探路。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20年,到现在都是航天人引以为戒的事情,但这是一种进步。

因为他们的不惧牺牲,因为他们的勇敢探索,我们才能了解如此多更神秘的事情。

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只是茫茫宇宙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个体。

也许未来我们也会飞到外太空去,去感受那浩瀚的星海。

但那个时候我们一定是安全的,并且不会有人因为这种本可以避免的事情而发生意外。

总结

航天事业将是我们在未来也会不断坚持的事情,对太空的好奇将指引我们获得的更多。

也许以后的我们可能会降落在其它的星球,也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发现其它的生命,这都是我们的动力。

但是我们也必须在哥伦比亚号事件里面得到启发,那就是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遇到问题、发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及时解决,不能因为自己觉得不重要,就将他人的生命当做儿戏。

现在各个国家还在用火箭的方式进入外太空,这也是最安全最简单的方式。

相信未来会有更超前的工具帮助我们完成梦想,不过这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并且不畏艰难的持续奋斗。

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待哥伦比亚号事件的呢?你觉得未来的航天事业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航天员   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   有去无回   宇航员   美国   航天   泡沫   事故   飞机   事情   原因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