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科举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在阅读此文章之前,感谢您点个“关注”,既能有很好的体验,还能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关注!

前言:

说起科举制,每个读过初中的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大家对它多多少少有些认识。这是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人才选拔的方式。

科举出现

招揽天下英才为我所用,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头等大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把“任人唯才”“野无遗才”作为时代要求。但制度化的探索,首推汉代察举制。察举制又分诏举和常举。

诏举是皇帝下诏,命令朝廷和地方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才;常举是定期选拔,由各州举荐“秀才”(又叫“茂才”),由各郡举荐“孝廉”(指孝子和廉吏)。茂才可以直接担任县令;孝廉要先任郎官,然后做县令。后来,为了防止孝廉一字不识,设置了学问考试科目。

到了东汉末期,由于请托盛行,察举制逐渐丧失了人才选拔功能,被讥讽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问题当然要改。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建议,推出了“九品中正制”。运作方式是:国家在州郡设立中正官员,按照家世门第、道德才能,把人才分成九个品级,六品以上为中、上品,可以入仕。

不久,中正官被世族门阀把持,入仕标准简化成了只看门第出身,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窘境。世族子弟就算是块木头,也能平步青云,20岁就能担任郎官;寒门子弟就算是文曲星下凡,也没有出头之日,30岁才能从办事员干起。南梁的吴均,是公认的大才子,先是“待诏著作”,后来替梁武帝编写《通史》,就因为不是世族子弟,一辈子没能实现当官梦。一手好牌,就这样被乱世小朝廷打了个稀巴烂。

在大混乱中上台的隋文帝杨坚,果断向腐朽的人才制度开刀,以科举制替代了九品中正制。开皇七年(587年),他下令开设志行修谨科、清平干济科,诏令五品以上的京官推选人才。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杨广正式设立进士科,允许天下士子参加“试策”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入仕标准。简单地说,察举制是看德性取人,九品中正制是看出身取人,科举制是看试卷取人。

一千四百年来,杨广一直背着“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骂名。显然,他被后代史家严重脸谱化了。实际上,杨广天赋极高,敏慧好学,富有想象力,喜欢大手笔,绝对没有史书中写的那么不堪,他所开创的科举制、开凿的大运河、完善的三省六部制、营建的东都洛阳,虽然耗尽了隋朝的精血,却也成为后来的大一统帝国享用不尽的资源。

唐朝接过了科举取士的接力棒,实行了州郡“解试”和朝廷“省试”两级考试制度。按说,这是一个比前朝更加规范的人才选拔制度。唐朝在科举制的庄严宫殿里,开了一个后门,允许权贵公卿向知贡举(主考官)推荐录取人选,这个做法史称“公荐”。每到开科之年,往往尚未开考,录取名单和名次就预定好了,科举考试变成了走过场。有两个例子为证。

一个是诗人王维。他写过一首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岐王李范,是王维到长安赶考时遇到的贵人。为能金榜题名,经岐王牵线,王维认识了又一位贵人——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见到公主,王维奉上自己的诗,又现场弹了一曲琵琶,一举征服了酷爱音乐的公主。经公主推荐,王维高中状元,做了太乐丞。

另一个是诗人杜牧。杜牧托太学博士吴武陵,带着《阿房宫赋》找到了知贡举——礼部侍郎崔郾。崔郾看完赋,大加赞赏。吴博士趁机要求把杜牧录为状元。崔郾摇摇头:“不瞒你说,状元已经许给他人了。”吴博士不死心:“第三名总可以吧?” 崔郾回答:“只能是第五名。”后来,有人反映杜牧人品不好,反对把第五名给杜牧,崔郾没好气地回应反对者:“我已经答应了吴君,杜牧即使是杀猪的和卖酒的,都须给他第五名。”

这种名为“公荐”,实为“请托”的恶习,一进宋朝,就被彻底禁止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下诏设置了殿试,从知贡举手中收回了取士之权。

宋朝科举

宋朝科举考试,有常科、特科两大类。常科,指贡举中的进士科、九经科、五经科、开元礼科、三史科、三礼科、三传科、学究科、明法科、明经科、明字科和武举。特科,指制科、童子科、博学宏词科等。其中,常科是主要科举形式,常科又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其他各科应举和登科人数较少。常科实行三级考试制度,每三年一次。

第一级是由各州府举行的发解试,秋天举行,所以又叫“秋贡”“秋闱”。考生除了国子监下属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等学生外,还有各州县官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学生。通过的叫解士,第一名叫解元。北宋初年全国应考人数在10万左右,每次下达解额几千人;北宋末年应考人数达到40万,每次下达解额一万多人。

同时举行“别头试”,就是把与考官和本州郡官员沾亲带故的考生,安排在另外的考场,由没有亲嫌关系的别试官主持考试。这一做法,类似于今天的回避考试。

第二级是尚书省礼部主持的考试,简称“省试”。鞭影匆匆,驿马长鸣。上万名从发解试中成功突围的士子,从接到通知之日起,就顶着秋霜、冬雪,从全国各地汇聚京城,第二年春天(一月下旬或二月上旬)参加省试,因此省试又被称为“春试”“春闱”。省试实际上就决定了考生的命运——是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考中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北宋末期贡士录取比例为十比一,南宋录取比例为十六比一。

最高一级是皇帝主持的殿试,时间是省试发榜后的一个月,即三、四月。宋朝初年,殿试要刷掉一批人。从嘉祐二年(1057)开始,殿试不再淘汰,只是排定一二三甲的名次。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北宋第一名叫状元,二、三名叫榜眼,南宋才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他科入选者叫各科及第。殿试通过的,都称“天子门生”。

如果三级考试都是第一,就叫“连中三元”。宣布进士名单时,皇帝和群臣都会行注目礼。状元及新科进士从皇宫走向街头时,京城往往万人空巷,达官贵人和富商豪门会蜂拥而至,纷纷从中挑选女婿。欧阳修,就是在这时被一位高官选为女婿的。

宋太祖当政时期,进士科和各科录取人数很少。开宝六年(973年)首次实行殿试,参加的贡士有233人,最终127人合格,赐进士或他科及第。十万士子挤独木桥,最终登科比例接近千分之一,实属凤毛麟角。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匡义扩招,录取进士109人,他科207人,另有191人“赐及第”,取士人数达到创纪录的507人,从而宣告了一个科举取士时代的到来。据统计,两宋三百年,登科的士子超过10万人,是唐和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元代的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

问题来了,录取名额如此巨大,难保没有官员请托或考生作弊吧?我们的担心,也是朝廷的担心。在防止官员请托和考生作弊上,朝廷煞费苦心,手段用尽。首先,推行了“锁院制”,这是防官员“请托”的。主持考试的权知贡举、权同知贡举、参详官、点校试卷官、监察御史等一旦定下来,须在省试之前50天左右进入贡院,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食宿全在贡院以内。

其次是“封弥制”,这是防考生和考官联手作弊的。就是把考卷上的考生姓名、年甲、乡贯等个人信息密封,编上字号,又叫“糊名考校”。这样一来,考官在评卷时,不知道考生是何人,就算想作弊,也无从下手。

几轮考试下来,朝廷发现,“封弥制”并不能杜绝作弊,因为考官可以通过辨认笔迹或暗记,认出请托的考生。宋真宗时期,朝廷出台了“誊录制”,就是把每一份试卷,由书吏用红笔抄录成副本,然后送考官评卷。此法一出,作弊者就傻眼了。但麻烦也大了,那么多试卷,得雇佣多少书吏去抄呀?看来,为了与作弊斗争,朝廷根本不计成本。

至于答卷评定,则采用“三级考校制”。第一步是初评,由初评官评定等次。第二步是复评,将初评意见封好,送复考官定等次。第三步由编排官根据初评、复评意见确定等次,如果初评、复评意见一致,就据此定级;如果意见不同,就送另一位考官评卷,采用意见重合的等次。假如三次评卷都不同,就采用最接近三评的等次。

为了保证寒门子弟都能应考,宋太祖下令,西川、山南、荆湖的解士进京考试,可以凭“公券”免费入住官驿、使用驿马。各州县还设立了贡士庄、贡士库,每三年向本地贫困解士发放一次补助。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受益者当然是朝中无贵人、胸中有才学的寒门学子。

“庆历新政”的三位推手——宰相杜衍、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右正言欧阳修都出自寒门。杜衍少年时代投靠改嫁的母亲,受到继父冷落,被迫以帮人抄书为生。范仲淹随母亲从江南改嫁到山东朱家,曾用名朱说,少年时代在山寺读书,以稀粥为食。欧阳修幼年丧父,家里穷得买不起纸笔,只好用荻草在地上练习写字。

宝祐四年(1256年),南宋录取了601名进士,其中平民出身的417名。《宋史》中列传的北宋人物,出身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取士不问家世”成为宋代一大标志。可以说,是科举制创造了开放性的士人政府、流动性的平民社会和理性化的士大夫时代。

丰富的考试内容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范进中举》,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因此,一提起科举考试,大家往往联想到“八股文”和书呆子。但宋代的科举制,不仅有严密的考试程序,而且有丰富的考试内容。

先来看进士科。省试的必考科目为诗赋、经义、论、策。其中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礼记》墨义十条。诗赋,目的是考察文学才情与审美能力,唐代重“诗赋”,所以出了一批著名诗人;宋代重“经义”与“策”“论”,所以出了一批散文大家。经义,是从儒家经书中抽出一句话,请考生阐释其中蕴含的义理,相当于今天的论述题;试论,类似于命题作文,要求考生评论经史上的某个典故或历史人物。

嘉祐二年(1057年)的论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典出《尚书》孔安国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试策,类似于申论,主考官就时务提出具体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所以又称“策问”,考生的回答叫“对策”。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任开封府试官,他针对熙宁变法出现的君相专制独断苗头,出的策问题目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帖经,是将经典原文的前、后句子裁去,只露出中间的一两句或一两行,要求应试者将裁去的句子填写出来,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墨义,要求应试者答出多条经义的内容,相当于今天的默写题。应付这类考题,只能死记硬背。庆历新政中,为了突出对道德品行和实际能力的考察,先考策,再考论,三考诗赋,取消了考记忆能力的帖经和墨义。王安石变法中,干脆把诗赋也砍掉了。

进士科好比是选通用型人才,其他各科则是选专业型人才。拿许遵应考的明法科来说,需要考律令40条,《论语》《尔雅》《孝经》各20条,内容涵盖法律文化、法律制度、法律条文、法律实践四个方面,可谓今天律师资格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结合版。

九经科,考唐朝定下的九部儒家经典;五经科,考汉朝确定的五部儒家经典;开元礼科,考唐朝修纂的一部大型礼书,属于实用“礼学”专科考试;三礼科,考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属于礼学理论专科考试;三史科,考《史记》《汉书》与《后汉书》《三国志》,属于历史专科考试。

三传科,考《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经部史书专门考试;明经科,考三经,也就是大经(《礼记》《春秋左氏传》)、中经(《毛诗》《周礼》《仪礼》)、小经(《周易》《尚书》《谷梁传》《公羊传》),属于经书统考;明字科,是字学专科考试。

常科中的武举,又叫“右科”。三年一次,分比试、解试、省试、殿试四级,一般是先考骑马射箭,再考对策、“武经七书”墨义。以对策的成绩定去留——决定是否录取,以骑射的成绩定高下——决定录取名次。殿试每次录取30人,依照名次分别赐武举及第、武举出身。

制科,又称大科、贤良,不是定期考试,皇帝下诏才举行,由皇帝亲自出题,是含金量最高的考试。制科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等十科。士子参加,要经地方官审查;官员参加,要经公卿举荐。先进行秘阁考试,考六道论题,每篇论要写3000字以上,还要将3000字的古文译成6000字以上的白话,难度可想而知。

合格者进入皇帝主持的御试。御试成绩分五等,前两等属于虚设,第三等与进士科第一名相当,授予京官官阶。两宋三百年,只进行过22次制科考试,成功通过的只有41人,进入第三等的共4人,苏轼是第一人。以上考试内容,足以检验出考生的真才实学,遴选出治国理政的能臣。

遗憾的是,从明代开始,答题必须模仿古人的语气,严禁议论时事政治和自由发挥,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一律采用八股文,所以科举取士又被称为“八股取士”,以至于选拔出来的官员多是书呆子,对军事、财政、水利、边塞漠不关心,应付不了复杂的政务,导致科举制无辜受累。

参考文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中华书局2004年版。

李尚英《科举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东晋〕葛洪《抱朴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科举   士子   中正   世族   殿试   等次   下品   寒门   进士   上品   考官   朝廷   考生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