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猫传奇”-隋文帝杨坚的那些奇葩外戚们(番外)

《血色开皇》正传写作突然没灵感了,把手上的《隋书》哗啦哗啦一通乱翻,偶然翻到了一些比较搞笑有趣的故事,分享出来,就当清空一下脑袋、重启一下思路吧。

看《隋书》也有不少日子了,杨坚这个人给我的印像一直不是很鲜明,他既不像高欢那么侠骨热血、意气飞扬,也不像宇文泰那么端凝雄浑、气势如山,他给我的主观感觉就是——阴冷、深沉、刻薄、偏狭,总之,是个比较无趣的人。

所以我在塑造杨坚人物形象时写得比较憋屈,远没有写高欢、宇文泰时酣畅淋漓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走进杨坚的内心吧。

不过他的外戚倒是挺有趣的,可以冲淡一点阴暗的氛围,今天就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所谓外戚,就是皇帝的母族和妻族。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外戚阵营先后为我们贡献了田蚡、卫青、霍光、王莽等一大票名人,中国最后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外戚,应该就是金庸先生写过的福康安福大帅吧。

而我《敕勒悲歌》里的高肇、《关陇长风》里的段韶、斛律光,也都可以归入这个阵营。

而隋文帝杨坚的外戚相对上面这些大人物,简直寒酸得拿不出手,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不足。

先来看杨坚的母族。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个经历很坎坷,阅历很丰富的男人,生于内蒙,流落于河北,又辗转到了山东,具体事迹详见我的《敕勒悲歌》合集。

在泰山脚下,男大当婚的杨忠遇上了女大当嫁的农家女子吕苦桃,两人一见钟情,结为连理。

此后,杨忠到了南梁,又跟着陈庆之北伐打进洛阳。陈庆之兵败,杨忠被尔朱荣俘虏,又回归了北魏。再然后跟随孝武西迁去了关中,跟着独孤信去了荆州,又再次投奔南梁。

宇文泰建立西魏,杨忠随独孤信回到关中,这才安定下来。此后一心一意为宇文大老板打工,名列西魏开国十二大将军之一,最后干到了柱国、随国公的高位,六十一岁去世。

关于杨忠的生平,史书记载是比较详细的,但是对他的结发妻子吕苦桃女士,记载就非常少了。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亡北齐后,当时身为柱国、随国公的杨坚拜托山东的地方官员寻访自己母亲的亲戚,但吕氏不过是当地一户最底层的农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早已不知去向。

高祖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之后,求访不知所在。——《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当然,这可能也跟杨坚当时地位不够高,官员没怎么当回事有关。

但是后来杨坚篡夺北周江山,摇身一变成了大隋的开国皇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毕竟一个柱国交待的事情,可办可不办,可以认真办,也可以应付了事。但皇帝的事情那就是非常严肃的政治任务了。

很快,济南的地方官就上书,说有一个名叫吕永吉的农民声称,自己有个失散多年的姑姑就叫吕苦桃,正是太祖皇帝杨忠的妻子。

杨坚出于谨慎考虑,命地方官严格勘验,也不知道是DNA检测还是滴血认亲,反正最后认定,他的确是母亲吕苦桃的外甥。

开皇初,济南郡上言,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为杨忠妻,勘验知是舅子。——《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这下好了,通过吕永吉口述,杨坚才知道自己的外公名叫吕双周,外婆姓姚。

杨坚立即追赠自己的外公吕双周为上柱国、太尉、齐郡公,封这个表兄弟吕永吉为上党太守。

不过吕永吉一介农民,大字不识,才能平庸,根本没有履职能力。干了几年太守后,也不知道是主动还是被动,就去官回家,而且不知所终了,奇不奇葩?

授上党郡太守,性识庸劣,职务不理。后去官,不知所终。——《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但吕永吉还有一个堂叔名叫吕道贵,从辈分上说,那就是杨坚的舅舅了。

俗话说舅舅最大、娘舅最亲,杨坚就把吕道贵请到长安,亲自接见,而且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没想到吕道贵只是一个粗鄙无知的农民,见皇帝外甥流泪,不但无动于衷,反而在朝堂上大呼小叫:“杨坚呀!你肯定是我们吕家的种呀!长得太像我苦桃姐了!”

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言词鄙陋。上见之悲泣,略无戚容,连呼高祖名,云:“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看着这个赵本山一样的舅老爷,满朝文武无不偷笑,把杨坚尴尬得不行。

此后吕道贵又多次触犯忌讳,农民嘛,哪里懂那些规矩礼数。

杨坚哭笑不得,只好把他丢给心腹重臣高熲,叫他把这位舅舅好吃好喝地供养起来,但不允许他跟其他朝臣接触,免得丢脸。

数犯忌讳,动致违忤,上甚耽之。乃命高颎厚加供给,不许接对朝士。——《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也可能是吕道贵散漫惯了,根本不服管束,高熲对他无计可施,只好向杨坚诉苦:“陛下,您这位舅舅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我真管不了呀!”

杨坚与高熲相顾茫然,只好叹息道:“本来还想倾情演绎一出共享天伦的感情戏,没想到演成了滑稽戏,算了,还是让他回去吧!”

就封吕道贵为济南太守,立即赴任,而且不准他再入朝觐见,看来也是被这个农民舅舅折腾得够呛。

出为济南太守,令即之任,断其入朝。——《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不过在京城见过世面的吕永贵回到济南可就不安分了,见人就吹自己的皇帝外甥,整天出入乡里,东游西逛,排场大得不得了。

当地官员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叫苦不迭。

后来吕道贵老死在家中,子孙也默默无闻,就此淹没在历史之中。

道贵还郡,高自崇重,每与人言,自称皇舅。数将仪卫出入闾里,官民苦之。终于家,子孙无闻。——《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这就是杨坚唯二的母族人物,堪称两朵一言难尽的奇葩。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考证,说杨忠、杨坚的弘农杨氏出身,是大富大贵之后自己附会的,有些人不信。

其实从吕苦桃女士的堂兄和堂侄来看,陈寅恪先生的论断是很有道理的。

弘农杨氏作为当世一流士族,族中子弟娶的要么就是其他世家大族的女子,如杨素娶的荥阳郑氏;要么就是皇族公主,如杨愔连娶了高欢的两个女儿。

如果杨忠真的是弘农杨氏出身,怎么可能娶如此寒微的农家女为妻呢?这种事放在今天都要犯嘀咕,更别提士族地位最鼎盛的魏晋南北朝了。

本人无意于鼓吹门当户对的观念,也对杨忠、吕苦桃相濡以沫、纯朴坚贞的爱情持肯定态度,但我们还是要多做事实判断,少做价值判断。

毕竟,该不该是一回事,而是不是又是另一回事。

说完了杨坚这两位对不起观众的母族,再来看看他的妻族。

与母亲的出身寒微,拿不出手相比,杨坚的老婆就相当拿得出手了。

他的老婆就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著名的美男子,一代名将独孤信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后世多称其为大隋文献皇后。

关于独孤信的故事,《敕勒悲歌》和《关陇长风》合集里有详细记载。关于独孤伽罗,也有专门的一篇《千古贤后、渣男天敌——独孤伽罗》,这里就不赘述了。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受不了大丞相高欢的霸凌,西逃长安去投奔宇文泰。独孤信忠于朝廷,毅然抛妻弃子,单骑追去了关中。

在关中独孤信又娶了两位妻子。

一位郭氏夫人,堪称“英雄母亲”,一口气为独孤信生下了独孤善、独孤穆、独孤藏、独孤顺、独孤陀、独孤整六个儿子,以及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和大唐高祖李渊的老妈这两个女儿;

另一位崔氏夫人则走的是“精品路线”,只生了一个女儿,便是独孤伽罗。

信入关后,复娶二妻,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顺、陀、整,崔氏生献皇后。——《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但是,独孤信在入关前,其实早就有一个儿子,名字叫独孤罗。

由于独孤信在西魏名声显赫,在对东魏的作战中屡立大功,独孤罗可就倒了大霉,被当政治犯关入监狱,成了高欢的阶下之囚。

不过高欢这人心肠一向不是很硬,当然也可能是想着以此为筹码招降独孤信,就没有杀掉独孤罗。

后来北周建立,独孤信被宇文护所杀,东魏见独孤罗失去了利用价值,就将他释放,任他自生自灭。

独孤罗孑然一身,凄凄惶惶,漂泊去了中山国(今河北石家庄、保定一带)。

为什么去这里呢?因为北魏的独孤氏以中山国为郡望,当地姓独孤的比较多,没准能碰到好心的亲戚,可以接济一把。

果然,就在独孤罗衣食无着、饥寒交迫之时,北齐名将独孤永业发现了他,立即跟他结对帮扶,为他买田买房,送给他牛羊牲畜以及启动资金,帮助独孤罗活了下来。

齐将独孤永业以宗族之故,见而哀之,为买田宅,遗以资畜。——《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其实呢,我觉得独孤永业之所以救济独孤罗,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跟独孤信多次交锋,惺惺相惜,英雄重英雄吧?

而且,独孤永业也不是真的姓独孤,他本姓刘,只是母亲改嫁到独孤氏,所以改姓独孤。

独孤永业,字世基。本姓刘,中山人,母改适独孤氏,永业为独孤家养,遂从其姓。——《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但是话说回来,北魏时南下洛阳的鲜卑人全部改了汉姓,独孤氏统一改为刘氏,所以独孤永业的生父或祖上原本也有可能就姓独孤,这就谁都说不清了。

后来北周灭亡北齐,杨坚出任定州(今河北保定定州)总管,妻子独孤伽罗还是很重情义的一个人,她知道父亲原来在东魏还有一个儿子,也就是自己素未谋面的哥哥,就让杨坚派人去找,结果很快便找到了。

这说明在当时,只要是世家大族出身,不管如何潦倒落魄,混得有多惨,在当地终究是有一定社会名望的,只有杨坚的妈妈吕苦桃女士那种最底层的农民出身,才会完全不为人所知。

独孤罗与杨坚夫妻相见,抱头痛哭,场面极为感人。

齐亡,高祖为定州总管,献皇后遣人寻罗,得之,相见悲不自胜,侍御者皆泣。——《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北周武帝宇文邕听说找到了独孤信的长子,也觉得他作为功臣之后沦落民间,非常可怜,就封他为安郡(今安徽黄山休宁)太守,不过独孤罗身体不太好,没有赴任。

但是独孤罗那一大票同父异母的弟弟对他却没有好感,觉得他出身贫寒,经常轻视侮辱他,根本不把他看做是哥哥。

不过独孤罗却是一个很忠厚本分的人,从不跟这些骄横跋扈的弟弟们争执长短,总是一个人默默忍受,这种品行反而赢得了独孤伽罗的敬重。

诸弟见罗少贫贱,每轻侮之,不以兄礼。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后来杨坚建隋称帝,对岳父独孤信大加追封,什么“太师、上柱国、冀定十州刺史、赵国公”等,礼遇极为隆重。

按照制度,官职不能传承,但爵位是可以传承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赵国公”这个爵位谁来继承?

独孤罗的弟弟们一致认为,独孤罗的母亲死在北齐,没有得到过北周的册封,独孤罗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爵位,众人吵吵嚷嚷,独孤罗却一言不发。

杨坚见舅子们意见大得很,就来问妻子独孤伽罗,独孤伽罗斩钉截铁地说:“独孤罗是我父亲的嫡长子,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疑。”

诸弟以罗母没齐,无夫人号,不当承袭。上问后,曰:“罗诚嫡长,不可诬。”于是袭爵赵国公。——《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从常理来说,独孤伽罗是跟独孤罗这些弟弟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的,感情上会更偏向一点,但她能毫不迟疑地主张让独孤罗承袭爵位,也说明她的确是一个尊重事实、理智公平、是非观念很强的人。

不过这也为她惹来了一桩麻烦,具体情况后文再讲。

总之,独孤罗承袭了赵国公爵位,而独孤善则封为河内郡公、独孤穆封为金泉县公、独孤藏封为武平县公,独孤陀封为武喜县公,独孤整封为千牛备身。

独孤罗后来先后出任过左卫将军、凉州总管、上柱国、左武卫大将军等职,虽然没有很突出的功绩,但胜在勤恳踏实,也多次得到杨坚的嘉奖和赏赐。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又封这位舅舅为蜀国公。不久,独孤罗病逝,时年六十五岁。

独孤罗有五个儿子,长子名叫独孤开远。

因为是杨广的表弟,很早就担任了正三品的左千牛卫大将军,就是《神探狄仁杰》里面李元芳的角色,也难怪李元芳经常挂在嘴上显摆。

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杨广,独孤开远和独孤信的干孙子独孤盛奋力抵抗,保护杨广,结果独孤盛被杀,独孤开远力竭被擒。不过宇文化及没有杀他,将他释放。

后来大唐建立,独孤罗的五个儿子因为姨妈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都得到了重用,也都混得还不错。

下面来说说发生在独孤伽罗身上的一桩奇案。

有一年,独孤皇后生了一场怪病,感到身体和心脏异常疼痛,而且特别恐惧。

御医百般诊断,用尽各种先进仪器,什么B超C超EF超,什么核磁共振X光,却始终无法确诊是什么病。

与此同时,宰相、越国公杨素的妻子,也就是前文说过的那个泼妇郑氏也病了,而且跟独孤皇后的症状一模一样。

杨坚见御医束手无策,勃然大怒,痛斥庸医无能、医疗腐败,浪费国家那么多医疗投入,却连病因都找不到!

一个御医灵光一现,脱口而出:“陛下,我觉得这很像猫妖的症状呀!”

猫妖,亦称猫鬼、猫蛊,是巫蛊术中的一种。

故老相传,猫死之后,会和人一样变成鬼,施术者可以控制猫鬼去杀人。

而且与一般的巫术相比,猫鬼术还有一个附加功能,就是可以使被害者的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堪称快意恩仇、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这门法术传到日本后,被岛国友人发扬光大,不仅可以用猫施法,还可以将濒死之人炼成鬼灵,就是日本文化里很流行的——式神,而施法者也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头衔——阴阳师。

现在中国的很多初、高中少男少女对这玩意很感兴趣,却不知道这其实不过是咱们中国文化出口转内销而已。

扯远了,说回故事里来。

猫妖术在中国源远流长,发源极早,但最鼎盛的时期就在隋朝!

杨坚原本也经常听人说起妖猫之术,但他向来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并不当回事。如今听闻自己媳妇是中了这门邪术,这才紧张起来。

他虽然对猫妖术一窍不通,但他有超越常人的敏锐性,他的思考方向是——皇后和杨素的老婆郑氏同时患病,这里面有什么联系?

很快,杨坚就把握到一个重点,皇后和郑氏有一个共同的交集,那就是岳父独孤信的第六子——独孤陀。

独孤陀是独孤伽罗同父异母的弟弟,而独孤陀的妻子又是杨素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个关系稍微有一点绕,大家可以闭上眼睛默默想一想。

而且,杨坚以前就听说,独孤陀妻子的母亲就是妖猫术的高手,只不过因为不信,也就一笑置之了。

其妻母先事猫鬼,上微闻不信,会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疾,召医者视之,曰:“此猫鬼疾也。”——《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不过这只是推理,并不是证据,杨坚就叫独孤陀的三哥独孤穆去当面询问,结果独孤陀撇得一干二净,拒不承认。

杨坚索性亲自出马,单独接见独孤陀,亲口盘问,但独孤陀依旧矢口否认。

不过杨坚这人眼光最毒,看人极准,可能就在独孤陀的神态表情中发现了可疑端倪。

不过毕竟还是没有真凭实据,又不好对他刑讯逼供,杨坚就命心腹重臣高颎、苏威和大理寺第一破案高手杨远组成秘密调查组,侦查此事。

同时为了避免独孤陀干扰办案,将他外放去当迁州(今四川达州宣汉)刺史。

果然,独孤陀一走,案情很快就有了重大突破。

杨远锁定了独孤陀府中一个名叫徐阿尼的婢女,对她重点盘问,这个婢女心理防线被突破,就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来。

原来,徐阿尼是独孤陀丈母娘的贴身侍女,久而久之也学会了妖猫之术。

有一次,独孤陀命家人去买酒,独孤陀的妻子杨氏却说:“家里没钱了,还买什么酒?”

独孤陀就对徐阿尼说:“让你的妖猫去越国公家,把他的钱转到我们家来!”徐阿尼就依命施法,果然见效。

陀尝素酒,其妻曰:“无钱可酤。”陀因谓阿尼曰:“令猫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钱。” 阿尼咒之,猫鬼向素家。——《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估计是因为看不惯嫂子郑氏的泼妇作风,独孤陀两口子就把妖猫术瞄准了她。

后来,正好又发生了前文说的独孤诸子争夺赵国公爵位的事,独孤皇后主张让独孤罗袭爵,独孤陀就对姐姐产生了怨恨之心,干脆又让徐阿尼把施法目标指向了皇后姐姐,于是独孤伽罗就也中了招。

高颎、苏威、杨远听得寒毛直竖,遍体生寒,但仍觉匪夷所思、将信将疑,杨远就命徐阿尼在门下省外召唤妖猫。

当夜子时,徐阿尼在门下省外放了一盆香喷喷的肉粥,一边用调羹敲盆,一边念念有词:“小可耐,快回来,不要住在宫里了。”

连续念了很多遍,突然就脸色发青,在地上迅速移动,仿佛被人拖曳一般!

半晌才恢复原状,起身对杨远说:“大人,妖猫已经回来了。”

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色正青,若被牵曳,云猫鬼已至。——《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于是真相大白,杨坚将此事公诸朝堂,让群臣讨论。礼部尚书牛弘进言:“妖术由人而兴,杀施法之人,妖术自然破解!”

杨坚于是下旨,将独孤陀夫妻抓回长安,准备赐死。

独孤陀的七弟独孤整上书为独孤陀求情,加上独孤皇后也在病中为弟弟绝食求情,杨坚就将独孤陀免职为民,其妻杨氏逼令出家。

奇怪的是,这个徐阿尼反而在史书中没有了记载,我想十之八九是作为背锅侠被处死了。

此后,杨坚下令,诛杀全国所有擅长妖猫术的人,在大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邪教运动。

其实,从我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的角度出发,是绝不相信什么妖猫之术的,我总觉得这里面似乎蕴含着什么被掩盖起来的阴谋斗争,只是通过这种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有兴趣的朋友大可发挥想象,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

其实,当代日本作家梦枕貘就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写出了《沙门空海·大唐鬼宴》这部小说,不仅融合了日本悬疑推理技巧,而且展现了中日文化的血脉交融。

后来,陈凯歌导演筹资十亿,花了六年的时间,将这部小说拍成了电影,就是2017年在国内上映的《妖猫传》。

这部电影赋予了妖猫这一民间神话全新的现代人文内涵,思想非常深邃,而且情节曲折烧脑,是一部极为优秀的作品,就是不太容易看懂。

不过其中壮丽宏大的场面,华美绝伦的布景,杨玉环、李白、安禄山等人的精彩再现,真的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大唐的繁盛与辉煌。

好了,杨坚的外戚故事就讲完了,正传还是没有头绪,好烦恼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外戚   永吉   太守   关中   西魏   北周   奇葩   列传   皇后   宇文   妻子   传奇   杨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