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到底有没有用?美国专家:长城把欧洲害惨了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正经的烧杯

编辑|正经的烧杯

«——【·前言·】——»

中国的文化绵延了数千年之久,留下了数不过来的古迹、文化、遗址,数千年沉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所在。

长城更是诸多文化遗迹中的佼佼者,因长度绵延数十万里,长城又被称为“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历经数百年,直到明朝,长城仍然被修筑和使用。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一直都是国人的骄傲,很多外地游客去北京必去的景点之一必定会有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绝不是浪得虚名。

但却有美国专家提出了所谓的“长城害惨了欧洲”言论,长城和欧洲从地图上看远隔山脉和海峡,为什么要说长城害惨了欧洲呢?

美国专家又是站在什么角度思考过后才会认为长城害惨了欧洲呢?首先,我们可以先从长城的发展脉络和发展历史来看。

«——【·长城的价值·】——»

长城无论是对建筑学、美学、历史学、古文物学还是旅游学、经济学、文化学,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长城的建筑技艺,建筑学者可以窥见老祖宗的建筑智慧,在仅凭人力的条件下能修建出如此宏伟的建筑奇观,能从中学到一点皮毛都很有价值。站在长城的高处俯瞰,我们可以与林鸟同游,与天空对话,欣赏大自然与景观和谐共处的美。

长城的一砖一木,一石一阶在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洗礼后,更显出自身厚重的历史感和博容万物的美感。研究长城,还能通过修筑的地势、状态、形状分析出当时的历史情况,长城为丰富我国的历史史实提供了一幅冗长的无字画卷。

长城的修筑还带动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因为长城处于边境,又需要时时修护,长城的驻兵很多都在当地安家定居,这也促进了边境的繁荣发展。

长城每年要接待600万人次左右的游客,几乎每个去长城的游客都对长城叹为观止,惊叹于长城的地势之险,景观之奇,长城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长城是历史的瑰宝,是国人的骄傲,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门面担当,是中华文明的展现,是历史长河沉淀下的美好风景。

«——【·长城建造的历史·】——»

长城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把视角拉回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国与国的界限并不明显,时常会有吞并现象。

战国时期的强国、大国又热衷于侵吞小国来壮大自己的国力,因此为了划分国与国的界限,同时也为了时刻关注国家边境线,提防邻国的袭扰。

各国纷纷在国家边境线建起了很多烽火台,各个烽火台之间又用墙、城、垛相连成“长城”,看守烽火台的士兵可以通过这些通道相互串联、援助。

另一方面,那时候的北方游牧民族属于蛮夷之地,而且喜欢南下抢夺粮食、财产、细软,而且擅长骑马,烧杀抢掠后就跑,行踪难寻,对农业破坏性很大。长城的建造就像一堵横亘在国土外围的坚实城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游牧民族南下抢夺物资的马蹄步伐。

这就是最早时期为什么修筑长城的原因,一是提防国家之间的吞并,二是对抗游牧民族的袭扰。后来战国国家间纷争的历史结束了,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秦始皇接手了“长城”修造这一攻略任务,将之前各国的“长城”沟通起来。

当时,秦一直被匈奴侵扰,在蒙恬率兵击退匈奴后,为了防止匈奴卷土重来,始皇帝下令在黄河流域,取险峻地势修筑长城。为此,秦不惜大兴土木,有名的故事就有孟姜女哭长城,抽调了全国近六百万劳动力服徭役去修筑长城,这远远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当时的条件可想而知,没有现在的挖掘机,运输车,仅仅依靠徒步、人工作业,成吨的石料、木料被人背着、担着往数百米、数千米的高空运。

而修筑长城的地带又多悬崖峭壁,服役者仅仅只能依靠简单的运输工具将巨石运上山脊、山坡,发生危险也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很多服役者大都有去无回。这不禁让人感叹一句,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

但不可否认,秦对长城的修筑起到了开辟性的作用,长城不再是之前杂乱无序的状态,真正被整合起来构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对抗外敌的一条夯实防线。

秦以后,历代统治者都陆陆续续对长城进行了加固和修建,长城可以说是融合了数朝数代劳动人们的建造技艺和工艺智慧的结晶。

不夸张的说,长城是国人的骄傲,是中国的门面担当之一,但我们的骄傲却被指责是建立在“损害了西方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这就像是一巴掌狠狠的打在了我们的脸上,但事实真的如此么?

«——【·长城建造时期的欧洲为什么无法统一·】——»

巴菲尔德在研究中国长城时曾表示,中国的长城,从某个角度上来看,害惨了欧洲。

他认为长城的修筑使得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放弃了向南的侵略,转而向西侵略了当时的欧洲大陆,不仅迫害了欧洲的国家土地安全,还阻碍了欧洲的统一。

当时的欧洲,地表破碎,统一的步伐本来就很艰难,又被北方游牧民族西征屡屡侵犯,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国家长时间无法统一。

但西方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无法统一的原因是要从多方面考虑的。历史的步伐大体总是相似的,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一年以后,欧洲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宣告欧洲也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

自475年以后一直到16世纪这段漫长的时光里,西欧一直没能出现一个封建国家来实现真正的统一,此时的中国,已经进行到了君权集中的阶段。

从秦始皇创立秦朝开始,他所开展的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都在促进着整个国家的大一统,统一文字、语言、车轨、度量衡、货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百姓依托耕作种植休养生息,农耕文明意味着百姓更希望国家能和平、统一、稳定,可以说统一国土是举国上下共同的愿望。

从秦到后面的汉朝、唐朝等等朝代,统治者都统一了文化思想,从秦的法学到汉的儒学再到唐的道学,学术界也从思想方面渲染“一家”的思想观。从秦开始,各国各民族的“壁”就在一直被打破,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反观同时期的西欧,并没有出现像秦皇一般的“千古一帝”从各个方面或强硬、或铁血促进国家、民族的融合。欧洲地形复杂,岛屿很多,这样的天然地形条件催生出了独有的属于欧洲的城邦文明,国王、领主蜗居在城堡中,轻易不会外出。

而且西方人口很少,甚至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为了扩张市场倾销工业产品,西欧的工业新兴国都没有进行统一,直接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单单从地缘条件来看,西欧完成统一的道路道阻且长,甚至是不被内部国家所赞同的,比起统一,他们更喜欢分开发展。不同于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各国的侵占扩张,比起扩张自己的领土,城堡里的国王更热衷于缩在城堡中现世安稳,确保自己的安全。

西欧地区的文明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少,从希腊文明到罗马文明再到基督文明,文明是随着地域的繁荣而兴盛变化的,依托地域的文明很难让人们有认同感。

西欧的宗教文化一直很兴盛,甚至一度凌驾于君权之上,虽然一开始宗教文化也带有地域性的特点,但随着航海扩张,传教士四处传教。宗教文化跨越了地域之后,宗教领袖实际的掌控权是比国王的掌控范围要大的,自然不会让西欧的国家出现统一分走自己的权力。

直到现在西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字都没有做到统一,几十个国家语言就有几十种,文字也有几十种,种种因素都是阻拦西欧统一的“拦路虎”。

分析对比之后,不难得出西欧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都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局,“中国建造长城”对此的影响极低。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可以达成统一吗·】——»

这位西方学者在“长城危害西方”时提到因为游牧民族的侵袭,内忧外患交织的情况下,西方各国疲于作战,所以无暇去统一西欧。这种说法本身就经不起推敲,因为邻村拉了铁丝网,所以自己被偷家了,责任还要推给邻村的铁丝网么?

西方国家不应该将过错推到“长城”身上,甚至从某个侧面来看,安逸的环境是不会造就英雄的,英雄出生于危机之中。历史的长河中,多少史实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只有自身的实力过硬,才能赢得想要的一切。

以史为鉴,可以明是非,任何人都不应该将谴责的目光投向他人,审人莫若审己,只有抱有清醒的认知才能变好变强。历史只是我们反思的一面镜子,我们不应该将目光一直沉浸在过去,更要着眼未来,致力于国家的富强和世界的繁荣。

«——【·走进新时代的展望·】——»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逐步实现利益共同体是国际间的共识,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决不允许别有心机的人破坏世界的和平与进步。我国一直秉承着和平、友好的态度与西欧来往,与邻国来往,与国际沟通,我国绝不做有违世界稳定的事,也不会轻易听信有心人的挑拨。

我国一直坚定地尊重和保护长城,并欢迎国际游客抱着欣赏、游玩、鉴赏等一切美好的愿景来长城游玩。但是,对待长城的恶意揣测,我们会坚决地予以反击,长城是全国人民的骄傲,不应该去背莫须有的锅,对于诬陷,我们要说“不”。

我们希望长城不仅是一道景观,更能成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宝库,为人们传递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底蕴之美。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尊重和保护长城,让它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的殿堂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长城   欧洲   法统   西欧   游牧民族   美国   中国   时期   中国长城   专家   国家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