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庆陵,后世眼里的“完美皇帝”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人人基本都知道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他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幼帝柴宗训的皇位。不少影视作品对赵匡胤和宋朝都有不少描述,但对他的老领导柴荣知道的人并不多,赵匡胤的成就应该归功于柴荣的英年早逝,柴荣如果能多活十年,也许就没有赵匡胤和宋朝了。

陵后村


庆陵

柴荣的庆陵位于新郑市郭店镇陵后村陵,庆陵封土原高20米,周长105米,明朝初年曾对陵墓有过修整,修起了陵门和陵墙,古柏参天。这座陵在民国初年基本被毁。周世宗的陵墓如今的墓冢高达十米。周长约几十米,东西侧分别被房屋和麦田蚕食,看不到任何陵墙陵门的遗迹,封土长满杂草,周围松树围绕。

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庆陵

柴荣生性谨厚,帮助其姑父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而柴氏无子,便收养其大舅哥柴守礼的第三子柴荣作为儿子, 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经商,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练就武艺,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著作。后弃商从戎。

庆陵

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刘知远建立后汉,郭威作为后汉皇帝刘知远的亲信,慢慢地从一个小兵升到了将军,辅佐后汉的皇帝。在姑父的影响下,柴荣进入了军队,跟随者姑父南征北战。随着郭威军队实力的增强,后来的汉隐帝(刘知远次子)非常忌惮,想方设法要灭掉郭威,后汉乾佑三年(950年),郭威和柴荣留居京都开封的亲属全被汉隐帝诛杀,郭威和柴荣幸免于难,但是郭威的家人,包括妇孺都没能幸免。随后,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后周。

五代十国

柴荣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镇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太原郡侯。广顺三年(公元953年)三月,加封晋王并出任开封尹。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丙子,以晋王柴荣判内外兵马事。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壬辰,周太祖驾崩,太祖膝下无子,晋王柴荣按遗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柴荣接受的并不是一个太平王朝,后周所处的位置也比较尴尬,北边有北汉和强大的契丹,南面有南唐后蜀,可谓处境艰难。

庆陵文保碑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世祖刘崇乘后周国丧之际,率领三万精兵,联合辽国骑兵万余人南犯后周边城潞州。血气方刚的后周世宗柴荣不顾众臣的劝阻,亲率大军御驾亲征,最终在高平之战中大败北汉和辽国的联军,刘崇丢弃大量辎重狼狈北逃。这一年的五月柴荣又乘胜追击包围北汉国都太原城,由于粮饷不继和连日大雨,柴荣被迫于六月班师回朝。此战巩固了柴荣的地位,他趁胜整饬军纪。樊爱能、何徽等70多名将士因临阵脱逃悉数斩杀,同时对作战有功的李重进、赵匡胤等将士给予重赏。册封卫国夫人符氏为皇后。

庆陵神道

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提出历史上著名的三个十年计划。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柴荣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军队中,挑选精兵强将重组禁军,要求“凡兵务精不务多。”通过整顿,禁卫军成为一支威震邻国无比强大的军队。赵匡胤升为殿前都虞侯,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挥使。在政治上,柴荣不看出身,广纳人才,尤其重视对地方官吏的任选。他虚心纳谏,要求群臣献治国策,提拔了范质为宰相,将科举落榜的魏仁浦认命为枢密使。后来又规定,科举考试取消资历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应征考试。在经济上,减轻税赋,取消“课户”和“俸户”,把官吏编入州县户籍。鼓励逃走的农户回乡定居,开荒种田,同时遣散老弱残兵,分给他们田地,用来发展农业。柴荣对水利极其重视,他下令整修黄河堤坝,疏通汴河,发动民众兴修水利。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典籍、历法整理工作,在礼乐、书史等方面进行改革。经过柴荣改革整顿,后周国力逐渐提升,中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他采纳了比部郎中王朴《平边策》的建议,制定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方案。柴荣首先西征后蜀,收复了秦州、凤州、阶州和成州,免除了这四州除“夏秋两税”之外的全部苛捐杂税,顺应了民心。同年,柴荣御驾南征,率领周军进入南唐,从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到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后周世宗分三次亲征南唐,南唐作为十国中的头号强国,先打服南唐对其他诸国具有重大的震慑作用。三征南唐,战绩一次比一次好,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柴荣尽得南唐的江北、淮南十四州。南唐皇帝李璟派出使臣向柴荣求和,两国达成协议,划江为界。李璟去掉帝号,称“江南国主”。南唐作为当时南方诸国中的头号强国,被后周三次南征打得如此狼狈,无形之中极大地震慑了南方其他大小割据势力,为他之后的北伐扫清了后顾之忧。

显德六年三月(公元959年),柴荣带领军队北上,剑指辽国,收取后晋时期被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顺利拿下了宁州、溢津关,仅用四十二天,又成功收复了三处关隘,拿下三个州府,共十七县。

显德六年五月(公元959年),就在柴荣准备强攻幽州的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一天晚上,他突然病倒了,卧床不起。在群臣的劝说之下,柴荣只得停下脚步,下令陈思让守雄州,韩令坤守霸州,自己率领部分军队返回了开封。六月,柴荣病危,柴荣首先让枢密使魏仁浦兼宰相,同时让宰相王溥、范质兼知枢密院事,武将韩通、张永德兼宰相,赵匡胤从低级军官提升为殿前都点检。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共谋国事保儿子的帝位。六月十九日,柴荣在开封万岁殿驾崩,在位六年,年仅三十九岁,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将皇位传给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后周恭帝。

可惜天不假年,五代十国最励精图治的君主柴荣在三十九岁的盛年去世,未完成“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大业,遗憾终生。


周世宗庆陵现存冢高10米,周长105米。明朝初年建有正方形陵园,四周建砖墙,边长200米。大门朝南,院内有甬道,宽3米,长80米,直达墓前。陵墓四周植柏树,墓前置有方形祭坛,祭坛附近碑石林立。民国年间,军阀混战,陵园被毁,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陵园之内的不少碑文都遭到了袭击,2001年11月11日,新郑市政府重修了庆陵。

01年重修碑记






一个皇帝去世后还能让后世30多位皇帝都去祭拜,这种现象在两千年里皇帝是绝无仅有的,明清皇帝总共在柴荣墓前立过48块祭文碑,目前还存33块石碑,周围还有不少残碑遗石。





清乾隆御制碑文碑


明正正德御制碑文碑。


明成化御制碑文碑。


明天顺御制碑文碑。


明宣德御制碑文碑,现有石碑里年份最早一块,宣德元年。


清光绪御制碑文碑,年份最近得一块,光绪元年,资料显示有一块宣统御制碑,但现场没找到。


明万历御制碑文碑。


清雍正御制碑文碑。


明嘉靖御制碑文碑。


明弘治御制碑文碑。

柴荣溘然长逝,留下孤儿寡母,后继之君柴宗训年幼,公元960年后周都校点赵匡胤发动兵变,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大宋,取代后周政权。纵观历朝历代皇帝几乎没人能像周世宗柴荣这样做的尽善尽美,百姓爱戴,朝廷拥护,史学界给予高度评价,朱元璋曾说:“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者也”。史书对柴荣也很认可,《旧五代史》评价说:“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新五代史》评价其曰:“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顺陵

柴荣的三十年之约最终未能实现,时不予人柴荣只有六年皇帝生涯,也许真的让柴荣得到了三十年的时间,历史也不知如何发展,英年早逝或许是柴荣的幸运,柴荣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历史学家指责,在史学中没有留下骂名的皇帝,今天的我们回头看这段历史,只能为柴荣的壮志未酬扼腕叹息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后周   新郑   皇帝   黄袍加身   后汉   南唐   碑文   河南   宰相   元年   后世   公元   军队   眼里   完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