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乱入城,大乱避乡,浩劫入野”:中国古代的战乱避祸观

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战争和冲突是人类经常遭遇的问题。战争和冲突带来的影响是极其严重和毁灭性的。

尤其是中国古代,军事冲突和战争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为了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中国古代普遍持有一种战乱避祸观。

首先理解中国古代的战乱避祸观,就得明白“小乱入城,大乱避乡,浩劫入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形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灾难。

小规模的战乱会使城市变得混乱,大规模的战乱甚至会迫使人们逃离家园,而最终的结果是毁灭性的,波及田野和自然环境。

一、小乱入城

中国古代的战乱频繁发生,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人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方法避免战乱的波及,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避祸思想。


“小乱入城”,是指发生小规模的战乱或者暴乱时,人们会选择进入城市躲避。

因为古代的城市都是用厚厚的城墙围起来的,城市也称为城池,有驻兵在四面八方的城墙上驻扎坚守,方便守城。

有的城池固若金汤,又借助地理优势,易守难攻,所以城市本来就具有日常生活和军事防卫两种属性。

城市相对于乡村来说,有着更多的资源和保障,安全系数也更高。

而且每个城市都有固定的粮仓,即便围困在城池中,也能靠已有的粮仓果腹。

在古代,城市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原本就有较强的吸引力,加之能够提供安全的空间。

因此,人们把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寄托在城市上。

二、大乱避乡
“大乱避乡”,则是指大规模的战乱或自然灾害袭击时,人们会离开家园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因为在两方争夺之战中,城池往往代表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交战必定要占领对方的城池营地,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烧杀抢掠。

战场上刀剑无眼,如果还待在城里就只能任人宰割,尤其有些敌军无异于草莽,手段相当残忍。

古代的百姓虽然重视家庭和土地,但在生命安全与家园存在冲突时,大多会优先选择自身安危而非物质利益。

一座城池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领地,能够容纳的市民也是有限的,城市的粮仓容量有限,正常运转的物资有限,如果在大战之中。

不论是百姓还是敌寇进入城池后,人口严重超标,在长期没有稳定物资输入时,人群便会出现骚乱。

战事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没有充足的食物和衣物,即便在城里也会出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作为普通人不是变为流民就是沦为乞丐。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当然不能继续待在城里了,许多人会选择进入小乡村,离开被战火肆虐的家园。

毕竟乡镇没有那么多敌人,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波动,每一户都有围栏,独立成户,各家有自己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

三、浩劫入野
“浩劫入野”,则是指当整个国家或地区发生大规模灾难时,比如战争、洪水、饥荒等等,人们会选择逃到较为偏远,不易被波及的地方。

这种避难措施一般要求离开城市、远离人烟、寻找自然的避难所。

当出现灭门之灾时,即便是逃到乡村也会被通缉,最后还是被抓去关起来,丢了性命。

唯一的办法便是跑到山林里面,没有人的地方,吃野味喝露水活下来。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战火与灾难的波及,而且可以帮助人们重建信仰和文化,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想当年抗日战争时,我方人数太少,军队被冲散,只能采取游击的形式对付日本鬼子。

杨靖宇当年一人歼灭上千日寇,就是在山林里挖野菜吃树皮咬棉絮坚持下来的。

虽然最后杨靖宇还是被日军杀害,但如果他没有刚毅的品质,没有选择在山林这种险恶的环境中,恐怕日军先进的武器会更快击倒他。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一些道教或佛教方面的避难思想,例如“依山栖谷,地藏菩萨法”,即利用自然地理环境进行避难。

比如在南方的山区,人们常常选择在山坳或山洞中隐居,借助山水之灵来保护自身与家园。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避祸思想非常细腻、实用,适应不同灾难情形下的具体情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与依存。

同时,这些思想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生命与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人们在面对不可预知的灾难时保持乐观与创造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浩劫   战乱   中国古代   粮仓   城池   灾难   古代   战争   城市   家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