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雄信两次突袭李世民,尉迟敬德只救了一次,他真打不过单雄信?

#头条创作挑战赛#“榆窠草,榆窠草,点点斑斑如血扫。借问当时何事因?尉迟一战征旗倒。世充兵将魂魄飞,杀入重围保大小。至今此血尚犹存,不见英雄空懊恼。”

宋贤所作《榆窠词》,唱的就是尉迟敬德从单雄信长枪之下救出秦王李世民的故事。

宋贤是不是那位天启二年(1622)进士、湖广巡按,笔者一直存疑:这首词见于《隋唐两朝志传》,而该《传》的作者据说是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是元末明初张士诚的谋士,他肯定不能把二百年多后文人的诗词载入自己的作品。

或者宋贤另有其人,或者《隋唐两朝志传》并非罗贯中所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尉迟敬德在榆窠勇救秦王李世民,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均有记载,唐朝开国名将、褒国公段志玄的后代段成式写了一本《酉阳杂俎》,其中也记载了尉迟敬德拉断单雄信长枪的故事。

尉迟敬德确实是救过李世民,两唐书的记载基本一致,但是却又令人疑惑:同为《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和《新唐书·列传第十四》都说是尉迟敬德“横刺雄信坠马”,但是《旧唐书·列传第三》和《新唐书·列传第九》又说是徐世勣(李勣)阻止单雄信击杀李世民。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是煌煌正史,绝不会像清人修《明史》那样编出张献忠杀人六万万的荒唐笑话,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猜测了:单雄信是不是两次差点击杀李世民?

这样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尉迟敬德救李世民那次是在榆窠狩猎时,徐世勣救李世民那次,是在洛阳攻城战中。

在新旧两唐书中,都同样说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猎于榆窠,王世充亲率数万主力部队实施包围,其部下骁将单雄信带领骑兵最先冲到,李世民的弓箭在近战中发挥不了威力,于是尉迟敬德从旁边偷袭,这才把单雄信捅下马去,有史料说就是刺伤了单雄信的战马,而单雄信毫发无伤。

脱险后的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跑回大营带着更多兵马又把王世充反包围,混战一场,生擒敌将陈智略和六千排槊兵,战后李世民赏给尉迟敬德一小筐金银,但李渊似乎对这一仗不太满意,并没有给尉迟敬德加官进爵,所以在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敬德还只是从第四品下、无爵位的秦王府左二副护军,也就是李世民秦王府保安大队某个中队的副队长(左右护军各六,护军正第四品下,相当于十二个中队长,二十四个副中队长,为秦王世民和齐王元吉两府特有,参见《旧唐书·卷四十二·志第二十二·职官一》)。

王世充没在榆窠围歼出猎的李世民,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和六千精兵,我们看两唐书《太宗本纪》,就会发现这场战斗发生在武德三年九月,地点是在邙山,也就是在邙山之战中,从宇文化及部下归附瓦岗李密,后又被王世充收纳的大将陈智略被唐军俘获。

徐世勣从单雄信枪下就李世民,这是武德四年二月的事情:“太宗围东都,又进屯青城宫(洛阳宫苑之一),营垒未立,兵才接,太宗以骑冲之,挺身先进,贼众殊死战,散而复合者数焉。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在武德四年的洛阳攻坚战中,尉迟敬德似乎表现不佳,所以没有受封任何爵位,秦琼和程咬金则因为战功卓著都得到重奖:“世充平,秦琼进封翼国公,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程知节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

破王世充后,秦琼和程咬金同时受封开国公,而尉迟敬德很不幸,他虽然也是屡立战功,还救过李世民的命,但直到消灭徐圆朗,才因“累有战功”而“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连最低的男爵爵位都没捞着。

秦琼在受封翼国公之前,就已经攒足了战功,策勋十二转而受封上柱国,其中有一桩功劳,就是从尉迟敬德身上捞到的:“从征于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最居多。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又从破宋金刚于介休。录前后勋,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授上柱国。”

秦琼和程咬金在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就已受封从一品开国公,而尉迟敬德只是没爵位的从四品下副护军。

唐朝官制,四品开始正从品级又分上下阶,从四品下,在四品中属于第四等,也就是全部品级的第十阶,秦琼程咬金的从一品属于第二阶,跟郡王平级,仅低于世民元吉那样的正一品亲王。

尉迟敬德是有功不赏,还是功不足以封爵,这个问题估计只有李渊和李世民清楚:如果尉迟敬德功劳足够,世民是一定要替他请封的。

尉迟敬德没有封爵,就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怀疑:他所有的功勋,是不是因为李世民第二次遇险而他没有出现,结果被李渊一气之下一笔勾销了?

通过尉迟敬德的悲催,我们又想到了单雄信的悲剧:他明明在洛阳城外饶过秦王李世民一命,李世民为什么不投桃报李,放单雄信一条生路?

实事求是地说,李渊和李世民都是雄才伟略、胸襟宽阔之主,他们能免去王世充的死罪,为何一定要杀跟随王世充一起投降的单雄信?

古人讲究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杀降不详,单雄信绝非首恶,又已经投降,李渊和李世民一定要取他性命,这就值得读者诸君细细思量了:是不是在唐营诸将中,除了秦琼之外,没有人是单雄信的对手,连尉迟敬德也不行?

明君也好,昏君也罢,在驾驭臣下的时候,都讲究个制约与平衡,如果单雄信真是无人可敌,那么李家父子杀他也就可以理解了,尤其是徐世勣哭着要拿自己的全部功劳和官爵换单雄信性命,更可能起了反作用:徐世勣当时已经赐姓李,他为了单雄信肯舍弃一切,自然也是要归还赐姓,继续姓徐,这在当时是很容易引起误解的。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我们不知道单雄信和尉迟敬德公平交手谁能赢,也不知道李渊李世民必杀单雄信是不是杀鸡儆猴敲打徐世勣,于是就只能进行这样的猜测了:徐世勣刚被窦建德俘获后变节又逃归,李渊没收回他的赐姓和封爵就已经够宽大了,他替单雄信求情,肯定是面子不够大,如果备受李家父子尊敬且战功卓著的秦琼开口,单雄信是否会有一线生机?

翻遍唐朝史料,都找不到秦琼营救单雄信的片言只字,而演义小说又不能完全相信,这就成了需要读者诸君解答的一个千年谜题:单雄信被李世民无情斩杀,是因为尉迟敬德也打不过他,还是李家父子忌惮徐世勣和单雄信联起手来无法控制?如果秦琼肯拿出上柱国、翼国公的勋、爵来交换,李渊和李世民好意思驳他的面子吗?如果秦琼出面就能救下单雄信,他为何一直保持沉默?莫非单雄信被斩之时,秦琼和程咬金都不在他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秦王   首恶   武德   洛阳   爵位   战功   列传   功劳   唐朝   父子   单雄   李世民   尉迟敬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