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广东十虎”的武功有多厉害?1854年7月5日陈开在佛山叛乱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上“广东十虎”的武功有多厉害?1854年7月5日:广东省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发动叛乱行动。

陈开是佛山人,是广东天地会的领袖。

他是一个水手,由于佛山民风尚武,陈开从小也学习了三拳两脚,有一定的武功。

成年以后,他加入反清复明的天地会,联络了很多练武的好汉,在1854年发动了反清起义。

陈开的起义军,一度将两广总督叶名琛包围的广州城内。

在叶名琛的求援下,香港总督包令和英海军提督赐德派遣兵船装载武器、粮食增援清军。

陈开的起义军虽然擅长冷兵器格斗,遇到洋枪大炮仍然不是对手,坚持了几个月后被击败。陈开率领余部逃到广西后,被清军追击歼灭,时间是1861年。

陈开的起义军能够在满清和英国联合围剿下,坚持整整7年,算是很了不起。

那么,为什么陈开能够在佛山一呼百应,还能建立强悍的起义军呢?

同广东以及佛山民风尚武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往往会些拳脚功夫,敢打敢拼,是起义军的优秀兵源。

我们看看同一时期,著名的“广东十虎”。

历史上“广东十虎”的武功有多厉害?

广东十虎是一个电视剧,准确说是香港电视剧。

改革开放之前的香港,有8成老百姓都是广东后裔,流行广东文化。

在香港宣传的很多古代名人,在大陆的名气却有限,只是地方的名人而已。

大家都知道的黄飞鸿,当年在佛山的名气是有限的。

佛山这个地方,可不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确实是武术盛行的地方。

明清时代,佛山经济繁荣,人民富足,可惜面积狭小,地势平坦,非常不利于防御。

佛山地处广州西南部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必经之路。一旦军队开战,佛山就首当其冲,平时土匪、海盗也会来骚扰。更重要的是,明清朝代都在广州驻扎大量军队,佛山则只有少量驻军,主要依靠地方民团乡勇自卫。民团乡勇主要是依靠地方豪绅、归乡官僚组织管理,他们会邀请有名的武师来训练士兵,慢慢形成了学武的风气。电影中的黄飞鸿就是民团总教头,在当地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而佛山颇为富裕,全国各地的武师纷纷来开馆授徒。要知道,清代原则上是不允许民间习武的,想要在广州开办武馆就很困难。好在佛山不是省城,这里管理较为松懈,武馆才能多如牛毛。

到了清朝咸丰年间,佛山大小武馆林立,习武者有数万人。有意思的是,习武绝对不是穷人混饭吃的手段,很多富家子弟也痴迷练武。

叶问本来是佛山一个商人家庭的少爷,从小就酷爱练武。为了让叶问学好武艺,家里不惜重金聘请著名武师陈华顺、吴仲素等人教授咏春拳。

像叶问这样学武,花费是非常大的。咏春拳很讲究实战,平时需要师傅一对一长时间的对抗训练,等于是今天的单人私教,需要花费大量学费。当时练拳的富家公子很多,叶问也不稀奇。

清末时佛山武术达到空前繁荣,习武人数之多,水平之高,在当时南方可谓无出其右,成为南派武术的中兴之地。

武师太多,黄飞鸿在当年没有太多名气,仅仅是一个教授武功同时开跌打医馆的武师。

黄飞鸿有个徒弟猪肉荣,大名叫做林世荣,大体就是《叶问2》洪金宝的角色。

林世荣是黑社会分子,在佛山杀了人后被迫逃到香港避难。他在这里打天下,开设武馆广招门徒,成为香港武术界的头面人物。

林世荣为了扬名立威,在很长一段时间宣扬师父黄飞鸿的丰功伟绩,不乏演绎了很多故事。

从50年代开始,香港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广播都有大量关于黄飞鸿的内容,这样才出名了。

我们再回来说说广东十虎。

他们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

十虎中,大家都知道的人物应该就是黄麒英和苏灿。

黄麒英

黄麒英是黄飞鸿的父亲,本来是走江湖卖艺的武师。

黄麒英是有真才实学的,曾经在镇粤将军所部兵技击教练。当年军队教练的收入不高,无法养活全家。后来黄麒英辞职开馆收徒,也教授儿子黄飞鸿一些家传武功。

黄麒英擅长虎鹤双形拳,也就是电影《武状元苏乞儿》僧格林沁和苏灿使用过的拳术。

对于黄麒英的记载很多都是演绎,主要出自黄飞鸿徒子徒孙的说法。

很多人说黄麒英的师傅叫做陆阿采,是南少林的高手。

今天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压根就不存在南少林这种东西,也就不存在什么南少林的高手。

王隐林

其余的九虎,多是当时有名气的武师。

王隐林是清末的肇庆的一个僧人,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擅长南拳的僧人,学会了南拳之一的白鹤拳。

痴迷于拳术的王隐林后来还俗为普通人,在广州开设武馆,收了很多徒弟,比较有名的就有七人。

他的徒子徒孙中,也有人在香港开宗立派,就是后来有名气的白鹤派。

不过,香港白鹤派的实战能力是存疑的。

在1954年,白鹤拳手陈克夫曾经和太极拳手有过一次公开对决。双方的拳法都毫无章法,接近于王八拳。以这两人的身手,即便遇到同级别的泰拳手,恐怕难以支持10秒8秒。

黄澄可

黄澄可是个苦力,从乡下来省城卖力气为生。

他的身体强壮又灵活,是天生练武的好材料。

他在县城遇到优秀武师的指导,一说黄麒英也曾指导过他的拳术。

所谓身大力不亏,黄澄可经过多年磨炼,成为很厉害的拳师,还开宗立派九龙拳。

九龙拳的招数非常简单,没有什么花拳绣腿,是简单实用的搏斗手段。

一般认为,从无名小卒到著名武师,黄澄可是有真功夫的,也是通过无数场打斗切磋成长起来的武师。

苏黑虎

苏黑虎就不同,一说他曾去嵩山少林寺学艺6年,学会了一些拳术和棍术。

苏黑虎在24岁学艺成功以后,一直在家乡务农,业余教授附近村民学武。

鸦片战争爆发后,重灾区广东的农民生活艰难。只有几亩薄田的苏黑虎,无奈之下去省城广州打天下,开办了武馆。

苏黑虎教授的是正宗少林拳术,名气很大,弟子众多。

由于门户问题,苏黑虎不便于未经少林寺允许公开教拳,后来创立了自己的门派,专门教授黑虎十形拳。

苏黑虎武艺高超,难得是人品也不错,为人讲义气,还能见义勇为,深受广州人尊敬。

周泰

广东十虎其余几个人也基本都是这样,是一个门派的掌门人,只是没有上面几个人的名气那么大。

以周泰为例,他是湛江人,是祖传的武术世家,会家传武功周家拳。

而周家拳是不外传的,只能本家族成员学习。

而周泰年轻好武,经常找人切磋,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

在周家拳的基础上,他又学会了很多实用武术。

周泰是聪明人,将这些实战性很厉害的武术,融入了祖传的周家拳,创造了一套叫做软棉掌的拳术。

软棉掌很有特点,平时可以用来强身健体,活动筋骨,延年益寿。它却不是广播体操,在实战中有一定威力,可以用来自卫。

一种说法是,软绵掌就是周家拳,只是家族不允许外传,周泰才被迫进行了变通。

苏灿

最后再说苏灿吧。

苏灿就是电影里面的苏察哈尔灿,真实人物没有那么夸张。

苏灿是蒙古出生的旗人,八旗子弟,世代由国家供养,生活相当安逸。

苏灿的父亲是个性格软弱之人,只知道吃喝玩乐,遇事退让,家人经常被欺负。

从小看到父亲不能保护家人,苏灿形成了反叛强悍的性格。为了不被别人欺负,苏灿就去主动欺负别人。

他是蒙古后裔,身材粗壮,有祖传的摔跤功夫。家里颇为富裕,苏灿曾拜了几个师傅,学了一身好武艺。

少年时期,苏灿仗着一身武功,经常同人打架,十打九赢,成为广州一个有名的混混。

本性善良的苏灿主要同流氓打架,不会骚扰老百姓,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么打架,迟早会出事。

一次打斗中,苏灿将一个流氓打成重伤。这个流氓也是有背景的,苏灿随即入狱,家里被迫赔偿了巨款因此破败。父亲郁闷之下病死,亲人四散讨生活去了。

出狱后的苏灿身无分文,只能流落江湖,四处游荡,一度以行乞为生,被称为苏乞儿。

苏灿习惯了富裕生活,根本不能接受此时的处境。他非常潦倒,宁可不吃饭也要喝酒。由于他身材粗壮,又是光混,一般人不敢得罪,酒店经常让他白吃白喝。苏灿经常喝酒到烂醉,随后借着酒劲打拳。久而久之,他就练成一手醉拳。醉拳是一种模拟醉汉动作的拳术,以跌扑滚翻,脚步多变为宗旨,让敌人难以捉摸,不好招架。

醉拳早在明清就有流传,主要是一种套路,用于强身健体。

苏灿将醉拳变成了一种,很厉害的攻击型拳术。

苏灿还是很潦倒,流浪到湖南长沙,才遇到以前的2个老友。老友劝他不可自暴自弃,趁着年轻还可以重整旗鼓。

在朋友劝告和资助下,苏灿放弃流浪生活,回到老家开设武馆,由此成为一代宗师。

其实广东十虎的时代,武术已经并不重要,只是强身健体的手段。

很多人不知道,清末时代清军装备了不少火器。18世纪早期,清军中火绳枪配比是40%左右。到了乾隆年间,西征准格尔时鸟枪兵占到60%。

以广东为例,鸦片战争爆发之前,鸟枪兵50%,炮兵10%,刀牌兵10%,弓箭兵30%。

看看,使用火绳枪的广东士兵就有一半以上了。而武艺再高,打仗的时候也是挡不住一发子弹的。

电影中,几个小流氓拿着手枪,就追的黄飞鸿到处躲藏。黄飞鸿也明白,他的武功再厉害,也抵挡不住十三姨手中的手枪。

本文最初提到的陈开起义军,开始是利用冷兵器将清军杀得落花流水。随后陈开发现火器的威力,不是武功和大刀长矛可以相比的,也想方设法搞到枪炮。

只是清军可以从列强手中买到洋枪大炮,陈开则没有这种条件,最终被清政府剿灭。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武功   佛山   广东   武师   拳术   醉拳   武馆   起义军   叛乱   香港   武术   厉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