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到底是个什么官,为何会人人忌惮

一说“侦探”,好像大家会想到日本的高中生侦探柯南,和英国的杰出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别忘了,我们也是有很多侦探的,例如家喻户晓的狄仁杰。狄仁杰的断案能力时至今日也为人称道,甚至有不少以狄仁杰为主要人物的影视表演,前几年还流行过网络热梗“元芳,你怎么看?”。

不过,其实如果你多注意一点的话,就会发现狄仁杰在办案过程中,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对他恭敬有加,但是按官职品阶来看不过正三品,因何让官吏们如此忌惮呢?

一、“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什么官职?

如果想最简单的理解,那就等同宰相,《新唐书·狄仁杰传》里面写了狄仁杰曾“拜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里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此职即被视为宰相,所以也被称为“狄阁老”。

详细一点的话那就是这样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这一头衔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用的,据《唐六典》、《唐会要》和两《唐书》的加载,武则天建立武周初期,其官员制度还是沿用了唐高宗的旧制,即以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最高领导者(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并为宰相,宰相们集中办公的地方叫政事堂,他们的会议作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

《新唐书》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要事,其任重也。”但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皇帝既要放权给宰相办事,又不能把权力给得太多以防宰相坐大危机统治,所以唐朝皇帝又拉上其他官员一同参与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则使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

武则天早在称帝前就以皇太后的身份总揽朝政大权,对一些头衔做了修改。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中书令为内史,侍中为纳言,左右仆射为左右相,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同凤阁鸾台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三省的最高领导者官从正三品,“同凤阁鸾台三品”中的“同三品”就是为了表现这些除三省长官外,参与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与三省长官享有同等权力、地位和待遇

由此可见狄仁杰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也难怪同为正三品的刺史(《新唐书.百官志》载,“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职同牧尹。”)遇到狄仁杰也得恭敬的尊称一声“阁老”,毕竟和权限高至管理全国事宜的实权宰相相比,负责地方监察的刺史官职还是小了不少。

二、狄仁杰的重要功绩

1、公正断案

唐高宗李治时期,狄仁杰时任大理丞,刚正不阿,一年内高效率、高质量判决大量积压案件,共牵涉1.7万人,无一人喊冤,名声大噪。

他的公正不只在于自己严守律法,还在于敢犯颜直谏。《旧唐书》载,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左监门中侍郎范怀义误砍了皇帝祖坟的柏树,唐高宗李治气极,让狄仁杰审理此案判二人死刑。但是依据唐律,二人的罪行只够免除职责,狄仁杰如实上报,显然李治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狄仁杰无视高宗的愤怒,只陈述律法要求和案件结果,高宗气得要把狄仁杰赶出去。

狄仁杰说“犯颜直谏自古就是一件难事,但臣不这么认为。如果面对桀、纣这样的君王确实难,但是如果是尧、舜就会容易很多,而今庆幸臣遇到了明君,不怕谏言而死。现在皇上非杀了这二人,那法律还有什么权威性呢?百姓又该如何用法律规范行为呢?百姓又该如何看待因为砍了一棵树就斩杀两位将军的皇上呢?”一番思量下,李治怒火渐熄,权善才、范怀义得以活命。

狄仁杰任命侍御史期间,巧媚逢迎、恃宠估权的官员都被狄仁杰毫不留情纠劾,其中也包包括李治的宠臣王本立,李治本想包庇王本立,又遭到狄仁杰阻拦和劝说,王本立被顺利定罪,朝廷上下无不佩服。

2、举贤荐能

现在我们常用“桃李满天下”去形容一位老师培养的人才、学生众多,这一词在狄仁杰身上同样适用。

武则天称帝后,狄仁杰也备受重用和赏识,官至宰相后更是担得起一句“中流砥柱”,但狄仁杰深知,要想管理好一个国家单靠一两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需要众多贤才的努力。如对大唐政治格局起了重要作用的张柬之,清廉官员桓彦范、姚崇、敬晖、袁恕己等都是狄仁杰向武则天引荐的,桓彦范、姚崇等人后来是唐代的中兴名臣,姚崇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宰相。

还有契丹入境侵扰,武周兵败致使大量军将被捕,朝廷一时间无人可用,狄仁杰提议免除李楷固、骆务整死罪,领兵抗敌,武则天采纳他的想法,后来二人果然立下了战功,庆功宴上武则天亲自给狄仁杰敬酒,夸赞他知人善用。

3、破除迷信

660年,皇帝李显与皇后武则天共游汾阳宫,让狄仁杰负责此行行宫布置和沿途事宜等工作。按照实际路线,皇帝一行要途经妒女祠,相传是春秋人物介子推的妹妹,此女嫉妒心极强,如果有华服女子经过就会迎来雷电风雹攻击,官员怕惊了皇后凤驾,准备修一条避开妒女祠的驰道,狄仁杰极力反对,“天子之行,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辟邪?”这才避免一场兴师动众的徭役。

688年,狄仁杰任江南道巡抚大使,当地的百姓讲迷信,建了不少淫祠,官吏借着百姓的迷信心理大收建祠钱财,《新唐书》载,狄仁杰“奏毁一千七百所,惟留夏禹、吴太伯、季扎、伍员四祠。”

久视元年(700年)九月,狄仁杰病故,享年70岁。武后闻讯痛哭,叹说“朝堂空矣!”,废朝三日以示哀悼。此后,武后要是遇到了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总是难免感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犯颜直谏   堂会   刺史   政事   宰相   门下   官职   侦探   官员   皇帝   狄仁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