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死后,川军将领争权,刘文辉表态后,众人连哭丧都真诚了许多

刘湘 图片来自网络

1938年1月20日,第7战区司令长官,陆军2级上将刘湘病逝于汉口万国医院。

刘湘之死,让蒋氏很是头疼。

自抗战爆发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就连折带废了3名2级上将,让蒋氏既喜且忧。

喜的是,韩复榘、刘湘、宋哲元这三位地方实力派终于不能再给自己添乱了。

忧的是,西北军、川军这近50余万人马如何安抚。

对于韩复榘部的这十余万老西北军,蒋氏不担心。自韩复榘被处决后,第3集团军所属的孙桐萱、曹福林、展书堂等辈皆非雄才大略之人,蒋氏只甩出了几顶官帽就轻松搞定。

对于宋哲元的这十余万老西北军,蒋氏同样也不担心。

一来,张荩忱、冯治安、刘汝明等人皆是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早有抗战杀敌报国之志。

二来,蒋氏大笔一挥,给了29军三个军的扩编番号。为了凸显29军在“七七事变”中的英雄事迹,还特意挑选了59、68、77军这三个数字相加都为14的番号,如此一来,29军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反对他的声音不知不觉的就没了。

三来,即使西北军的老人有什么不同意见,还有萧振瀛这位29军的创始人在中间弥缝。在蒋氏看来,只要冯玉祥不捣乱,29军就不会乱。即使冯玉祥捣乱,只要有萧振瀛在,这个乱也捣不起来。

仅有对川军的安抚工作,蒋氏心里确实没有把握。

其一,刘湘之死疑点太多,尤其是被何应钦吓死说,被戴笠毒死说这两个说法甚嚣尘上,使得川军将领们群情激奋,有为刘湘复仇之心。

其二,川军派系太多,杨森、刘文辉、邓锡侯等人都欲染指刘湘留下来的位置。

其三,刘湘嫡系的将领中,资历相同的将领太多,王瓒绪、王陵基、潘文华,唐式遵等人在理论上都具备继承刘湘的职务。

其四、刘湘的遗孀刘周玉书(刘甫婆)大闹不休,偏要求父死子继,把刘湘的职务交由其未成年的两个儿子继承。

但麻烦归麻烦,可蒋氏认为,要想把川军问题做好,只要把3个人搞定就足够了。

这三个人分别是刘文辉、潘文华和刘甫婆。

作为刘湘的幺爸,刘文辉看似与刘湘之间的矛盾甚大,但其实并非无法调和,二人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川军是固守一隅还是出川争雄。

作为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刘文辉,在川军中拥有一批同样毕业于保定军校的同学支持。虽然在“叔侄相争”中刘文辉败北,退守西康一隅,但在川军中,刘文辉的影响力并不弱于刘湘多少。如果刘湘死后,川军将领公推由刘文辉这位刘湘的幺爸(小叔)来出面执掌川军大权,还真有可能会被大多数人接受。

蒋氏担心的第2个人选就是潘文华。

潘文华 图片来自网络

潘文华是刘湘嫡系中嫡系。

本来,在刘湘准备卸下第23集团军总司令职务,专任第7战区司令长官时,是准备把第23集团军交到潘文华手中的。

可刘湘的另一个亲信唐式遵官迷,在暗地里早就向蒋氏输诚。蒋氏正愁着如何分化第23集团军的将领呢,见唐式遵主动送上门来,就顺水推舟地任命唐式遵为第23集团军总司令。

当时,刘湘还活着,听闻此事后大为恼怒。在刘湘看来,唐式遵想当第23集团军总司令这件事本身没错,毕竟,谁不想升官呢?反正自己这个第23集团军总司令的位置早晚都得让出去。

可唐式遵的作法却让刘湘不齿。按照刘湘的话来说,你既然想当总司令,为何不和我说?偏要去找蒋氏,这不是把川军内部的纷争暴露在蒋氏面前吗?

可潘文华是个识大体的人。他不欲让刘湘为难,又不想让川军内部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就主动退出竞争第23集团军总司令一职。

第3个人就是刘湘的遗孀刘周玉书。

刘湘字甫澄,派系的名称叫做“甫系”,刘周玉书这位未亡人就被川军将领们称为“刘甫婆”。

这位“刘甫婆”可是个难缠的人物。在赶赴武汉奔丧的时候,一见到刘湘遗体上的青紫之色,就放声大哭,“甫澄是被你们害死的啊!”

顿时,在场诸人无不面如土色。

蒋氏也知道,这位“刘甫婆”虽然做盐不咸,可做醋却肯定会酸。如果“刘甫婆”就是无理撒泼的话,川军将领无一人能制得了。

果然,这位“刘甫婆”果然没有对不起蒋氏的重视,一出手就不凡。

她在灵堂大哭见无人理会,又提出了一个令大家瞠目结舌的建议,刘湘的职务应由其长子刘世英继承。可那时候刘世英还不到10岁。

见自己的提议众人还是不予理会,“刘甫婆”干脆就跪在了潘文华面前,声泪俱下的请求:“刘督办是被蒋氏毒死的,希望你们替他复仇啊!”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更是不敢置一词,生怕触了蒋氏的霉头,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潘文华虽然对刘湘之死也有怀疑,可内心存疑可以,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明目张胆的大喊大叫刘湘是被蒋氏毒死的,即使他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接声,只能把“刘甫婆”拉了起来好生劝慰。

1938年2月4日,刘湘的灵柩运抵重庆朝天门码头。2月24日,灵柩运抵成都进行公祭。湘军首领何键受蒋氏的委托担任国府代表致祭。

可还没等何键祭文念完,现场就乱套了,只见“刘甫婆”一身缟素,手拿哭丧棒,牵着两个幼子的手就闯进了灵堂,一边大骂,一边拿着哭丧棒朝着刘湘的几位旧部打去。

范绍增排在队伍后面,首当其冲地就挨了几下。

其实,“刘甫婆”也不是瞎打的,范绍增别看长得憨厚,其实心眼多得很,早就投靠了蒋氏。紧接着,唐式遵、王陵基等人也纷纷挨揍,只有潘文华没事。

“刘甫婆”打了一顿,见仍然无人理睬她,索性就坐在地上放声大哭,“天哪,督办的两个娃儿咋个办吗?”

其实,何键对刘湘的遭遇也是感同身受的。自从他在湘江与长征中的红军血战一场,损兵折将几万人之后,他的地位就已经不保。蒋氏更是在他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把他的部队交给了在暗地里早就投靠了蒋氏的刘建绪。失去了兵权的何键只能灰溜溜地来到重庆,当了一个有职无权的“内政部长”。

而眼前的一幕,和他当初离开部队时的一幕何其相似。只不过,他还活着,而刘湘已经作古而已。

见场面实在不像话,何键只能出面安抚,毕竟,他可是蒋氏派来的代表,如果任由“刘甫婆”这么闹腾下去,不仅自己下不了台,蒋氏的面子也无光不是?

“刘甫婆”等的就是有人理睬。见何键主动搭话,“刘甫婆”顿时来了精神,她一把拉过长子刘世英说道,“督办的长子世英顶他老子,当四川省长,世哲还小起码封个少将。另外,督办的墓要修得像中山陵一样。“

何键一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这怎么行,儿子顶老子,这不是封建社会的世袭吗?”

见何键不答应,“刘甫婆”又倒在地上大哭,“甫澄,你死的好惨啊!我们孤儿寡母该怎么办啊!”

对于“刘甫婆”的胡闹,何键实在是招架不住,赶紧示意其他人来帮忙。大家这才一拥而上,以立即向蒋氏汇报为由才算勉强安抚住了“刘甫婆”。

刘湘的葬礼结束后,另一个重头戏上演了。这就是刘湘“甫系”的继承人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原“甫系”元老们的公推,潘文华拟被推举为“甫系”的继承人。可没想到,这件事被“刘甫婆”知道了。

其实,“刘甫婆”也知道,刘湘生前非常看重的人就是潘文华,刘湘在死前也留有遗嘱,说要让潘文华继承“甫系”。可这一切,在“刘甫婆”的嘴里,都以她不知情为由一概否决,仍然坚持由刘湘长子刘世英继承。

如果“刘甫婆”不闹,潘文华继承人的位置其实是可以坐实的。像唐式遵、王瓒绪、王陵基之流虽然不满,但也不敢犯众怒。

可“刘甫婆”这么一闹,唐式遵、王瓒绪、王陵基感觉到机会来了,既然没有任何一人具有毫无争议继承“甫系”的资格,那么就意味着他们也有资格。于是,围绕着“甫系”继承人问题,川军将领们闹成了一锅粥。

而蒋氏呢,更是喜出望外。如果潘文华成了“甫系”继承人,以潘文华宽厚的为人,识大体的作风,想要分化瓦解川军还需时日。可没想到,想什么就来什么,那位愚蠢的“刘甫婆”屡次三番的搅和,把本来因刘湘之死而感到危机,故而勉强靠拢在一起抱团取暖的川军又给分化了。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就在蒋氏准备动手搅动风云的时候,远在西康的刘文辉赶到了。

上文提到过,刘文辉和刘湘之争其实并不是二人的关系不好,也不是为了权势,而是川军的发展道路之争。

刘文辉的起家其实还是依仗了刘湘之力,二人虽名为叔侄,但其实情同手足。在没有成为混成旅旅长之前,刘文辉在军界的发展都是刘湘一手安排的。即使刘文辉能够当上混成旅旅长,也是刘湘的建议和安排。

因为混成旅旅长这个职位在近现代的军界太特殊了。只要当上了混成旅旅长,就可以独当一面,初步具备参与军阀混战的资格,而不是像其他旅长那样跟随在师长后面亦步亦趋。

近现代时期凡是能够叫得出名号的军阀,无一例外都是在担任混成旅旅长期间积攒了日后发迹的资本。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刘湘应算作刘文辉的恩人。

可后来,二人因为发展的路线问题产生了争议,又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才引发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虽然以刘文辉失败而告终,但刘湘并没有穷追猛打,仍然给刘文辉留了一线之境,保留了几分香火之情。

因此,刘文辉一来,众人瞬间都找到了主心骨。像唐式遵、王瓒绪、王陵基之流更是不敢发话。因为他们都是刘湘的部下,而刘文辉又是刘湘的长辈,他们在刘文辉面前天生就矮半截。况且,刘文辉还不是那些有名无实之人,而是既具有实力,又有能力的西康省省长和一军之长。

对于潘文华来说,只要刘文辉不想独得刘湘所遗的大权,他就一定会支持自己上位,因为刘湘对他的赏识是众多周知的。虽没有托孤之名,但却有托孤之实。

对于“刘甫婆”来说,刘文辉是刘湘的长辈,又是川军中仅次于刘湘的实力派,有这样一位既有地位,又有实力的长辈坐镇,她想要让刘湘的长子刘世英上位的可能就会实现。

可是,刘文辉一开口就镇住了“刘甫婆”的胡搅蛮缠。

刘文辉说的话还是很有水平的:

其一、刘文辉点出,众人推举潘文华为刘湘“甫系”的继承人,“刘甫婆”不仅不应反对,反而要支持。因为潘文华跟随刘湘日久,既忠心耿耿,又为人忠厚,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其二、刘文辉点出,刘湘死后,“刘甫婆”此时应该做的是好好抚养刘湘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而不是处处伸手,处处干涉。

其三、刘世英年龄幼小,哪里能管得住川军中的那些骄兵悍将?如何能够担得起刘湘留下的担子?如果因为刘世英的上位造成川军内部不和,被老蒋钻了空子,使得川军内部四分五裂,还不是会把刘湘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

听完刘文辉的这一顿循循善诱,“刘甫婆”也觉得有道理,对众人推举潘文华为“甫系”继承人一事再无二话。

刘文辉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继承人推举出来了,但大局远远未能定下,还有军权和行政大权不知花落谁家。可毕竟算是了了一件大事,众人的心思多少也算定下来了,对刘湘的丧事也开始重视起来。于是,来哭丧的那些川省大员们哭声也真诚了许多。

“甫系”继承人的事情虽然定下来了,可蒋氏却不乐意了。既然没有达成派员执掌四川的目的,那就来个釜底抽薪。于是,蒋氏下令撤销第7战区。

从资历上来说,潘文华确实没有执掌一个战区的资历。可作为川军的首领,如果第7战区在,那潘文华肯定是要出任这个战区司令长官的。因为第7战区当初就是为川军而设定的。

可第7战区一撤,潘文华还没着急,杨森却着急了。

在川军中,杨森的第20集团军是首批和日军交战的部队,并且在淞沪会战中有不俗表现;要论川军在抗战中哪支部队的战功高,也应该首推杨森的第20集团军;要论川军将领中谁与蒋氏的关系好,也要首推第20集团军总司令杨森。

无论杨森的人品如何,可在川军中,要论资历、实力和能力,能够接替刘湘继任第7战区司令长官的,也确实非杨森莫属。

可没想到,就在杨森跃跃欲试想要对第7战区司令长官发起冲击的时候,却听到了第7战区被撤销的消息,而且,刘湘遗下的川康绥靖公署也听说要被撤销。

如此一来,刘湘曾经担任的四川省长、第7战区司令长官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三个职务都将被老蒋派人顶替。

这下子,潘文华等人不干了。刘湘尸骨未寒,蒋氏就来这一手,也太不厚道了点。

于是,川军内部商议,既然第7战区保不住,那就保不住吧。当初之所以要设定第7战区,是希望以川军为主体在一个战区挑大梁,就像阎锡山的晋绥军在山西那样。

可川军的抗战热情虽然高涨,可装备确实差了些,而且部队的训练远未达到实战的水平,因此,重庆统帅部只能把川军打散配置到各个战区,这就造成了第7战区虽然存在,但在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发挥出一个战区应有的作用。

因此,第7战区撤也就撤了,潘文华等人也并未为此过多纠结。

可四川省长和川康绥靖公署的位置是坚决不能落入非川人手中的。因此,潘文华等人为了弥缝内部的不团结,只能把王瓒绪推到了前台,当上了省长,又急调正在山西前线作战的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回川接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蒋氏也没想到,潘文华一接任“甫系”,就能这么快速地摆平内部纷争,一时间也对潘文华高看了几眼。

于是,蒋氏也只能放弃委派张群回四川担任省长的想法。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见老蒋不再插手四川的事物,外部没有了威胁,四川内乱又起。

本来,推举王瓒绪担任四川省长就是潘文华等人的权宜之计。如果王瓒绪能够好好干,这个位置也能做下去。可好不容易当上省长的王瓒绪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在四川倒行逆施,眼看位置就要不保。

蒋氏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就暗地里给王瓒绪通信,让他以率部出川抗战为名辞去省长之职。

按照蒋氏的意思,既然川军将领们反对张群,那就把贺国光派去。可不料,贺国光仍然遭拒,川军又推出了王陵基。

可没过多久,王陵基又被川军将领们轰下了台,只能和王瓒绪一样,以率部出川抗战为名辞去了职务。

潘文华等人再一次推举了人选。可这一次,蒋氏不客气了,再一再二还能有再三再四不成?于是,蒋氏召见潘文华,表示自己愿意兼任四川省长。

潘文华等人也没想到蒋氏会来这一手,只能违心地表示欢迎。

其实,蒋氏一心要把自己的嫡系安排进四川,并不仅是要剥夺川军将领们的大权。因为抗战的大本营放在四川,如果后方不稳定,将会给抗战大计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如果能借此打击川军,削除“甫系”在四川的影响力,相信这也是蒋氏喜闻乐见的。

杨森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川军   西康   将领   旅长   集团军   战区   总司令   继承人   长官   司令   真诚   刘文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