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一条没被污染的法租界小马路

五原路,旧称赵主教路(Route Mgr. Maresca),那是以旅华法国传教士玛勒斯卡(Route Mgr. Maresca)的名字命名,于1925年前筑好。

五原路是一条非常优雅的小马路,很安静,人流少。它与安福路平行,整条马路从武康路到常熟路,全长不到一千米,这里的马路两侧都是住宅,是个纯住宅区,商业网点也很少,基本上还没被武康路安福路的商业化和游客所污染,只是有些零星小店镶嵌在路旁,算是恰到好处,没让人嫌烦。


五原路靠近乌鲁木齐路街景

在二三十年代前后上海建造的住宅建筑中,除了成片的旧里新里外,还有很多如独栋洋房,联体别墅,以及各种公寓楼房等住宅。尤其这些公寓的空间和设施是设计的很好很讲究的,如有电梯、独立厨房、抽水马桶和浴缸等,部分公寓还有泳池。

在旧上海有很多名人年轻时都住过公寓,比如当年张爱玲住的是常德路上的常德公寓、周旋住的是华山路上的枕流公寓等等。


五原路永福路口

五原路上最著名的公寓就算是258号自由公寓了,大楼有九层楼高。这是一栋经典的上海Art deco风格建筑,Art Deco是在那个年代国际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在上海有很多这样的Art deco风格建筑,以及在建筑上的装饰艺术纹样。以后有机会可以展开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装饰艺术,这是海派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由公寓Art Deco风格建筑

而自由公寓,是在1933-37年期间,由德裔犹太人建造,设计师是上海的奚福泉先生,建筑是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左右对称,底部正门外墙用巴洛克锋哥的花岗岩石,体现出既简洁又稳重豪华的德国气质。(这里再提示一下,自上海开埠后,各种建筑在上海开建,当时成就了很多国外建筑设计师,最著名的就是国际饭店、武康大楼、大光明等建筑的设计师邬达克。同时,在此背景下,也孕育了一些上海年轻设计师,包括奚福泉先生。尤其那时,在上海上中学的贝聿铭就因常常路过在建的上海国际饭店,他常常停下来观看,从那时他就种下了争做建筑设计师的梦想,最终去美国求学,在美国成名。)


马路对面看在树丛中的自由公寓

二战结束后,德国人纷纷回国,部分房屋转卖给中国人。直到改革开放后,陆续有德国老人带着子女,来自由公寓故地重游,重温昔日足迹。

另外,著名昆剧京剧艺术家俞振飞、言慧珠也曾居住在自由公寓。

五原路的名人远不止这些,如还有画家江寒汀、张乐平等。

五原路的故事也远不止这些,如电影《爱情故事》中老白、老乌的家和修皮鞋的取景地等。

所以,五原路不像那些武康路、衡山路那么有名和商业化,它是一条有故事、有温度、又文静的小马路。也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

#上海头条#


镶嵌的小店之二


镶嵌的小店之三


镶嵌的小店之三


镶嵌的小店之四


镶嵌的小店之五


《爱情神话》电影宣传图


《爱情神话》电影截图


电影拍摄现场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安福   国际饭店   上海   常德   租界   德国   马路   公寓   自由   建筑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