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近代民宅“博物馆”的山阴路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

上海市虹口区的山阴路,即是有着历史沉淀的一条老街。

最近,我先后几次到访山阴路及其周边,参观这些老街巷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不同的建筑风格。并用手机拍摄下具有不同样式和风貌的街巷和建筑。

山阴路,原名施高塔路,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11年越界筑路。南北走向,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长651米。

山阴路一带,已经被辟为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加以保护。

要知道,100多年前,目前的山阴路所在地是宝山县的乡间农田。1903年,虹口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将四川路延伸至今鲁迅公园处,沿路两侧陆续繁衍出许多支路,山阴(即绍兴鲁迅先生的故乡)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山阴路两侧的弄堂由一块块成片开发的住宅构成,以质量较好的早期花园洋房和新式里弄为特征,保留了多种样式和风格的住宅建筑。可以说,山阴路是一处自然形成的近代民宅“博物馆”。

位于山阴路44弄和64弄的两排老房子本名“留青小筑”,是面对面和背靠背的对称式格局设计的新式里弄,极为罕见,已被列为上海市级保护建筑。

众多的风格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式样:

以“恒丰里”为代表的早期石库门里弄;

以“大陆新村”为代表的有小绿地和卫生设备的新式里弄;以施高塔公寓为代表的独立成套式“公寓住宅”和以千爱里为代表的花园式里弄。

“鲁迅故居”,位于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鲁迅先生1933年起居住于此,直到1936年去世。

大陆新村的对面是山阴路133弄,过去的“东照里”,又称日照里。这里的12号曾是“瞿秋白故居”。但是与十步之遥的大陆新村鲁迅故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瞿秋白故居既破败又少人知晓。

山阴路181号住宅,是独立式花园住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现为虹口区第三中心幼儿园。

山阴路209弄(1-9号)、山阴路229弄(1-6号),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山阴路274弄(1-11号),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山阴路275弄(1-4号),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与山阴路最北头相接的不远处,是祥德路66弄(1-3号),是联排式花园住宅,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还拍了一些其它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山阴   鲁迅   里弄   上海市   民宅   故居   新村   近代   博物馆   人民政府   住宅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