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家庄市更名石门市或正定市的利弊分析及升格副省级市设想

在我国的省会城市中,知名度最低的可能要算福州市、贵阳市、西宁市、银川市、呼和浩特市、南昌市、太原市、石家庄市等。其中的石家庄市的城市名广受诟病,甚至被网友调侃为“国际庄”。石家庄市的名称来源于石家庄村。一百年前,石家庄是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只有百余户,六百多人。从1902年起随着京广、石太、石德铁路的兴建,逐渐发展为现代都市。现在石家庄市面积14164平方公里,七普人口1123万人口,成为“天下第一庄”。

因此,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经常有网友和专家学者建议石家庄市更名为正定市、石门市或常山市。但是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已经多次明确答复过,石家庄市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更改市名,也就是说石家庄这个市名挺好,用不着更改,不需要劳民伤财。那么从经济、历史文化、招商引资、城市宣传等各方面来综合评价,石家庄市是否有必要更名市,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今天来专题研究石家庄市更名的利弊和必要性,以及为了让石家庄市承担起国家赋予的更大的职责使命,将其升格为副省级市设想。

一、专家学者和网友建议石家庄更名的背景

我国的城市名称中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名称其实真不少,比如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的家乡四川省成都市不仅好听,还很有文化底蕴。据说成都之名有四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成为都城”的意思,这个说法来源于宋朝时的一本古书籍,也就是叫《太平寰宇记》的书,书里记载的原文是“蜀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这种说法是目前最为认可和最通行的成都得名说法。包括各种百科上都是采用这一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有些现代学者考证出来的结论,主要意思是“成都”这个名字是古代蜀族的方言,“成”是蜀人族称,“都”指地方,两者合起来就是成族人的地方,也就是成都名字;第三种说法也是一些现代学者的考证结论,具体意思是“成都”就是古蜀语“蜀都”二字音译的中原文字,“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为“最后的都邑”。第四种说法还是现代一些学者的结论,他们考证后认为成都得名于巢居,“成”是巢居形象,“都”是人所聚之地(或水泽汇聚之地),成都,即巢居氏族的所在地。

成都名字如此有历史文化底蕴,也得益于成都几千年来不曾改过城市名,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来。同样有文化自信的城市还有河北省邯郸市、湖南省益阳市等,这些城市也是数千年不曾更改过城市名。而相比之下,江苏省会南京市就是相反的例子了,因为南京市是我国曾经改名最多的城市,南京的“曾用名”:冶城、越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白下、金城、江宁、天京……城镇规划君还没有完全数完南京市曾经的名字。除了南京市外,我国还有很多城市改过名字,为什么要改名呢?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就是曾经的名字不好听。

但是有一个城市是例外,这就是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石家庄市简称“石”,是我国沿海大省河北省的省会城市,是河北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金融对外开放及批复确定的中国京津冀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埠、全国性商贸会展中心城市、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及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所以石家庄市还是很不错的一座大城市,而且能够在天津市、保定市等城市的省会城市之争中胜出,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但是石家庄市的名字却广受诟病,原因就是大家觉得石家庄名字太“土”了,住在这座城市的人感觉就像“村庄”里的村民。所以很多人调侃石家庄市为“国际庄”。

除了调侃外,也有石家庄当地市民和网友建议石家庄更改城市专门,比如建议改名为石门市、常山市、正定市等,其中建议改名为正定市的最多。关于这样的建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在十多年前就听说过几次了,现在网络上和一些旧报纸上还能看到当时的官方辟谣新闻。比如石家庄市官方就曾经多次回复过关于更名的问题。答复意见就是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从来就没有为石家庄市改名的动议和规划,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可能。

二、石家庄市不可能更名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石家庄”这个城市专用名称由来已久,不宜更改。石家庄市名不仅是一个地级城市的行政区域名称,更主要的是石家庄市名承载着一个城市建立、沿革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脉络。另外从经济方面考虑,石家庄更名的成本十分高昂。官方和网友都曾经进行过测算,假如石家庄市要进行更改市名,仅仅是各种印章、牌匾、雕刻和各种相关涉及市名的文件资料废旧换新,没有10亿元人民币是根本就完不成的,而不可估算的其他损失要远远大于此。这还只是十年前的物价水平,现在物价涨了以后,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估算,差不多要12亿元~15亿元。

其实很多人建议石家庄市更名,原因就是因为“石家庄叫来叫去就是个‘庄’”,“庄者,村也,摆脱不了‘小地方’的嫌疑,不够大气”。其实这都是文化不够自信的表现,即便更名为正定市后,这座城市就大气了吗?其实在全国范围内随便找一百个人,我敢说知道石家庄的人要远远超过正定。即便不说石家庄远比“正定”有名气,即便假定“正定”市的名气大于石家庄市,又能给石家庄市的百姓带来多少福气和收入?一个地方小不小,在实而不在名。青岛,不就是一个“岛”;厦门,不就是一道进出的“门”?深圳,甚至是田野中一条深水沟,可是谁也没有嫌弃这些城市的名字不够大气,反而觉得厦门市、深圳市和深圳市很好听,很有文化底蕴和时尚都市气息。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已经存在了整整60年时间了,这座城市之所以能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河北省的都会和大城市,原因就是在一百年前在修建过滹沱河的京汉铁路当时跨河铁路大桥不太好修,所以经过铁路专家和铁道部的研究,最终决定将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交汇点选址在一个小村庄,也就是在交汇点上的火车站移建到了石家庄这个小村庄,然后这个村庄便成为了两条极其重要的战略铁路交汇点,石家庄也就由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

石家庄市在发展壮大后,便一步步提升城市能力和城市级别,最先是镇,后来是县城,再成为小城市,然后发展成中等城市,并先取代正定,继而取代了保定,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一个因交通枢纽兴起的新城市,石家庄还同时作为全中国第一个解放的城市而名扬天下。

其实 “石家庄市”这个名字至今已有62年了。因为在1947年12月26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正式下发通知,明确 “石门市即日起改为石家庄市”。那么,当年“石门市”为什么要改为石家庄市呢?

三、关于石家庄市最早的城市名——“石门市”的来源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查询了《石家庄市志》,在该市志中找到了这样一段关于石家庄市最早设市时候城市名称来源的记载:石家庄原是一个小村,1903年和1907年因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先后在石家庄建站,从此石家庄商贾云集,日臻繁华。1925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将石(家)庄、休门合并,取首尾各一字,更名为石门市,组建石门市政公所,筹建市制,为自治性质的市政公所。1928年,后因为聚集人员越来越多,管理也越来越困难,南京民国政府通令全国,宣布取消所有的市政公所,废除原来的“市自治制”。至此,石门建市工作遂告搁浅,由公安局进行管理。所以,当时石门市并没有正式成立。

抗日战阵时期,也就是1937年10月10日军国主义侵略者侵占了石门这座城市。在第二年开春时节也就是1938年1月15日,组建了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1939年10月7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以秘字第1027号指令,正式批准析获鹿县石家庄、休门两镇设立石门市。也就是说真正的“石门市”成立于1939年,虽然这是伪政府成立的。

四、关于石家庄解放后为什么要把“石门”市改为“石家庄市”的原因分析

如果我们打开中国革命的历史档案,我们会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在我国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文件中、共产党中央的文电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文件中,在日伪和国民党统治石门时期,也一直称呼其为“石家庄”或简略的称“石庄”,如“石家庄战役侦查材料”、“夺取石家庄的请示”等;而在指日寇、指国民党军时,多称呼其“石门”,例如“蒋管石门调查”等。

由于石家庄的发展极为迅速,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过许多政权的管理,导致对它的称呼极为混乱,虽然被当时的政府定名为“石门市”,但在民间以及很多官方文件中却仍然称为“石家庄”。在石家庄刚刚被解放的一段时间里,也就是1947年11月12日被解放时,在石家庄和石门这两个名字同时出现在一个布告中。

为了改变这种混乱现象,当时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决定向河北省人民政府呈报《为呈请批准本市名称仍为石家庄由》的函,正文如下:本市名称敌伪时期叫“石门市”,我解放后,经前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同意,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改名为石家庄市。华北人民政府成立至今,所来指示、令文均书写石家庄市,颁发之印信亦称石家庄市。河北省政府成立后,见河北日报登载消息,及钧府来文,又称石门市,意究叫何名为宜?(我们意见仍称石家庄市)请核夺示遵。决定后并请通知友邻专署、省府、及省府各厅处,以免称谓不统一。在本市设立之专署,其名称,我们意见,亦叫石家庄专署为宜,因“石门”二字系日寇时期所改称。所提是否有当,谨请考虑。

在收到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的函以后,河北省人民政府立即给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回函如下:“ 秘字第十号呈悉,你市仍用石家庄名称,并已告各有关部门知照。”从此,石家庄的名字总算是固定了下来,石家庄市的市名就不再出现石门了,石家庄成为人民的石家庄了。也就是这次回函后,石家庄市的城市名称便完全确定下来,一直使用至今没有更改过了。

那么为何不叫“石门市”而改为了“石家庄市”了呢?除了石家庄市政府向河北省政府发出的《为呈请批准本市名称仍为石家庄由》的函中:“因石门二字系日寇时期所改称”这个理由之外,更主要的是在我国境内还有其他地方叫“石门”,这样的地方曾经还不止一处,甚至还有一个“石门县”因为重名已经在1914年的时候被改成别的名字。所以,在给某地命名的时候也是要考虑是否有重名这个因素的。

这个县在浙江省嘉兴市,今天为桐乡县的一部分。这个石门县原名为崇德县,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由吴越国置,历经宋元明,康熙元年(1662年),因清太宗皇太极的年号为“崇德”,为避讳,以境内石门镇为名改称石门县。1914年,在对重名的县改名行动中,因为“保存使用名字久远的县”原则,浙江省的石门县因为仅使用了250多年,所以又改回古名“崇德县”。1958年崇德县被撤销,辖区并入桐乡县,其县治今天为崇福镇。

另外,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了解,在湖南省常德市也有一个石门县。这个“石门县”设立却是最早,因此浙江省嘉兴的石门在民国初就只能更改为其古名,而河北省石家庄在考虑采用哪个名字时,也得考虑已有“石门县”的重名,而改称“石家庄”。

五、“石门”与“石家庄”两个名字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从上面一些珍贵文献可以知道,石家庄市名的更改是由于政治的原因,但我们从起名字的角度来比较一下,究竟石门市和石家庄市哪个名字更为合适呢?首先,“石门”望文生义,是一石头的大门。看各地的地名,多有用某个形象的标志物为名的,那么“石门”是否有一类似的天然标志物“石门”呢?

石家庄地处平原,原本是一个平原的小村庄,村庄里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典型的标志性的石门建筑物。随着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原先建有铁路的大石桥,是石家庄的一个代表性建筑物,但并没有修建过大石门的建筑物;往西不远邻太行山,那我们的西邻太行山,有没有石门山呢?或有没有哪个山的哪个岭的名字是石门呢?似乎也找不到。在我们当地也找不到一个“石门”的地名。倒是在我国的湖南省一千多年前有一个石门,曾经长期为郡治,至今一直是县名。

“石家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地名,而且,石家庄市就是在它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展,不断地把其他村庄揽入自己怀抱。不论兼并多少,都改变不了它是从石家庄这个小村开始的, “石家庄”的源就是这个小村庄。有人说石家庄土,那就对了,村村庄庄本来就离不开土。

六、石家庄市提升城市知名度设想

尽管石家庄市不可能更名了,但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石家庄市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从而提升城市规模、首位度和知名度。

一是积极利用石家庄西柏坡红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建议。石家庄是一座具有红色基因的城市,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西柏坡精神,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抗战遗迹,创造了彪炳史册的红色文化。今后五年石家庄市将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这意味着石家庄市的整体面貌将会跃上一个新台阶。然而就目前来看,石家庄作为河北的省会,在全国的知名度还有待提升。因此,建议借助我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西柏坡品牌”效应,找准契合点,大力宣传我市的红色历史文化,打造独具石家庄特色的省会城市名片,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关于积极争取将石家庄市升格为副省级市的设想。石家庄的经济实力较弱,区域辐射影响力不足,因此无法承担起国家赋予它的责任。为了释放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的潜力和动能,加快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有必要将石家庄升格为副省级城市,使河北省实现副省级城市实现零的突破。这是因为目前石家庄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城市在国家区域中的辐射影响力不足,因此无法承担起国家赋予石家庄市更大的职责使命。这是由于副省级城市是我国城市中的一种,介于直辖市和地级市之间,与普通地级市相比,它们拥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财政上有一定的自主权,而且还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经济更具有活力,发展速度也要快于普通地级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正定   石门   石家庄市   石门县   河北省   石家庄   利弊   成都   省会   名字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