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男子意外挖出6吨夜明珠,专家预估22亿,如今却成为路灯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jx

编辑 |黎花梦汐

●○前言○●

2003年,陕西一男子因玉石生意惨淡,便决定亲自前往新疆开采,可没想到这一去,竟真的让他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夜明珠。

而且据专家鉴定,此宝物的价格已经高达22亿,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的出现,但没曾想本打算借此物扭转乾坤的他,最后却空手而归,甚至此物最后被当做路灯一般的存在。

那么这名男子是如何寻得此物,又是怎么将这样的宝物沦为路灯了呢?

●○赵社良的寻宝之路○●

2003年春天,一辆驴车吱吱呀呀地走在荒凉的西北大马路上,默默地向着罗布泊戈壁滩深处进发。

作为中国最神秘的无人区之一,罗布泊的传说一直是一个充满离奇色彩的故事,罗布泊也一直是探险迷们心向往之却又敬而远之的“死亡之海”。

可后来的罗布泊已经不复当年的生机,而且当时的大多数文明也随着环境的恶化慢慢消亡在了黄沙之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情愿冒着进入无人区荒漠的危险,也要去罗布泊一探究竟,因为罗布泊下埋藏的未知物,或许是文明遗迹,或许是珍贵稀有的宝物,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而这辆驴车上坐着领头人赵社良,也是罗布泊向往者的其中之一,他们的目的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想要探寻深埋在黄沙之下的未知宝藏。

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是这样说的:“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说,在战火纷飞的乱世,有钱应该用于去投资黄金。

因为黄金作为贵金属,无论通货膨胀程度有多严重,黄金的价值依旧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到了生活稳定的太平盛世,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之外的精神需求,于是古董就一跃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投资对象。

然而在古董中,玉石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场的欢迎,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玉石不仅能因为长期的佩戴变得越来越温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佩戴者带来好运和福气,抵挡灾祸。

因此在千禧年初,大部分的商人身上都佩戴着价格不一的玉石,而这也就形成了当时国内的一股“玉石热”,而在这股玉石火热的浪潮中,陕西人赵社良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陕西是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更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民族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自西汉起,历史上先后有14个王朝在陕西建都,自然陕西的土地下一定也埋藏着不少古时的宝藏与文物。

而赵社良作为陕西省宝鸡市人,祖祖辈辈生在陕西长在陕西,他的父母就是从事古董行业,之后随着玉石行业越来越火爆,赵社良的父母开始专门经营珠宝玉石。

多年的操持运营下来,赵家的珠宝玉石也是出了名的好,而赵社良也一直跟着父母耳濡目染,也积攒了不少对玉石独特的见解,以及一眼辨真假的能力。

而老两口在看到儿子在这方面的潜力的魄力 后,便爽快的决定大撒把一回,直接将全部的生意都交由赵社良全权打理。

可赵社良在玉石这方面造诣似乎颇深,自家的玉石生意在他的运营下发展得越来越好,积累了不少财富。

但是玉石市场的水太深了,当赵社良打算进一步拓展生意时,市场却在慢慢降温,当年爆火的琥珀等等,千金难买,但如今市场开始饱和,这些玉石的价格也就一天比一天低落。

看着生意开始走下坡路,赵社良起初还能淡定自持,但是收入一天天减少,他开始着急了,他开始想办法改善日渐惨淡的生意,想要找到一个解决办法,来重新获利。

赵社良几经思考后,认为自己当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用更低的价格来获取更优质的原石,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所以这时的他开始把眼光投向地大物博的新疆,毕竟新疆多宝石,著名的和田玉正是产自新疆。

于是赵社良决定亲自动身前往新疆寻宝,希望能够探寻到一批珍贵的原石矿藏,这样的话生意就不用愁了,运气好的话后半辈子的富贵也有保障了。

将家里的生意暂关之后,赵杜良就满怀期待的走向了目的地,和几个当地人一起,来到了罗布泊这个不毛之地。

可当他踏上罗布泊的土地,实景给他带来的震撼是任何文字或者话语的描述都无法比的,那里动不动就是满天黄沙飞舞,气候干燥恶劣,每天天不亮,赵社良一行人就背起工具在戈壁滩奔走,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赵社良在荒芜的大西北待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几乎把整个鄯善县都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看到什么宝藏矿藏的影子。

但是赵社良并没有选择放弃,他认为既然有说这里有宝藏的传言,那就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他觉得自己就是暂时还没找到而已。

于是他决定换个地方继续探索,果然,此时事情的转机出现了,赵社良打听到了阿尔泰山附近一座废矿的消息,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他推测这座废矿下面一定还有未开发的矿产。

因此,他毫不犹豫从原来的矿场主手中买下了这座废弃矿场的开采权与经营权,然而正是这座废矿给了赵社良一个大大的惊喜。

起初赵社良一行人在勘探的时候,仅仅只发现了少量碧玺和海蓝石等价值不太高的矿石,但是赵社良却知道,这座矿下面一定还有更丰富更宝贵的矿藏。

果不其然,在某天晚上,赵社良一行人发现矿洞里传来了异样的亮光,一开始并不起眼,可凑近一看,他们立马继续向下开采,竟然发现了会发光的宝石。

站在一旁的人中当即就有人认出来这种原石是什么,惊呼道“这是夜明珠!”

而夜明珠这种东西,我们或许常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而且大家都知道夜明珠在古代是珍贵稀有的宝物,只见于宫廷或是大富大贵之家,也就是慈禧口中所含的那颗夜明珠,价值超过八亿。

当即赵社良就兴奋起来,并要求工人们全部集中到这里来一起向下挖,很快,众人都被接下来的景象惊呆了: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颗直径达2米的巨型夜明珠原石。

那一刻,赵社良喜出望外,他认为自己终于有了好机遇,发财的机会来了。

●○难题接踵而来○●

然而,这样巨型的原石很难运输,如果要切割成小块的话,又很可能出现裂痕,那么它的价值将会一落千丈,在深思熟虑之后,赵社良决定直接在这颗巨大的原石上进行打磨。

随后赵社良便召集了十几名工人来打磨这颗原石,而且为了保证夜明珠的光滑度,在打磨的过程中,需要一直加水以及特殊的粉末来研磨,众人更是整整打磨了一年左右,才把这颗巨型夜明珠打磨好。

而看着这颗倾注了自己大量心血的巨型夜明珠,赵社良心头一时感触良多,但更让他感慨的是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坚持没有白费,总算看到了回报。

经过测量,这颗又大又圆的夜明珠竟然重达6吨,直径大约是1.6-1.8米,足以见得这颗巨型夜明珠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赵社良激动不已,他决心要让世人看到这样一件绝世宝物,于是他不怕运输的麻烦,将这颗夜明珠运往全国各地参展。

在其中一个展会上,专业鉴宝专家经过鉴定,对这颗夜明珠作出了22亿人民币天价的市值估价,并且这颗夜明珠还被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认定是“世界上最大的夜明珠”。

●○赵社良最出惊人决定○●

有了这件宝物,赵社良自然认为自己就有了巨大的财富,因为只要把这颗估值22亿的夜明珠卖出去,足以用来改善并且扩大自家的珠宝玉石生意,除此之外,赵社良后半辈子的生活都不用愁了。

所以赵社良就这样带着这颗夜明珠参加了许多拍卖会,会上的人们无一例外都纷纷被这件宝物吸引,甚至是中央电视台也专门对赵社良做了访谈,但遗憾的是,却没有人提出来说要购买这颗夜明珠。

赵社良不死心,咬着牙带着这颗庞然大物跑遍了五湖四海的展览,可尽管这颗夜明珠已经成为玉石界“神话”般的存在,每次出场也都能吸引不少的潜在买家,但是22亿的估价根本不是寻常云石古玩收藏家负担得起的。

而几年过去后,人们对这颗巨型夜明珠的好奇渐渐消退了,可新鲜感没了其热度自然也降低了,在这个时候,想要把这个夜明珠卖出去更是难上加难,22亿天价已经是有价无市。

可赵社良看着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开采和打磨而成的夜明珠,一天比一天无人问津,完全卖不出去,心里也是十分的煎熬,本想借此机会打个翻身仗,却不曾想连卖都卖不出去。

然而,夜明珠卖不出去的原因也不仅仅在于它的天价,它和黄金、钻石这种贵矿藏不同,夜明珠本质上就是萤石,而萤石并不是什么贵价值矿物。

古时候夜明珠之所以珍贵,是因为那时候的生产力低下,勘探开采水平低,要开采出萤石难度很大,所以那时候的夜明珠自然无比珍贵。

可如今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社会,要开采矿物并不是难事,且萤石矿并不稀有,所以夜明珠的价值也就远远不如其在古代的价值了。

在接受了夜明珠卖不出去的现实后,赵社良想着与其把宝物自己留着,还要耗费大量的尽力来保护它不被偷走,不如直接把它交给整个社会,用公共力量来保护它。

于是赵社良把这颗巨型夜明珠,交给了山东省烟台市的毓璜顶公园,让它作为大摆件供来往游人欣赏,也可以在夜晚作公园里的路灯。

●○写在最后○●

多年过去,如今这颗夜明珠依旧屹立在烟台的毓璜顶公园里,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公园之中,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一隅风景。

夜晚,它散发晶莹的绿光,像路灯一样照亮周围的角落, 这一有趣又难得一见的景观更是吸引了许多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想要一睹传说中“夜明珠”的风采。

可以说如今的我们可以见到这样的奇观,亲手触摸曾经只在影视剧里听说过的夜明珠,多亏了赵社良。

但是对于赵社良来说,自己费了如此大力气得来的宝物,最终只能无奈成为公园里的“路灯”,他的心中一定也有不甘和遗憾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夜明珠   陕西   罗布泊   路灯   萤石   新疆   挖出   宝物   玉石   生意   意外   男子   价值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