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打成一锅粥,为何没外族入侵?你看镇守边关的是谁,就知道了

#历史开讲#

在中国的古代,草原人的入侵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每当中原发生内战的时候,就会引起草原人的入侵,比如西晋八王之乱,大唐的安史之乱,还有大明王朝时努尔哈赤的后金等等。

不过其中也有一件事很奇怪,在三国时期,诸侯林立,诸侯相争,三国混战不休,几乎打成了一锅粥,但是为什么没有外来势力侵入?其实你看看驻扎在边境的是什么人就明白了。

虽然由于汉武帝将匈奴击败,并分裂了匈奴人,让中国的北疆压力大减,但在三国时代,随着汉朝的没落,各方诸侯势力开始崛起。此时不论是北面还是南面,外族势力开始蠢蠢欲动。

首先是南蛮,诸葛亮的“七擒孟获”是广为流传的故事,公元225年,南蛮入侵,蜀汉诸葛亮带兵镇压了南蛮,击败并降服了南蛮首领孟获,置庲降总督管辖。

那么南方之患就消除了,然后我们再看西部,那里最强大的就是羌人、鲜卑人了,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在和他们打交道呢?首先就是西凉的董卓,在史书上,董卓虽然心狠手辣,残暴不堪。但在行军打仗方面,却是一把好手。

董卓少年时,勇猛豪爽,在陇西郡为官,由于要维持秩序,时常要去羌人聚居之地,因此结识了许多羌人的头目,汉恒帝年间,董卓为羽林郎,据史籍记载,他骁勇善战,膂力少有人能比。

一六六年,鲜卑入主塞内,与羌人结盟,与汉朝抗衡,张奂被封为匈奴中郎将,以平定幽、并、凉三州之乱。董卓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给张奂当上了军司马。一六七年,羌人反叛,攻打三辅之地,被董卓击溃,杀其头目,俘获数万人。自那以后,羌部再也不敢造次。

而在北边,曹操面临着北边的两大外族势力,分别是匈奴和乌恒,曹操目的就是笼络他们,让他们为曹操所用。在202年,南匈奴人投靠了曹操,于是曹操将南匈奴人分割为五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领,并且派出汉人监督他们,以防他们叛乱。

当年,乌桓氏族的单于蹋顿与袁绍联手,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命令张辽率领大军进攻,在白狼山一役中,张辽一战成名,曹军势如破竹,甚至在战场上,将以“骁武”闻名遐迩的乌桓单于蹋顿斩杀,至于西边的鲜卑人头目轲比能,由于多次与诸葛亮联手,一同讨伐魏国,于是在公元235年,曹魏幽州王雄派出刺客,将轲比能杀死,自此,鲜卑人的统治土崩瓦解。

东北的辽东一带,本来就是公孙一族的天下,190年董卓封公孙度为辽东郡郡守,死后由他的儿子公孙康继任,公孙父子执掌辽东时就知道自己无力争夺中原,于是就在那里安心发展,休养生息,并且在后来投靠于曹魏。到了公孙康时期,他开始对外扩张,二百零九年,公孙康击败了高句丽,占领了他们的首都,并且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郡城,高句丽的实力也因此大不如前,经过很久的休养生息,才恢复了过来。

可以说,三国时代的各大诸侯,在面对外来入侵时,所作出的决定都是十分果决的,因此才使得三国不受游牧部落入侵。是故也有了一句话,历朝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单于   辽东   公孙   乌桓   南蛮   中原   鲜卑   边关   外族   匈奴   诸侯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