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最大地下宫殿!仅38年的短命王朝,两位皇帝埋在这!

你知道江南最大的地下宫殿是哪里吗?

你知道中国考古界第一次发掘的帝王陵墓是哪里吗?

这两者说的,都是位于南京江宁祖堂山南麓,牛首山脚下的古代帝王陵墓:南唐二陵。


这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埋葬着南唐的两位皇帝李昪和李璟。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两位南唐皇帝,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历史极为混乱,72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五个朝代,十多个国家。



很多国家基本都是短命王朝,比如其中的“后汉”从建国到覆灭,仅仅只有3年时间。不少皇帝刚坐上王位,屁股还没坐热,就下台了。

可以说,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混乱的分裂时期,很多国家的历史捋都捋不清。

所以即便你热爱历史,也可能对“南唐二陵”中的两位皇帝很陌生。

但说起南唐却有个家喻户晓的皇帝,那就是被称为千古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的爷爷就是埋葬在“南唐二陵”中的李昪,父亲便是李璟。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他的死是十分凄惨和可悲的。

公元978年,七夕节当天,宋太宗赵匡义下了一个重大决定:赐死已经归降的南唐亡国之君李煜。

赵匡义的弟弟,魏王赵廷美便带着毒酒,来到了李煜被软禁的家宅里。

李煜听着歌姬弹奏着琵琶,望着桌上的毒酒,不由悲从心来,挥笔写下一首极为凄凉的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就是李煜最著名、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也是他最后一首绝命词。

读罢,41岁的李煜仰天长啸,放声痛哭,端起桌上的毒酒,一饮而尽。

据说,李煜死的那一天,南京祖堂山风云突变,月落乌啼,呈现出一幕悲凉萧瑟的景象。

这或许就是南唐三代皇帝冥冥中的宿命映照。

曾经的南唐盛景不复存在,只剩下南京祖堂山的两座陵墓承载着那段历史。

下面就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这座恢弘肃穆的地下宫殿,透过这两座帝王古墓,回望南唐的时代悲歌。

01、江南最大地下宫殿,被几个放牛娃发现,两位皇帝埋葬于此!


南唐二陵依山为陵,形势甚佳,山的东面是埋葬南唐先主李昪的陵墓,叫做钦陵。

钦陵西面相隔100米左右,就是埋葬南唐中主李璟的陵墓,叫做顺陵。

南唐二陵的出入口只有一个,整体面积并不大,很快就能逛完,进去后沿路一直往前走不远,就能抵达一个分岔路。

往东是钦陵,往西是顺陵。

可以按照尊卑有序的顺序,先去埋葬南唐初主的李昪的钦陵,看完再去顺陵。

历史上,很多帝王将相的陵墓,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但南唐二陵却保存地很完好,除了墓中的墙皮和壁画在时间的洗刷下,斑驳脱落,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两座墓的整体结构,基本都没有任何损毁。


这是因为建造陵墓时,运用了一种神奇的建造方式——砖石仿木结构。

也就是说,整个陵墓基本都是用一砖一石打造的,工程量大,并且结构非常工整,有序。

所以“南唐二陵”正是因为这种罕见的建造方式,才得以屹立千年而不倒。


只不过,南唐二陵的坚固之躯,抵住了老天的风雨磨砺,还是没能抗住盗墓贼的洛阳铲。

时间回到1950年春天,南京江宁祖堂山下的一个村落,几个牧童在山上放牛。

因为前几天一直下暴雨,将山顶上的一个土墩冲出了个大洞。

几个放牛娃因为好奇心驱使,随后就跑进去玩耍,结果从洞里找到了几个陶俑。


这几个陶俑就是李昪钦陵中的陪葬品。但孩子们哪里知道,只当作玩偶,玩腻了就将这些陶俑卖给了收破烂的。

其实,早在建国之前,就有当地人在山上挖出雕刻过的柱状石头,但当时时局动荡,也没人在意。

放牛娃找到陶俑这件事过后不久,南京夫子庙的古玩市场上忽然出现了一批又一批造型精美的古代陶俑。



这很快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据调查,这些陶俑均来自祖堂山的一座巨大古墓。

警方在夫子庙市场找到几个兜售陶俑的贩子,经过一番盘查审问,确定了几人卖的就是出土文物。

于是,警方顺藤摸瓜在中华门附近抓捕到了一个盗墓团伙,并截获了一些玉哀片。

玉哀片是南唐记录下葬仪式的祭文,和我们现在纪念死者的悼词差不多。


送到南京博物馆的时候,专家看到玉哀片上面的字后大吃一惊,上面写着:“维保大元年”,“子嗣皇帝臣瑶”。

“保大”正是南唐中主李璟即位时的年号,“瑶”字正是李璟原来的名字。

于是两座沉睡千年的帝王之墓,就此面世了。



南唐二陵出土的玉哀册,不仅能确定了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还同时破解了陵墓的名称和李璟之名两大历史之谜。

南唐二陵的发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这是中国考古界第一次对帝王陵墓进行发掘。


但让专家们失望的是,早在他们造访之前,这两座帝王陵墓就被盗墓贼光顾过了,被盗情况严重。

走进墓室中最里面放棺椁的地方,抬头往上看,会发现很多后期浇灌的水泥柱,上面的那些裂痕,就是原先盗墓贼打的盗洞太多,导致山体被破坏而出现的。


南唐二陵,先后被盗了很多次,最早的一次,甚至是在南唐还没灭亡的时候。

直到现在,李昪棺椁后面的壁龛上,还有古代盗墓贼所留下的印记:燕赵之士,到此一游!

明晃晃地八个大字,透露出这座帝王陵墓所遭受的羞辱和千疮百孔。


据推测,南唐二陵之所以这么快就被盗墓贼发现,很可能是当时参与建造的人泄露了秘密,所以才导致被盗如此严重。

尽管南唐二陵上千年来,遭遇了这么多次人祸,但仍然在里面发掘出了600多件文物,有陶俑、瓷器、玉器等。

考古专家用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才将两座陵墓清理完毕。


在埋葬李璟的顺陵不远处,有个南唐二陵博物馆,里面就放置了很多陵墓中出土的陶俑,像持物俑、拱立俑、舞俑等。

还有一些比较罕见特殊的人首蛇身俑、人首鱼身俑和人首龙身俑。


不过更多珍贵的文物,比如那套“玉哀册”,现在都放在了南京博物馆中。

虽然两座陵墓中被破坏严重,很多珍贵文物,都被盗墓贼给偷走,至今下落不明。

但考古专家还是发掘到了一个重大发现。

那就是钦陵和顺陵中,埋葬的不止李昪和李璟两位皇帝,还有南唐的两位皇后,与二帝分别进行了合葬。

两位皇后墓的发现,不仅牵扯出几段皇家爱情故事,还为南唐第三位皇帝——千古词帝李煜的葬身之谜,埋下一个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夫子庙   皇帝   放牛娃   陶俑   王朝   南唐   毒酒   陵墓   短命   江南   南京   宫殿   帝王   地下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