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双优的智伯是怎样灭亡的?

才貌双优的智伯是怎么灭亡的?

春秋时期,晋国是诸侯强国,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此后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范氏和中行氏先行败灭。公元前453年,当时权势最大的智氏挑起了改变历史的晋阳之战,却被赵联合韩﹑魏反杀而灭。

于是,晋国公族更弱,赵、韩、魏三氏更强。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和韩虔为诸侯,从法律上承认了魏赵韩三国已经立国,与原来的宗主国晋国并存了。直到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之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至此三家分晋最终完成,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战国时代。

晋阳之战的主角智瑶(谥号智襄子,自称智伯)是何许人也?他的祖父是晋国后军将军荀跞。公元前493年,荀跞去世后,智瑶的父亲荀申(又名智申,谥号智宣子)继承智氏之位,为下军佐,与赵鞅一起执政。

当初,智宣子打算立智瑶为继承人,他的族人智果对此劝谏,请求以智宵为继承人,认为智瑶虽然有高大英俊、箭术高超、技艺出众、巧文善辩、坚毅果决的五大优势,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常借势欺人,用残酷不仁的思想行事,最终必定导致智氏家族的灭亡。智宣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坚持立智瑶为继承人,是为智襄子。智果为保存自己,带领其一部分族人从智氏中分出,辅氏,表示脱离智氏,是为辅果。后智氏在晋阳之战后被灭门,辅氏得以幸免。

晋阳之战的另一位主角叫赵无恤(谥号赵襄子),他的哥哥叫赵伯鲁,他父亲就是那个与智宣子同为晋国上卿执政的赵鞅(谥号赵简子,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赵简子为了选择继承人,把训诫箴言之类刻在竹简上,交付两个儿子学习。三年后检查,伯鲁不知所云,且连竹简都丢了。而无恤对答如流,且从袖中取出了竹简。因此赵简子把无恤立为继承人。

赵简子在做晋国执政时,曾派尹铎开辟晋阳城。尹铎问:“开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蚕丝呢?还是为了加厚国家的保障呢?”赵简子说:“作为国家的保障呀。”尹铎就减损了开城所需的民丁户数。赵简子对儿子无恤说:“如果晋国有难,不要以为尹铎率领的民丁户数少,不要以为晋阳偏远,必定是个可以投奔的地方。”

公元前453年,智瑶接替父亲智宣子做了晋国的执政,以恢复晋文公霸业为口号,要求韩(名虎,谥号韩康子)、魏(名驹,谥号魏桓子,又称魏宣子)献出具有万户以上人口的大邑给晋国国君。随后,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之地,赵襄子不许,于是就率领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襄子。赵襄子不敌,逃到那个由他父亲视为保障的晋阳死守了两年。其间,智伯引汾水灌晋阳城,城内“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却“民无叛意”。最终,赵襄子派使者张孟谈潜出晋阳,以“唇亡齿寒”说动韩魏反水,夜使人杀守堤之吏,反引水灌智伯军,联合韩魏大败之,杀智伯,灭其族。只有智果率领的辅氏得以幸免。

那么,具有“高大英俊、箭术高超、技艺出众、巧文善辩、坚毅果决”五大优势、且身为晋国执政的智瑶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他特别骄傲自大,总以为只有自己敢对别人为所欲为,而别人绝对不敢对自己怎么样。《资治通鉴》有如下记载:

及智宣子卒,智宣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果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其次,他刚愎自用,听不进谋臣的建言。《资治通鉴》又云:

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儿子无喜色,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馋人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

第三,恐怕就是他对他当时的天下大势没有透彻的理解。从道义上看,当时晋国六卿都是历史上的功勋世族,谁也没有完全置别家为死地的正当理由;从势力或武力上看,韩魏赵智四家亦非一家独强,实没有以一灭三之势力。在这种情况下,智伯贸然冒险,已属逆势而为,怎能不败亡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3

标签:沁水县   开城   晋国   谥号   善辩   才貌   果决   竹简   继承人   公元前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