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夏保卫战(五)

1903年起,袁世凯开始着手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工作,在中国军制改革、军事教育、建军治军、近代警察制度等方面做出大量有益尝试。袁世凯接掌北洋后,裁撤旧军改编警察,令中国军警分离,清末巡警制度的创立是中国警察制度近代化的开始。

1905年,袁世凯正式上折,派詹天佑前往查勘估修。为筹备资金,袁世凯提出,利用关内外铁路的营业收入来修筑京张铁路。

1905年10月末,袁世凯在河间府举行河间秋操。

1906年又举行了彰德秋操,由袁世凯和铁良充任阅操大臣。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年幼的溥仪继位,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世凯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世凯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

1911年10月10日新军陆军第8镇兵变,引爆武昌起义,奕劻及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等人深感局势严重,一致主张起用袁世凯,英美等国公使也建议起用袁世凯,载沣只得于10月14日任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派其南下压制起义。袁世凯一面奏请清政府停止进攻,一面表达善意,让刘承恩给黎元洪写信议和。

1911年10月26日,就在袁世凯正式上任的前一天,阳夏保卫战进入危局。清军分水陆两路向刘家庙发起反攻,声势猛烈非同往常,是否与袁世凯即将出山有关?存在谜团。海军统制萨镇冰亲自把舵,引导4艘巡洋舰乘夜由阳逻驶入滠河,从谌家矶帅伦造纸厂重炮轰击埋伏在三道桥一带的革命军。清军步兵则从滠口沿铁路强火力正面进攻,另一支清军从岱家山、姑嫂树向刘家庙、三道桥侧面进攻,革命军伤亡惨重,情况万分危急。当时,革命军缺乏有威望的前线指挥,受创部队陷入混乱,但其中敢于献身的革命军人为多数,坚持战斗不下火线,但是也在考虑是否从三道桥向刘家庙撤退,守住刘家庙,也是一个阵地堡垒。


双方激战场面

此时,没有料想的事发生了,失踪数日的张景良突然如鬼影一般出现在刘家庙,乘着前线吃紧此地空虚的当口,指示跟随自己的叛军放火烧毁刘家庙车站内的军火弹药及装备。前方将士回头,远远看见后方大火黑烟冲天,以为刘家庙车站已经被清军占领,绝望之下退出三道桥前沿阵地,不敢沿铁路返回刘家庙,在汉口东城圈往北绕一个弯,从西商跑马场侧边进入汉口市内,以大智门车站为第二道防御堡垒。


大智门是汉口北城圈八大城堡之一,1906年京汉铁路修通,城堡拆毁改建火车站,即大智门火车站。大智门车站曾经是京汉铁路线南段最大的一座车站,法国工程师设计,1906年4月4日,直隶总督袁世凯受慈禧派遣,专程从北京赶来,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一道,在这里举行了铁路通车剪彩仪式。它是武汉市优秀文物保护建筑之一,具体地址在汉口车站路的起始端。阳夏之战曾经在大智车站内以及车站周边(主要是铁轨沿线)展开,所以,这里也是辛亥革命重要遗址之一。

没有人指挥的革命军溃退到大智门,安定之下渐渐才获得准确战报:刘家庙并没有被清军占领,兵行诡道,自己这方出了奸细,白白放弃汉口这片军民流血牺牲占住的营垒。

湖北新军标统谢元凯站出来对众位兵士说:“我们被人算计了,现在多说也没用了,战机失误,失不再来,没有总指挥,我们自己指挥自己,不怕死的兄弟跟我来,杀回去,夺回刘家庙!”

众人奋勇响应,当下组织起一支军队,谢元凯担任指挥,从大智门火车站出发沿铁路线向东直奔刘家庙车站,与刚刚赶到这里的清兵展开近距离战斗,长枪和大刀,近身肉搏,血肉横飞,近乎拼命的攻击令清军士兵胆怯,不想也不敢与之硬抗,遂逃出车站站房,向三道桥方向退去。刘家庙再次被革命军占领。


革命军战时医疗队

几天后,张景良被革命军就地处决,他与清军的勾结内幕还是个谜。

1911年10月-11月,汉口战事瞬息万变,每一天,每一小时,胜败输赢,进攻退守,都在转换,每一个阶段的胜利都不敢指望保持长久,胜战只是战斗的间隙,血雨腥风的鏖战还在后头。

1911年10月27日,袁世凯端起架子走马上任来到信阳,以钦差大臣身份换掉徒劳无功的荫昌,统领北洋军及湖北清军以及长江清兵水师,全盘掌控兵权。随后,袁当即下令整编“旧部”北洋军,任命原第2军统领冯国璋为第1军总统官,段祺瑞为第2军总统官。整编停当,袁世凯踌躇满志,调令北洋军水陆两路大军,气势汹汹扑向汉口。荫昌并未返回北京,以普通军官身份参加清军部队南下湖北作战。

袁世凯介入湖北战局,分兵两路而行:一面遥控冯国璋由汉口东北郊向汉口市区沿铁路推进,一面亲自率领北洋军自河南信阳入境湖北,直奔孝感,准备从蔡甸进入汉阳,东西夹击,攻占汉阳和汉口,然后威慑武昌。

收复三镇,镇压武昌起义,并不是袁世凯的最终目标,更大的谋划还在后头,对湖北革命军的武力打击,只是他获取更高权力至关重要的一着棋,国家动乱,袁重新出山,需要他考虑的事太多了。

对袁世凯绝对效忠的冯国璋,指挥北洋军从滠口经三道桥强攻刘家庙,守在这里的革命军人数本来不多,经历之前数场战斗已经体力衰竭,武器装备更不能和装备精良的北洋军相比,刘家庙再次失守,革命军退到大智门。

10月28日,清军强攻大智门,炮火掀天,步兵突进。谢元凯和马荣率领部下前后两次冲出车站,逼近清军,近距离肉搏,迫使敌方前锋部队胆怯后退,但,这也只是片刻间的喘息,少数人的慷慨献身阻不住大部队的军事行动,近代战争不再是中世纪骑士时代。

国民党高官徐源泉在回忆录中记载了大智门战斗:1911年10月(28日或27日),汉口战况于革命军极为不利,清廷军队倾巢南下,以图挽回颓势。湖北军政府决定招募新兵,扩充起义军力量,黎元洪派人到客栈向外省返乡的军校学生发出邀请。当晚,徐源泉作为代表列席武昌都督府召开的军政会议,慷慨发言愿为革命效力。会后,号召学生军300余人,徐自任为队长,连夜渡江到汉口,于大智门火车站与清军展开激烈交战。

数天以来,汉口的民众也自发组成武装,称为“民军”,一支特殊的之前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战斗团体,随着阳夏之战的持续,逐渐形成为革命军中坚力量,他们与正规新军、学生军一同出现在抗击清军的战场上。

大智门争夺战中,清军采取扇面攻势,一路从刘家庙沿铁路线向西,向大智门车站进攻;一路从姑嫂树、岱家山、西商跑马场往西南行动,向汉口市区中心进兵。冯国璋命令炮兵避开租界,大炮向华人居住区猛轰,革命军及市民死伤惨重,大智门车站被炸成废墟(1913年原样重建)。

28日当天,清军占领大智门,革命军退到循礼门再退到歆生路(今江汉路中山大道以北,江汉路步行街与京汉大道相交一段),借街边商店民居为屏障,和清军开始街巷争夺战。

循礼门,清代汉口北部八大城堡之一,京汉铁路从这里经过到玉带门车站调头,歆生路在这里和京汉线十字相交,从歆生路南去是汉口闹市区,跨过后城马路(即中山大道),向南是长江江边商业区,向西是六渡桥华人居住区也是商业区。所以,当年的循礼门是重要的军事据点,汉口城圈的北门户。

但是,革命军(包括民军、学生军,下同)已经没有群体参战的实力了,自大智门之后,汉口保卫战,革命军没有总指挥,将近3000名官兵阵亡,渡江到汉口的湖北新军正规军人所剩不多,湖南援军撤走,剩下的汉口守军队伍溃散,装备丢失,来不及整编,武昌政府派来炮队增援,但也是杯水车薪,北洋军的兵力实在是太强了。

两军交战,第一是实力,第二是指挥,兵无将不行,将无令不行,凭热血精神人自为战,牺牲自然很惨烈。


黎元洪指挥作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跑马场   湖广   大智   汉口   北洋军   武昌   革命军   保卫战   湖北   车站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