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戴笠坠机身亡,蒋介石清算遗产,得知数目后气到破口大骂!

“唯君之死,不可补偿。”

1946年,在戴笠的葬礼上,蒋介石用沉痛的语气,哽咽着念出了这句悼词,在场的许多人都看到他两眼含泪。不难看出,蒋介石心中对戴笠是多么看重。

事后国民党内部开始清点戴笠的遗产,清点完毕后将数目呈报给蒋介石,蒋介石看了却当场对已经死去的戴笠破口大骂!

戴笠名下究竟有多少财产,才引得蒋介石愤怒至此?如此巨大数额的金钱,戴笠又是通过何种手段得到的呢?

被学校开除

1897年,戴笠出生在浙江省的一座小村庄里,原名戴春风。幼年时期,戴笠的家境十分富裕,父亲是衢州府的一名官员,母亲更是当地名门望族的后人。

然而,在1900年,戴笠的父亲因病去世,这个家中成员的生活自此日益衰败。

令母亲感到些许安慰的是,天生聪慧的戴笠在私塾中得到的成绩,在周围的同龄人之间总是名列前茅。

1906年,刚满10岁的戴笠就读完了整部《四书》;3年过后,戴笠成为了四里八乡赫赫有名的少年英才。但在才华横溢的同时,少年戴笠也有着十分致命的缺点:过于心高气傲,虚荣心太强,导致容易受到打击,从而做出略微极端的事情。

在戴笠成长到18岁之后,这种缺点不但没有收敛,还愈发明显。

1914年,戴笠前往浙江省立第一中学进行学习。一进入学校,戴笠就注意到他周围的同学们各个衣冠楚楚、光鲜亮丽,只有自己身上穿着一件陈旧的、洗得发白的粗布外衣。这让戴笠感到在学校里抬不起头来,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继续穿着一身旧衣服在学校里活动,是此时的戴笠想都不愿去想的事情。他不想被任何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一心想要融入同学们的圈子。为此,拥有一件崭新的、与同学们相同的绸缎衣服,就是他要迈出的第一步。

但是,此时的他生活十分窘迫,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起,又哪里有钱去买衣服呢?

在自尊心不断受到煎熬下,戴笠最终决定“铤而走险”。

某天,他来到一家服装店,拿起一件绸缎衣服,假称要试衣服,却趁老板不注意带着衣服飞快地溜走了。

戴笠本以为这下就能够得手了,但老板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这个小偷。老板知道他的学校,便直接找上门来,把有个学生偷了他店里的衣服这件事给校领导说了。

校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立刻开始调查,很快他们就确认此事是戴笠所为。偷这样一件衣服,在当时可不是小事,何况是对学校的名誉而言。

学校当场开除了戴笠。

离开学校的戴笠自觉没脸见人,尤其愧对自己的母亲。母亲一直希望他能够好好读书,发挥自己的天分,将来才好出人头地,可现在这个理想似乎遥不可及了。

于是戴笠干脆决定不回家,而是前往繁华的上海,直接走入“江湖”闯荡一番——说是闯荡,其实就是四处流浪。

戴笠的母亲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以后确实会“出人头地”,不过发挥的就不是读书的天分了。

闯荡上海

也许是因为幼时就亲眼见过有人因赌博欠下巨款,因还不上钱被讨债者活活打死,戴笠从小就对这类场面见怪不怪,甚至偶尔自己也会混迹于一些乱象丛生的地方。在那些年里,戴笠结交了不少人。

如今流浪于市井,戴笠此前在那些人面前积攒下来的经验也就发挥了作用。凭着这些经验,加上自己身上那股聪明劲,还真让他在上海也与许多人相结识,其中还包括当时在上海有钱有势的杜月笙

杜月笙对这个机灵的小子很是欣赏,甚至与他结拜成为异姓兄弟。有了与杜月笙的友谊,戴笠在上海生活得如鱼得水。

在杜月笙的引荐下,戴笠还见到了蒋介石。不过此时的蒋介石还没做出什么成就,而戴笠也没有把这次见面往心里去,两人见过一面就各自分开。

随着革命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全国人民都在讨论着相关的事。戴笠也不例外。听着人们的讨论,他心中对革命事业也越发向往。

此时黄埔军校正在公开招生,杜月笙便给戴笠出了个主意:你去当兵吧!

报考黄埔军校

在杜月笙的鼓动下,戴笠当即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想要从此一鸣惊人,一路扶摇直上。

不料,等报考结果出来,戴笠发现自己的名字不在录取名单上。经过一番反思,戴笠认为自己之所以落选,是因为“戴春风”这个名字太缺乏男子汉气概,得改个名字才好。

这时,他想起了著名的《越谣歌》中的诗句: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他当即决定:从今往后,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戴笠”

也正是这个名字,在往后令无数人闻风丧胆,光是听到就会感到汗毛直竖、不寒而栗。

不知是否真是名字的作用,1926年第二次报考,戴笠便顺利地通过了考试,成功进入黄埔军校六期,在机兵科学习。

也是在入学之后,戴笠这才发现黄埔军校的校长,竟然就是自己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蒋介石。

见到戴笠,蒋介石觉得彼此也是老熟人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少都会照顾戴笠一些。

而戴笠那察言观色的高超天赋,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会细心观察每一位同学日常的行为习惯,并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

从这时的戴笠身上,我们就能看出后来那个特工的影子。

这些习惯让他对校内师生的为人品行了如指掌,他也得以根据这些信息,在与每个人的相处中都如鱼得水,走到哪里都吃得开。

此时戴笠心中也坚定了从此一直追随蒋介石的想法:他知道光凭自己的能力很难出人头地,跟着蒋介石才最有可能达成崭露头角、扬名立万的目标。

追随蒋介石

1928年,毕业后的戴笠在蒋介石的司令部担任警卫一职。他每日站在门口,待到蒋介石从面前经过,就悄悄将写着自己收集来的情报的纸递给蒋介石。纸上所写的情报,都是戴笠经过仔细琢磨之后,确信蒋介石一定会感兴趣的信息。

起初,蒋介石并不把这些小纸片当回事,扭头就会扔进垃圾桶。但看着戴笠日复一日地给他递小纸片,蒋介石渐渐地也对上面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

某天,又一次收到戴笠递来的纸片,蒋介石没有丢弃。他走进办公室,把纸条打开,准备看看戴笠每天到底在写些什么东西。

看到上面的情报,蒋介石有些惊讶,但一时也没说什么。

此后的好几天,蒋介石都会将戴笠递来的纸条打开看看,他发现上面的情报不但真实可靠,而且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再加上戴笠竟然每天都能交上一份这样的情报,蒋介石这才发觉戴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他有了几分欣赏。

很快,蒋介石便将戴笠调去进行情报活动。

对蒋介石的赏识,戴笠万分感激,他认真地处理着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1930年国民政府组建了一支特务组织“调查通讯小组”,戴笠就是第一批成员的其中之一。

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得知蒋介石被扣留,戴笠觉得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来了。

他坚持与宋美龄一起前往西安营救蒋介石。

来到西安,一看到蒋介石,戴笠就冲过去跪在蒋介石脚边痛哭流涕,一个劲地说都是自己的失责,不然蒋介石也不会遇上这种事。

戴笠看上去十分真挚,蒋介石被他的态度打动,觉得戴笠是真心在为自己的安危担忧。这让他从此更加重用戴笠。

1938年,军统一成立,戴笠就坐上了副局长的位置。

有了这样的地位,再加上蒋介石对他坚固的信任,戴笠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许多人知道他是蒋介石的心腹,为了讨蒋欢心,也会前来巴结他,戴笠的野心便随之日益膨胀。

此时戴笠的风流本性也展露无遗。虽然他在18岁时就结了婚,但婚姻完全不能阻止他追求美色的脚步。随着权势越发增长,戴笠的情人数量也日益增加,最后更是多到数都数不清,其中还包括红极一时的女星胡蝶。

逝世

1946年3月17日,戴笠由青岛出发,乘坐专机飞往上海,打算到达上海后再从那里飞往重庆。

戴笠怎么也想不到,这将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天。

当天青岛和上海的天气都不适宜飞行,但戴笠以自己“已经报告主席,定于18日返回重庆”为由,坚持在17日出发。

结果,在飞行途中,戴笠就接到了上海那边发来的消息,称因天气原因飞机无法在上海降落。戴笠便决定向南京飞去。

南京的天气状况同样很差,但戴笠坚持在这里降落。

但是降落途中因天气原因,戴笠乘坐的专机失去了与机场方面派出的军机的联系,同时也失去了导航。

伴随一声巨响,专机一头撞上戴山,机上包括戴笠在内的所有乘员全部遇难。

清点遗产,蒋介石破口大骂

戴笠生前总是穿着一件洗到发白的旧军装,看上去十分朴素。戴笠这个人,给他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清廉”的。在腐败横行的国民党内部,这样的存在可谓十分难得,这也是蒋介石此前那样欣赏戴笠的原因之一。

可是,当葬礼过后戴笠的财产被清点出来,众人这才惊讶地发现,恐怕戴笠才是贪得最狠的那个。

戴笠在全国各地拥有数十套豪华住宅,仅在重庆地区就有十多处私人公馆

更令蒋介石暴怒的是,他还拥有超过10辆世界顶级的进口名车,蒋介石这才想明白,戴笠在找他汇报工作时总是开着那辆旧车,实际上只是装样子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黄埔军校   蒋介石   专机   纸片   重庆   上海   数目   遗产   情报   母亲   衣服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