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而伟大”的红色交通线

假如您打算从上海去江西,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火车、飞机甚至自驾,各有各的好处,最快的俩小时就能到。


但在上世纪初,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您身份特殊需要行程保密,就算是在那个不用实名制购票的年头,这么走一遭也够费事的。


咱们党中央当年就遇到了这个难题,为此,中央专门开通了四条交通线,但最终只有一条安全运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这条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就是汕头交通站。



小小一个交通站能有多大本事?其它交通线都断了,为什么只有它还能好好的?


绝密交通线应运而生


今年四月份新上映了一部电影《暴风》,故事的主线就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汕头交通站。



这部电影不光说的是汕头的事,还专门有一个潮汕方言台词的版本。而影片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地下工作,有不少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事。甚至可以说,真实的历史,远比影视剧镜头更加凶险。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展开了全方位大围剿,无数共产党员惨遭杀害。


后来,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党组织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也就是俗称的中央苏区。


而中共中央机关此时还在上海,中央要想知道苏区的情况,只能靠最原始的手段。比如经常在路上耽搁一两个月的信、来往党员干部的口头转述什么的,就连敌人的报纸都比咱们自己的消息走得快,于是敌方报刊也光荣成为我党的情报来源之一。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这上海和江西虽说离得有点远,但一封信送一两个月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诶,这可是绝对的真事,咱有历史为证。


1929年2月7日,根据共产国际领导人的意见,中共中央给苏区的红军写了一封信。而收信人毛泽东和朱德直到4月3日才把这封信拿到手,两个月过去,革命形势早就变得亲妈都认不出来了,更别提俩月前的革命计划了。


因为这个,中共中央对苏区情况的掌握程度,也就只比两眼一抹黑强那么个一星半点吧,要想好好指导工作几乎是天方夜谭。


至于苏区这边,本来就在山旮沓里信号不行,再加上敌人还到处搞封锁,想和外界通个信更是难上加难。


这样的情况,中央心里门清,也想了不少办法,最见成效的就是建立交通线和交通站了。


有了交通站,就能方便工作人员在中央和苏区之间上传下达,苏区也能及时向中央报告各地形势。


1929年12月22日,周恩来就代表中共中央对闽、粤、赣地方党委和朱毛红军、闽西红军发出了单独指示:“中央认为必须与闽西红军、朱毛红军共同设立独立的交通网。这一交通网,可以解决红军与江西或广东的联系问题,可以解决你们与红军及红军与中央的联系问题。”



周恩来亲自负责这条秘密交通线的建设,还特别指出“宁可放弃苏区一个县,也要办好交通线”。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围剿”。


也就在这个月,上海的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交通局,提出要在三个月内建成一条交通线,全长数千里,从上海出发,经过水路到达香港,然后转身回广东汕头,再经过潮州、大埔、福建长汀,最终到达江西瑞金。


连接上海、香港、汕头,

跨越闽粤赣三省的中央交通线


这条绝密交通线是交通局在闽西工农通讯社的基础上建立的,由周恩来亲自选点、布点。经过缜密分析和再三斟酌,汕头成功PK掉一干竞争对手,成功成为这条交通线的枢纽。


一条战线,两手准备


大大小小的城市千千万万,汕头凭借什么在交通线上C位出道?



几千里长的交通线上城市着实不少,可汕头还愣是从一堆选项中留到了最后,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作为交通线枢纽,汕头的“交通”条件得天得厚。


这是一座港口城市,水上交通特别便利,简直是老天爷喂饭吃。只要上下衔接稳妥,护送干部往来甚至可以不在汕头停留,只作为中转站就行。



再者,汕头商业也挺发达,广东东部、福建西南部和江西东南部都通过汕头连在了一起,商品集散、港口进出、百业并存、华洋杂处,反正是干哪行的都有,来来往往的人流量还特别大,什么奇怪的人到这儿来都不稀奇,咱们乔装打扮一下再混进人群里就更不留影了,敌人要想察觉还真不容易。


而且,潮汕一带的革命基础也很好。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在潮汕取得胜利,周恩来在汕头主政东江,工农运动如火如荼。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昌起义军进占潮汕,建立了一批工农革命红色政权,还曾经有过“潮汕七日红”的历史,在当地刮起了一股“红色旋风”。


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依托着红色革命根据地,交通站就更容易隐蔽了。


不过,适合建交通站是一码事,能把交通站建起来又是另一码事了。


1930年底,时任中共中央交通局副局长陈刚来到汕头的闹市区,开了一家中法药房汕头分号,作为中央交通局直属交通站。



而这间药房能顺利开业,还得归功于当时的中共中央秘书长黄玠然。他有个亲戚在上海中法药房当经理,靠着这层关系,借着求朋友办事的名头,陈刚在汕头开个分号当然是顺理成章。


同时,打着药房的大旗,中共地下党还给根据地筹集了不少药品。


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交通站只有一个其实也不大安全。


为了以防万一,中央决定做好两手准备,在汕头再建一个备用站。为此,1931年初,三位从上海来的客商落地汕头,打算来瞧瞧电器材料,这就是中央派出的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三位同志。


站长陈彭年在社交上玩得开,对外是经理;


顾玉良做过生意、有相关职业经验,还当过党内的交通员,就成了会计,在楼下“办公”,其实就是放哨,万一遇到紧急情况就及时通知楼上;


罗贵昆是梅州人,听得懂潮汕话,能和当地人混好关系,沾着他的光,三人在南京旅舍附近租到了一座楼房,挂上“华富电料行”的招牌,专营批发代销,不搞零售。


您要问为啥不零售?还是为了方便往中央苏区运物资,当时要运送的东西很多,零售小卖部那点货没法打掩护,而批发商店来回运大宗物资就没人会觉得奇怪了。


至于开的是电料行而不是粮油铺、绸缎庄什么的,当然也是因为苏区急需电器材料。一句话,这家商店就是为中央和苏区量身定做的。



一家药房,一家电料行,两个交通站同时存在于同一座城市,但根据地下工作纪律,交通一向是单线联系,所以两个站内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后来证明这事办得太对了。


1931年,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武汉叛变投敌,周恩来指挥上海党中央机关迅速转移。


为了确保交通线的安全和正常运转,周恩来还调整了交通线,撤销顾顺章知道的所有交通站,其中就包括中法药行汕头分号。同时,华富电料行从替补“上位”,成为正式交通站,担负起艰巨的地下交通任务。


华富电料行情景再现。

来源/《绝密的汕头交通站》


华富电料行在汕头站稳脚跟后,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顾玉良代表汕头交通站和当地的党委书记见面,同时,中央也指示当地要帮助交通站的工作。


交通站和地方党委约定了以后联系的地点、暗号和交通员。从此,打上海来的同志和物资,经过汕头交通站的联系后,由地方特委护送到苏区,汕头交通站也由此大显身手。


成为苏区专线的关键站


小小的汕头交通站,发生过哪些跌宕起伏的故事?


汕头交通站没辜负这个“交通”的名号,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苏区的往来文件全靠着交通员传递,一方面把“外面的世界”送进中央苏区,向苏区报告国内革命形势和任务、敌人的最新动向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状况等情报;另一方面,也把中央苏区和红军的情况报告给党中央。


如果说交通站也分保密级别,那华府电料行的保密等级绝对属于最高那一档,按照中央规定,不准外人住在站内,不能横向联系当地的党组织或其他过境交通员,只有高级别干部通过时才启用该站,对干部还有严密的保护措施,并且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0年到红军长征前,从这条交通线经过汕头进入苏区的中央领导同志和其他军政干部足足有两百多人。


特别是在顾顺章叛变后,因为他本来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特科负责人之一,非常熟悉上海党中央机关的内部情况,这样一号人物忽然投敌,许多中央领导的处境就不妙了。


于是从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后一直到1932年,中央抓紧转移疏散了一批干部同志,其中撤到中央苏区的,大多数都在汕头交通站中转过,这里面包括邓小平、聂荣臻、李富春、邓颖超、董必武、李克农、钱壮飞等等。


1931年12月,作为中央红色交通线策划者的周恩来,也踏上了这条交通线前往苏区。



周恩来的这次转移真可以说是险象环生。按照计划好的行程,他乔装成牧师,从上海坐船来到汕头。


刚到汕头,周恩来就发现码头上有几个国民党特务来回打量人,在刚下船的乘客里鬼鬼祟祟的,气氛异常紧张。


汕头交通站安排他住在当时汕头最大的旅行社“金陵旅社”,然而在酒店办入住手续时,周恩来忽然发现这家旅馆的楼梯拐角挂着一张照片,定睛一瞧是1925年“汕头市各界欢迎黄埔学生军大会”的大合影,站在人群正中间的,正是曾经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他本人!


没办法,人太有名了也是个麻烦。


周恩来立刻迁到另一间小旅店住了一晚,这家小旅馆据说后头有人,和国民党师长关系密切,地痞流氓都不敢去骚扰,连警察每晚例行查夜都不查这家。


第二天,周恩来在两位交通员肖桂昌和黄华的护送下,打扮成商人模样,坐上了汕头到潮安的小火车。



当时,周恩来三人买的是二等车厢的火车票,结果上了车一看,二等车厢居然只有他们三个,这下目标可太明显了,几人赶紧走到了三等车厢。这里人又多又杂,他们和老乡挤在一起,拉下帽子看报纸,完美混入人群。


没成想,火车上的检票员竟然是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时的铁路职工骨干,还曾经当面向周恩来请示过工作,这个故知可是遇上得不巧了。


周恩来认出他后,赶紧把帽檐拉得更低了,尽量遮住脸,转身扭头看向窗外。交通员肖桂昌则做好准备应对检票。


周恩来全程扮演看风景的沉默美男子,避免和这位“熟人”当面锣对面鼓地交流。肖桂昌稳定发挥忽悠大法,把人应付了过去。


得亏火车上只有一个检票员,后来就没人管他们坐哪个车厢了,于是三人继续在三等车厢人群里坐了一路。幸好全程只有几十公里,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潮安。


三人在潮安吃过午饭,下午两点又坐船奔赴下一站。最终,周恩来顺利到达苏区。


安全运输,汕头站使命必达


办成这么多大事的交通站,怎样瞒天过海安全存活?交通员来来往往,在什么地方传送情报才能不引人注意?吃的喝的用的乃至真金白银,如何从敌人眼皮底下“快递”到家?


在那个反动势力猖獗的年头,交通站一边完成任务,一边还得提防着被敌人盯上。


为此,交通员们好好利用起了“华富电料行”的招牌,明面上,这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家商店,而实际上,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摆设,里边都有可能藏着重要情报。


比如家用的青花瓷水壶,不知情的人都懒得多看一眼,其实壶底藏着情报,甚至还能存放东西。


这样的“功臣”还真不少,再比方说麻将桌。商埠毕竟人来人往,大大咧咧地交换情报也不太方便。


同志们经常就借着打麻将的名头,三缺一揪来个交通员当牌搭子,你来张“七饼”他出张“四万”,您以为人家还在说麻将,其实情报已经悄悄交换成功了。



不光送人、送信息,交通站送起物资来也绝对靠谱,是“快递小哥”行当的优秀员工。


国民党当局对苏区实行严密封锁,但凡邻近的城镇,食盐、布匹、煤油、药品这些物资都是“公卖”限量款,苏区生活十分艰难:工商业凋零,生活物资奇缺还价格昂贵,五金电器和无线电器材更是想都别想。


党中央指示同志们在红色交通线沿途城镇和苏区边境开办商店,尽量采购和运输物资。


汕头交通站坐落在商业发达的港口城市,给苏区买了不少紧急物资。同时,作为枢纽中转站,从上海、香港等地采购的物资也经过汕头,由交通站想办法送进苏区。


至于苏区急需的无线电通讯器材,则由交通员带在身上专门护送。


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三百多吨物资通过汕头交通站先后送往苏区,包括食盐、布匹、电器、印刷机、军械等军需或民用重要物资。


除了物资,交通站还能送钱提款,几乎是地下党隐形银行。


汕头交通站站长陈彭年经常上海、香港、汕头、苏区来回跑,在敌人的封锁线上穿行,把中央苏区在斗争中缴获的黄金白银送到需要的地方。


1931年,中央交通局长吴德峰亲到中央苏区提款,一次就带走20万元。同年,专职交通员曾昌明、肖桂昌到苏区提款,在福建漳州,聂荣臻给了他们价值约五千元的金条。


这些同志跋山涉水,闯过国民党层层封锁线,安全抵达上海党中央,为党中央解决经费困难问题做出 了重要贡献。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汕头交通站工作人员撤往中央苏区参加长征。至此,汕头交通站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汕头中站旧址。

来源/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官网


如今,位于汕头市海平路97号的华富电料行已经成了红色交通站旧址纪念馆,向每一位参观者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如果您有机会,真的可以去看看。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交通线   潮汕   交通员   党中央   周恩来   交通站   中共中央   苏区   汕头   电料   隐秘   红军   上海   物资   红色   中央   交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