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用时75年,研究了724位男性:活得最幸福的,都是这类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相信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生活的最终目的和最终意义是什么?

对于这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有很多人说,生命的最终意义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对于这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定义,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以及未来的追求也会不一样。

比如说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来说,对于他们来说,幸福可能就是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让自己和家人能够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

但是对于那些家庭条件本来就不错的那些人来说,

幸福可能就是自己能够和家里人共享天伦之乐,平时不被忙碌的生活所困扰。

其实,针对这一个问题,哈佛大学曾经也做过研究,

那么,他们最后研究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授曾经在TED上面有过这么一则演讲,

这一个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幸福人生的共同点。

哈佛大学对于幸福人生的研究

教授在之前自己研究的实验当中发现,在被采访的一群年轻人之中,

其中有80%的人回答道自己目前最需要的东西就是财富

另外,有50%的人说道,自己目前所需要的东西是名气。

不仅仅如此,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还曾经进行了一项长达75年的研究

研究的对象包括了724位男性。

从他们出生到往后的75年之后,其实当初的那700多位男性大部分都已经离开了人世,

只剩下60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

当问到这60位老人的时候,他们也说自己已经找到了什么样的人过的最幸福的答案。

但是这一个研究团队仍然没有放弃他们的研究进程,虽然大部分老人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但是他们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了他们的后代上面

他们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出生于80年代的人,总的来说,他们的后代大致可以被分为两批人,

  1. 第一批就是就读于哈佛大学的优秀学生,
  2. 第二批就是在美国东部城市居住的普通市民,甚至是贫困市民。

在这些人长大了以后,他们都各自过着属于自己的不同人生。

有的人生活在底层,做着最苦最累的工作,有的人年纪轻轻早已经攀上了人生的高峰。

那么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一个人的幸福感以及拥有良好的社会生活,其实是需要良好的社会关系来维持的。

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在这个领域当中,

许多心理学家也在不断的追求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其中也衍生出了积极心理学的这一个理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其实就是鼓励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和方式来追求自己的幸福,

通过一种积极的方法来激活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实现愿望和目标。

那么有什么方法是我们可以实现追求自己的幸福的呢?看看下面就知道了。

获得幸福人生的一些一般方法

(1)第一个方法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目标,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算是一个没有了灵魂的躯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显得很迷茫。

但是一旦有了目标之后,就会按照目标上面的计划去执行,

相对来说,实现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

其次,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都是不一样。

所以要怎么过好自己的生活,完全是由自己来定义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当中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激发潜能

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

个人的潜能是需要被激发出来的。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和理想,激发潜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激发潜能,并不是盲目的,没有目的的,而是有计划,有逻辑的

(3)第三个方法就是要注意维持社会关系

哈佛大学进行长期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拥有良好的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需要维持社会关系的。

我们人类都是一种社会性的物种,离不开是要在社会上面吸收社会资源。

但是在获取社会资源的时候,同样也会经历很多困难和挫折

这个时候,紧密的社会关系就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什么样的人才能活的幸福,才能够最终收获人生的幸福。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哈佛大学   幸福   目的   都会   生活方式   社会关系   潜能   男性   目标   方法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