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叛逃后,周恩来嚎啕大哭,纪登奎上前劝说,他却摆手:你不懂

在林彪叛变的次日,收到中国驻蒙古使馆寄来的一封信和一些图片,周总理突然失去了控制,放声大哭。

周总理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不断擦拭着,却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此时,他的身旁只有纪登奎,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纪登奎一脸担忧,“周总理,出什么事了?”

周总理深深地叹了口气,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然后缓缓地说:“林彪他……他叛逃了,坠机身亡了。”

“总理,如今这种结果,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您应该感到高兴啊。”纪登奎说道。

周总理抬起了头,看着窗外,喃喃自语道:“你不懂,你不懂啊。”

为什么周总理会忽然失控?怎么到了自己这里,自己却说自己不明白?

伟大和平凡结合的周总理

当人们谈起中国革命的历程,总会想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周恩来。毫无疑问,周恩来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

他出生于一户普通的大家庭,但他却拥有着非凡的远见与才智。他的成就和贡献,使得他成为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周恩来是一个舍己为人,为国献身的人。他曾经说过,“献身于国事,死而无悔”,这几个字,或许就是他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和信念。

周总理工作很忙,一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很满,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休息过。他每天都很早就起床,从来没有耽误过时间。

第一项任务就是开会,他要听取很多人的意见,作出决策。他经常到晚上才结束,但他总是会清晰地记得每个人说的话,以便后续的工作中更好地处理问题。

紧接着,他要会见一些来访的客人,这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因为这些客人都希望能够和他交流想法。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周恩来总理正在紧急处理一件事情。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突然,他觉得有些晕眩,有些累了,眼皮也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但是,就在这时,有几位工作人员进来,他们看着周恩来总理的神色,纷纷劝说他休息。

“总理,您的身体可不能累坏了。”

“是啊,您已经连续加班好几天了,该休息一下了。”

然而,周恩来总理却摇了摇头,他说:“我不能休息啊,这么多的文件等着我批阅呢,这么多着急的事情都等着我办,我能休息得下来吗?”

1970年5月,孜孜不倦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在长时间的过度劳累下,心脏出现了异常。

但是,周总理在面对这场病痛的时候,却以坚毅的姿态,继续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面对周总理这样顽强的精神,医生和护士们倍感沉重的责任。他们在门外日夜守候,准备随时赶进去救治。

“总理,你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医生问道。

周总理淡然地回答说:“好一些了,谢谢你们的关心。我会注意休息的。”听到周总理的回答,医生和护士们的心情仿佛释放了一下,同时感到了一份温暖。

周恩来得知林彪叛逃

林彪,一位名扬中国的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却在1971年的9月13日,悄然离开了祖国,乘坐飞机叛逃。

这起事件震惊了整个中国,国内外舆论哗然,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在这次事件中,周恩来是整个国家最为忙碌的人之一。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林彪叛逃坠机事件发生后,周恩来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一直在人民大会堂处理相关事务。

他的心情可以想象得到,对于这场国家级别的政治事件,周恩来自然不能轻易退缩。

据悉,当时的周恩来因为这件事情嚎啕大哭一场,这个情形显然让人十分感慨。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一个严肃而含蓄的人,这次的情绪爆发说明了这场事件对于他的心情有多么地沉重。

1971年9月12日下午,周总理和一群有关人员正在人民大会堂研究修改四届人大的工作报告,气氛热烈而紧张。

这时,中央办公厅的一位同志打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紧急的声音:“林彪女儿林立衡说林彪要出走,到哪里不知道,情况很紧急!”

一名秘书急匆匆地走进了办公室,紧张地向周总理汇报:“林彪的儿子林立果乘专机从北京来,这架飞机就停在山海关机场。”

当时,吴法宪正在办公室里忙碌地工作着,忽然间,电话铃响起,他接起电话,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周恩来的声音。

“你调飞机去山海关了没有?”周总理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吴法宪听了一下,心中一片空白。他并没有接到相关的命令或通知,所以他回答:“没有。”

“真的没有吗?”周总理的语气略带担忧。

吴法宪立刻回答:“真的没有。绝对没有。我以脑袋担保。”

周总理沉吟片刻,开口道:“行,这件事我知道了。所以,请您密切关注,并随时向我报告。”

吴法宪:“好的,周总理。”

挂断电话后,吴法宪心中不免有些不安。他猜测,周总理可能已经听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否则不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这时周恩来又给李作鹏打了一通电话,“喂?李作鹏?是我,周恩来。”

李作鹏的心跳猛地加速了,他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了问题。

“周总理,您好。”

“李作鹏,我给你打电话是因为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你完成。”

“是的,周总理。”

“那架飞机,要由我、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四个人一起下命令才能飞行。我知道你们是最好的,也是唯一能完成这份任务的人选。你要牢记,身为一名航空兵,使命为重,决不能有一丝懈怠。”

“我明白,周总理。”

周总理刚刚忙完,整个人都有些疲惫,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立刻开始着手准备,等到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凌晨。

纪登奎不解周恩来哭泣

在那个特殊的下午,周总理收到了一封来自蒙古的特急报告,这个消息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

周总理皱着眉头看了看报告,然后立刻赶往毛主席的住处,带着报告汇报与协商。

周总理来到了大会堂118号的住处,毛主席已经在等着他了。周总理将报告递给了毛主席,并开始向他详细介绍了报告中的内容。

毛主席面容凝重,静默不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毛主席决定召开一次会议,宣布这个惊人的消息。

会议在当天晚上召开,所有中央委员都到齐了。毛主席走上主席台,静静地看了看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才开始讲话。

他宣布了林彪的叛逃事件,宣布了林彪全军覆没、机毁人亡的消息。在场的人们听了这个消息,一片哗然,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随后,周总理接过话筒,向在场的所有人宣布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在场的中央委员可以回家了,可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

在场的人们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始起立,有的人悄悄地掉了泪。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很多人心中都有了一股莫名的感慨。

会议很快结束了,但突然间,只有周总理和纪登奎留在了会场内。周总理开始哭泣,这让纪登奎很惊讶。

当得知事情原委,纪登奎赶紧上前安慰,他说话也有些结结巴巴。

他告诉周总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应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听到这话,周总理回过头来,脸上依然老泪纵横。他摆了摆手,只是说了一句话:“你不懂,你不懂。”

那时的纪登奎还不能体会周总理的悲痛,在后来,他才能体会到周总理此时的感受。当时为了保住林彪的位置,全国上下一片大乱。

这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周总理而言,无疑是沉重的一击。他哭了,是为了那个国家,为了那些受苦难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周恩来   人民大会堂   蒙古   中央委员   革命家   万幸   这个消息   总理   沉重   声音   事件   电话   报告   心情   工作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