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最大的捡漏事件(4)

1925年4月9日,距离《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签订五年后,由段祺瑞执掌的中国北洋政府外交部突然从法国驻华公使玛德那里收到了一份内容非常奇怪的照会:

按照1920年2月9日美、英、丹、法、意、日本、挪威、荷兰、瑞典九国在巴黎所签关于Spitzberg地方条约第末款末条所称「本约正式批准以后,法民主国政府必将邀请第三国等加入,即以通知法国政府为实行加入之方法,并由法国政府达知其他签字之国云」。

兹该条约既经签字之九国正式批准,相应遵照本国政府训令,将证明与原文无异之抄本一份,照送贵国政府,即请参加该约并希见复为荷!

照会后的附件,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法文副本,总共 11 页。

这份照会经过外交部翻译,由外交总长沈瑞麟亲自呈送给了段棋瑞。老段看完后直接就方了,表示你们外交部翻译了个寂寞。

能不能先给翻译翻译:

他们九国签的条约关我们中国什么事?

这个Spitzberg到底在哪里?

法国人现在到底想让咱们干什么?

沈瑞麟经过了长达11天的长考,谨慎地表示,似乎他们是想给咱们送块地?

老段表示你可拉倒吧,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他们不抢占咱的地就谢天谢地了,还会主动来给咱送块地?我做梦都没敢往这方向做。

也别怪段祺瑞一副迫害妄想症患者的表情,因为就在不久前,法国政府刚刚狠坑了他一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虽然是战胜国,却是实实在在的惨胜,人口损失了500多万,几乎消失了一代人。战后的法国国内也是满目疮痍,物价暴涨,货币贬值,法郎的实际价值一度只剩下纸面含金量的三分之一。

绅士穷得狠了,自然而然就露出了流氓嘴脸。

1921年初,法国专门精心设计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外交陷阱,先是大手一挥表示要将之前《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庚子赔款中未付部分退还给中国,退还款项在代偿中国政府应缴中法实业银行未清股本及欠款后,均将用于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

中国政府没想到这辈子居然还能碰到吃斋的土匪,一高兴也没细看法方要求,就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结果等法国开始结算中法实业银行股本时,中国政府惊恐地发现,法国居然跟得了精神分裂症一样,自己跟自己玩起了货币双轨制:在计算庚子赔款余额时用的货币单位是法郎,在计算中法实业银行应缴股本时却用的是一个在法国国内都从未流通过的,所谓「金法郎」作为货币单位来计算。

按照法国所规定的货币汇率,中国白银(海关银)的1元可以兑换14元法郎,却只能兑换4元「金法郎」。算来算去,法国应退的庚子赔款余额只有不到4亿法郎,中国政府应缴的中法实业银行股本倒有7亿多法郎。

别说什么余款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了,中国政府反而倒欠法国政府白银2000多万元。

再加上法国政府对《辛丑条约》的刻意曲解,要求中国政府在支付差额时,必须对庚子赔款中「金法郎」与法郎之间的币值差进行贴息,一波汇率收割,又将中方支付额放大了三倍有余。

说好的退钱,退到最后,居然是债权人倒欠债务人白银6500万元,法国人一手策划的「金佛朗案」,也算是开创了国际金融诈骗行业的新巅峰。

中国人虽然嘴笨,说不上来哪不对,但这个结果傻子也能看出来是被坑了,因此历届北洋政府不论法国如何威逼利诱,就是硬挺着再没接对方的茬。

这么硬扛到了1922年,趁着中国国内直奉战争的乱劲,法国干脆直接扣押了本应拨交给北洋政府的部分「关余」和「盐余」税款共计白银2360余万元。

这一招釜底抽薪,要换了别人执掌北洋政府,勒紧裤腰带忍一忍可能也就过去了,偏偏对于段祺瑞而言,可算是要了亲命了。

作为皖系领袖的段祺瑞,嫡系武装早在1920年直皖战争中就打光了,自己也因此下台在天津当了四年的

寓公。24年在北京政变后,段祺瑞能够重新执掌北洋政府,其实不过是奉系张作霖、直系冯玉祥跟广东革命政府三方互相妥协的结果。

对于这么一个光杆司令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执政」而言,关税收入就是唯一的收入。要是没有了这么一大笔钱,别说重新建立武装,夺取实权了,自己分分钟都有可能被手下的军人来个「武装讨薪」,到时候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好说。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即便明知道是毒药,也不得不饮鸩止渴。

段祺瑞1924年重新上台后,当即开始跟法方就「金佛朗案」展开秘密谈判,经过将近一年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于1925年4月20日签订秘密协议,法方向段祺瑞政府一次性拨交之前扣押的2360万元税款,而中方将以逐年垫借的方式,从1925年起至1947年一共向法方支付6200万元「补偿款」。

就在双方关于「金佛朗案」协议签订前10天,法方抛出了这么一个邀请中国加入《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照会,时间如此敏感,段祺瑞当然会不由自主地往「仙人跳」和「连环计」那个方向去联想了。

中国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尤其是法国现在还扣着段祺瑞的2000多万救命钱,法国人主动送来的照会不作答复肯定是不行的。

但就算是再上一当,也总得搞清楚「是谁杀了我,我又杀了谁吧」?

段祺瑞先是急电当时的中国驻法公使陈箓,要求他立刻前往各国公使馆探查:

一是搞清楚国际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九国公约?

二是搞清楚除了首次缔约的九国外,近期是否还有其他国家受到邀请,参加该条约?

4月27日,陈箓寄给了段祺瑞《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英文副本,表示自己已经跟法文副本进行了比对,完全一致,证明国际上确实有这么一个条约。

同时,现在已经有比利时、日斯巴尼亚(即西班牙)、罗马尼亚、利索尼亚等十几个国家向法国复函,表示愿意加入该条约,正在办理入约手续。

收到陈箓的复电之后,段祺瑞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这起码证明法国的邀请是「仙人跳」的可能性不大,否则拉上十几个国家充当「群众演员」来演戏给中国看,这个本钱未免下得也太大了...

不过段祺瑞依然有些不太明白,这个Spitzberg到底是个多寒碜的地方,以至于向来占便宜没够的法国都不愿意接手,而是选择了全球「众筹」?

自己一旦同意入约,会不会法国转身就跟自己再要上一笔「建设费」什么的,把扣押的那2360万元税款直接冲抵了?

越想越害怕的段祺瑞,急忙又派人去青岛,向曾经进行过环球旅行的康有为咨询意见。

康有为堪称「民国小约翰」,始终专注于研究亚非拉小国跟狠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一度在海外漂泊十五年,在瑞典买过岛,还制定过要让800万中国人殖民巴西的宏伟计划。这个不知所云的Spitzberg,康有为还真听说过,当即就向段祺瑞表态,此地甚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岛上有矿场有渔场,资源丰富,开采充分,根本用不着再花钱建设。群岛地理位置也好,将来如果想要移民巴西或美国,此岛可作为中转站。

总而言之就是「该约系承认荒岛主权,已成国际一种事实……加入之后,我国侨民如有前赴该岛经营各种事业者,即得条约保障而享有均等权利」。

对于段祺瑞「法方倘后以杂项费目烦扰」的疑虑,康有为更是以一名政坛老光棍该有的坦然与狡黠表示「税则现为法人所有,既因法国照约邀请加入,在我似应从同。异日形势颠转,则情景又似不同」。

一句话,欠钱的才是爷,咱光脚的还怕穿鞋的?

现在那2360万元税款在法国人手里,人家说啥就是啥,叫咱签啥,咱就签啥。

等到法国人把钱款还给咱们以后,那就是咱们欠他的钱了,该咱们是爷啦!

法国要是真的借着给咱们岛这个事,薅咱们羊毛,咱大不了就把岛还给他们。

反正要我们主动给钱没门,有本事你就再来抢!

这一番表态,顿时让段祺瑞茅塞顿开,当即命令外交总长沈瑞麟于4日30日将参加条约的议案提交国务会讨论通过,并于5月7日正式复函法国驻华公使馆,表示中国政府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内容十分赞同,并乐意加入该条约。

5月14日,在征得法国政府同意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委派驻法国公使陈箓代表中国政府接洽办理入约相关手续。

到了1925年7月1日,陈箓正式报告中国外交部:本公使业于本日亲赴法外部签押、署名,加盖图章,正式加入。相应咨复备案,即请查照为荷。

按理来说,事情办到这一步,只需要段祺瑞在陈箓寄回来的条约文本上签字画押,这个事就算是办妥了。

但是已经被坑怕了的段祺瑞却始终犹犹豫豫不肯在条约上签字画押,而是命令陈箓继续多方探查清楚法国邀请中国参与条约的真实原因。

8月26日,一心想要促成入约的陈箓绞尽脑汁,向段祺瑞提供了一个完全符合中国人思维的解释:法国人在想方设法「掺沙子」。

你想啊,最早围绕斯匹次卑尔根问题谈判时,只有俄国、瑞典、挪威三国参与。其间挪威为了抗衡俄国,主动「掺沙子」,才把三国会议变成了九国会议。

到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签订时,为了抗衡挪威的「事实主权」,又是英法意美四国主动「掺沙子」,九国参与变成了十八国签约。

到这一次修约时,法国广撒英雄帖,硬生生把《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签约国从18国变成了43国,无非还是看到华盛顿会议后,英美两国逐渐靠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法国为了抗衡在斯匹次卑尔根问题上可能出现的英美同盟甚至英美日同盟,继续选择「掺沙子」而已。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在亚洲范围内,除了日本外是唯一看上去还像点样子的国家。为了抗衡英美日同盟,法国拉拢另一个亚洲国家进来,很合理,而且符合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北洋   庚子赔款   挪威   中国政府   法郎   法国   群岛   条约   中国   中国近代   事件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