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的人,多有上热下寒!张仲景一方,打通中焦,引火归元

大家好,我是中医程凯丽!后台有网友咨询,身体出现上热下寒动不动就上火,口腔溃疡,吃点清火的药就腹泻、拉肚子。到底该如何调理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医圣张仲景专门调理上热下寒这种寒热错杂症的经典方剂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上热下寒这个证候,上热下寒指的是上半身有热的表现动不动就上火、口腔溃疡、长青春痘、有口臭、甚至失眠等。而下半身又有寒的表现腰膝冷痛、双脚冰凉、大便不成形、尿频、女性的话会出现痛经等。

那么,上热下寒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脾胃有着莫大的关系。上半身久坐,烧脑的工作或学习,看手机,用电脑,操心着各种事物,嘴巴也没闲着,各种零食、饮料、烧烤等。下半身悠闲,不运动。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不节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中焦脾胃不通了,中医上讲,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相当于交通枢纽,脾胃的升降功能失职,交通堵塞。所以说,这火被阻挡了,下不来,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其实,下寒的发生并不是真的因为阳虚严重上热的出现也不是真的因为内热更大而是体内的火没有用上。所以,要调理的话,最主要的就是要打通中焦,引火归元。医圣张仲景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调理上热下寒体质很棒的方子,就是甘草泻心汤,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下它的组方。

方中的炙甘草、干姜、大枣,可以健运脾胃,增强脾胃的原动力,用来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而半夏,可以降逆,也可以化痰消痞,能够把堵塞脾胃气机的垃圾化掉。最后是黄芩、黄连这两味药,可以把上焦的火清掉,还可以把阻塞中焦的痞块清掉

这个方子对付上热下寒,并不一味地清热,也不是专职温阳而是有升有降,有温药也有凉药。清上火不至于伤阳气,温下火不至于上火不仅能调和寒热,又能从根源上健脾消痞,打通中焦,引火归元

最后,提醒大家,现在人们的病证,多错综复杂,连带多个脏腑,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辩证加减使用。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有相关问题,可以打在评论区或单独给我留言,看到了,会帮助大家一一解答的。谢谢!#中医##健康##上热下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焦   痞块   凉药   医圣   寒热   方子   脾胃   甘草   上半身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