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出手!这些“哑巴演员”被撕下遮羞布,殷桃全说对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豆莱说

编辑 | 豆莱说

央媒终于出手。

对那些从不张嘴的“哑巴演员”看不下去了,点名批评了演员不应该沦为“演贝”,不张嘴说台词的演员,怎能被称为演员呢?

作为一名演员,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如今众多明星在红毯上用尽浑身解数施展的外貌吗?

不,演员最重要的是演技、更是演员本身扎实的基本功。

台词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部适合演员自己原声的影视作品中,演员使用自己的原声是应尽之责;

在演员的原声与影视作品中角色的出入较大时,使用配音为作品增色,也是无可厚非的。


恰当的配音 锦上添花

在一些影视剧作当中,演员的角色与自己本身的声音并不匹配,这时使用配音为作品添彩,又有何不可?

例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饰演凤九的迪丽热巴,她的声音十分好听,但并不适合剧作中凤九的音色。

如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凤九一张嘴就是与古装剧不符的原声,还有人喜欢观看吗?

这时使用适合的配音,确实无可厚非。

还有,《甄嬛传》里的甄嬛,如果开口就是温温柔柔、轻声细语的孙俪的原声,那么如何展现“娘娘”的气势呢?

后期的配音,使得声音与“娘娘”的形象更加贴合,为作品增光添色,这样的配音配上孙俪精湛的演技犹如锦上添花。

更有,龚俊在不少的影视剧中也是使用了配音。

然而在述说台词花絮时,他的声音也是字正腔圆,但是可能因为并不符合演绎的角色气质,从而使用了配音,以便更好的展现角色。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并非演员不具备台词的基本功,而实属情况特殊,不得不使用后期的配音以完善作品,这样确实无可厚非。

但是在没有一些特殊原因,且演员本身的音色又能够很好的展现角色,这时使用原声也是应尽之责。

杨幂原声角色--扶摇

比如,迪丽热巴在《阿娜尔罕》、《克拉恋人》等现代剧当中饰演的角色,正好与其声音相契合,她使用原声就恰到好处。

孙俪在《安家》里的角色,正好需要温柔的声音,她的演技加上温柔的原声生动的展现出了角色的形象。

配音可以有,但是不能因为可以配音就次次使用配音,抛弃作为演员的基本功。

应在自己本身的音色与角色不匹时,巧妙利用配音,从而拔高作品的效果。


没实力 or 敬业?

使用原声应该提倡,但是如果与本身所饰演的角色并不契合,就会使角色的形象大打折扣,那就是对作品的不负责任,又何来“敬业”一说呢?

很多港台明星,他们来到内地发展多年,但是至今普通话仍不标准,所演的作品更是笑料百出。

《今生有你》里的钟汉良用自己独特的口音将“嫁给那个姓孙的”说成了“炸给那个姓孙的”,直接为一部严肃的文学演出带来了莫名其妙的喜感,令观众啼笑皆非。

这样改变了作品的角色形象,虽然可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感,但毕竟已与作品的本意有所偏颇。

甚至还有陈伟霆,当有记者问及其在某剧当中最深刻的台词时,他竟然要记者询问配音演员。

因为都不是他自己的声音,如此的工作态度,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很多当红明星也是如此,一般都不使用自己的原声,但到用到自己的原声时,就表现平平。

刘诗诗就是其中一位。

近几年,她已经很少出演古装剧了,但在最近的《一念关山》当中,她仍然使用了配音。

在现代剧当中,她参演的《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如果可以这样爱》等作品倒是使用了原声,但是作品反响一般,导致她的原声也是经常被观众所诟病。

任嘉伦也是其中一员。

甚至任嘉伦还是以歌手的身份出道的,这几年出演了不少的电影、电视剧,但是大多用的都是配音,而不使用自己的原声,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

例如,在《秋蝉》当中饰演叶冲,就是使用了张杰配音;

《青云志1》和《青云志2》当中饰演六尾,是使用了苏尚卿的配音。

任嘉伦在《请君》里用了自己的原声,但是却将角色表现的有气无力、毫无感情,但是粉丝却只认“脸”不识“音”,还是对任嘉伦一如既往的吹捧。

试问,这样的演员还能称之为演员吗?

这样的“敬业”属实令人唏嘘,“敬业”并不是使用原声表演,而应该是努力改变自己的原声,使其符合角色的形象,使角色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若实在是天生音色和角色千差万别,那么使用配音才是对作品的“敬业”,对观众的“敬业”。


演员不能次次论为“演贝”

台词的功底,本就应该是一个演员的必修课,次次不张嘴,充当一个“脸替”又怎能被称为演员呢?

《君子盟》是一部今年刚刚播出不久的悬疑探案剧,其主演是井柏然、宋威龙,在这部剧当中宋威龙就变成了一名妥妥的“脸替”。

宋威龙至今已经出道多年,也拍摄了十几部影视作品,但是其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依靠后期的配音演员。

在这部剧中,网友更是戏称“宋威龙的台词简直就是灾难,已经到了让人出戏的地步”,更有网友评论说:“不看字幕,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唐嫣在前段时间,被评为“上海市二级演员”,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毕竟她出演了那么多的影视剧作,甚至其中不乏观众广为流传的佳作,那么她为何仅仅被评为“二级演员”呢?

事实竟然是,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使用的配音,并非自己的原声。

例如《仙剑奇侠传3》,唐嫣的角色就是配音大师冯俊骅给配的音;

《金玉良缘》里的角色是配音演员乔诗语配的音,还有很多唐嫣的古装剧都是由他人进行的后期配音。

作为85花的唐嫣,其被评为“二级演员”也不难被人想象。

毕竟演了这么多年的戏,至今仍当“哑巴演员”,属实不太合理,台词的功底确实应该提高。

除了“哑巴演员”,甚至演艺圈还存在大量的“数字演员”。

何为“数字演员”呢?“数字演员”就是在演戏的时候用“一二三四五六七”来代替台词,然后后期再使用配音演员来进行配音,根本不背台词,更没有一点点的台词功底。

这样的演员还并不罕见。

舒畅、韩雪、金星等都曾爆料过“数字演员”。

“灾难”级台词的宋威龙、“二级演员”唐嫣,以及数“一二三四五六七”来代替台词的“数字演员”,这样的演员怎能被称为“演员”呢?

属实是实至名归的“演贝”。希望“演贝”努力提高自己的台词基本功,慢慢张开自己的“口”,使得“演员”之名实至名归。


榜样并不缺失

虽然绝大多数的演员都有使用配音,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实力演员从不使用配音。

这样演员就是那些“演贝”的榜样,是那些连台词都记不住的“数字演员”的榜样,为演员树立了一个正确的道路。

蒋欣就是其中之一。

可能蒋欣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但是提起《甄嬛传》里的华妃,大家应该都能想起,虽然在剧中属于反面角色,但是其精湛的演技加上其凌厉的原声,造就了其强大的气场,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其角色的特点。

而且蒋欣的所有作品都是坚持使用自己的原声。

从坚强不屈的宋凝,到怨天尤人的紫熏,都是蒋欣自己的原声,而且用自己的声音赋予了角色更加生动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年轻的演员当中,也有很多的实力派演员,从不使用配音。

例如,张一山,他的演技确实令人称道,他也坚持在作品中使用自己的原音。

在电视剧中,张一山饰演的角色就利用自己的原音,将痞子形象刻画的活灵活现,他的油嘴滑舌、痞气十足就宛如角色本人,是其真正带入到了角色当中的体现。

现在的张一山无论演什么,都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带入其中,这样的效果不仅仅依靠他的演技,更得益于他自己原声,坚持使用原声也提高了他的演技。

同龄的杨紫,也是一名从不使用配音的演员。

杨紫和张一山一样,都是从小就是因《家有儿女》成名,现在她仍和张一山一样,坚持使用自己的原声,努力在提高自己的演技方面下功夫。

现在的杨紫不仅人长的漂亮,声音也是十分甜美。

在《香蜜沉沉烬如霜》中,她出色的演技,就是很多老戏骨都争相称赞,更是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这部剧中的声音都是她自己的声音,甚至后期的声音补录,也是自己亲力亲为。这样的演技加上甜美的声音,瞬间就有很多观众被圈粉。

这样的榜样还有许许多多,不论是老戏骨,还是年轻花旦。只要拥有演技,并且不断地去突破、去进步,就应该被观众所推崇、被其他演员所学习。


对此,笔者的感悟是:

配音是可以且理应存在,但是不应该成为一名演员不是进取的捷径。

正如殷桃所言:

“不理解那些非技术层面的配音”。

在演员本身的音色与角色相契合的时候,就不应该使用配音;

在演员本身的音色与角色的形象大相径庭时,使用配音是可以被理解的。

配音老师

但是理解并不代表可以一直容忍,不代表演员可以一直止步不前的使用配音就是正确的。

恰当合理的使用配音,并且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台词、演技,努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才是一个演员应该走的道路。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您迅速获取到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演员   配音演员   遮羞布   基本功   音色   哑巴   剧中   演技   原声   敬业   台词   后期   出手   对了   观众   角色   声音   形象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