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气!央媒终于对“哑巴演员”出手了,殷桃的话应验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6月10号,央媒通过微博发布了一篇批判“哑巴演员”现象的文章,给一些演员敲响了一记警钟。

关于配音,或许大众对其并不陌生,几乎每部热播剧目都有配音演员参与,并且渴望听到演员的原声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配音”在演艺圈的地位本该是辅助性的,但是现在却变成了“无配音,不演艺”的怪象了。

太多演员,在为了“转型”、为了“流量”等等,逐渐地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歌手连歌还没整明白怎么唱,就已经为了名利追求演戏去了。可关键是,去演戏了就应该好好打磨自己的演技吧,台词都说不利索,怎么能够做好演员呢?

更可气的是,现在的诸多演员,尤其是已经大火的明星,拍完戏连感受都说不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弄懂拍的什么戏!长达数月的剧组生活,仅仅是为了苟且吧,连对这部剧的基本表达都没有,怎么指望他能够演出好的剧呢?

演员必备的基本功就是“声台形表”,反观这些演艺圈界的明星们,做到了几点?不说他们将这基本功抛之脑后吧,因为他们会用“非科班出身”为自己开脱,他们根本就没有学过这些基本功,根本就没有真正理解演员这个身份带来的影响力。

配音演员已经不是幕后的工作者了,成为了网友调侃的“明星的嘴替”;而所谓的挂着演员头衔的明星们,已然成为了配音演员的脸替了。

因为当下大多数影视剧的现状就是,为了博得流量更换热门演员,而声音就只是那几位幕后工作者的努力。比如配音界的张杰、边江、季冠霖、乔诗语,以自身经历展示出何谓“流水的演员,铁打的配音”。

诸多大爆剧主演,妆容精致、神情到位,角色经过后期的剪辑也是生动形象。但非科班出身的他们是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网友都让他们“不要说话”。

本身这不是值得吐槽的地方,因为确实不排除部分人口音就是难以得到纠正,所以才会有配音员这一职业嘛。但是对于资质本身就差,还不知努力的演员,也是真的值得大家的批判的。

谁都希望做到完美,获得掌声,但是自己不知努力,只想着依靠技巧获得地位和名利的人,不值得大众为其鼓掌叫好。

还有多年前就被演艺大佬们批判的“数字小姐”现象,更是离谱!台词不标准就算了,怎么能连台词都不说呢?

除了内地,香港也是这一现象的重灾区。许多港星为了名利来到内地,普通话不仅直接放弃学,甚至将“港普”作为卖点,炒作成令人骄傲的娱乐头条。

央媒点名批评“哑巴演员”现象,称之为“演贝”,也恰恰印证了大满贯视后殷桃曾说过的一段话。她曾发出深深的疑问,配音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为什么要用呢?

徐静蕾在拍过诸多演员演戏,包括自己经历过演戏之后,也曾表达过,原声演戏是演员的基本素养,否则整个表演都是不完整的。

当下的演艺圈,对于演戏已经缺少了一种敬畏和担当之心,演员本身承担着很重的担子,是老演员们对敬业的追求,权威奖项的设置也是为了鼓励更多的演员能够潜心打磨演技,演出好的作品来。而今,为了流量,已然没有流量明星演员对奖项感兴趣了吧。

很多权威的奖项必然会对配音这一方面做出较为严格的限制。

而现今影视圈的原生演员反而成了不受重用的代表,他们的敬业在流量面前变得卑微。兢兢业业提升自己的演员很难获得靠美貌出名的热剧主角一样的地位。比如63岁的香港演员车保罗。

各种流量小生、当红小花骨子里缺乏对这项艺术的热爱和职业上的追求,“脑袋空空”或许也是对他们目前最精准的评价了。

比如顶流王一博,面对难以跨过有口音不敢演戏的明星,轻描淡写地出招:“找配音呀”。

这种敷衍真的好可怕啊!因为他对于自己出演主角的影视剧连感悟都说不出。

现在的他们不懂得吃透角色,不懂得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懂得如何为一个最好角色的呈现付出努力,只能够靠着营销手段维持所谓的粉丝群体,甚至从未想过如何靠实力博取热情。

熙熙攘攘的名利圈让演员的初衷成为泡影,基本素养根本就是无从说起。希望央媒批评能给他们提个醒儿,主动地反思一下自己吧,对得起已经获得的喜爱值和利益度,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有实力的演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演员   配音演员   科班出身   解气   大众   演艺圈   基本功   哑巴   素养   名利   奖项   台词   出手   流量   地位   现象   努力   明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