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万里如虎的成吉思汗,为什么不敢攻打印度?原因如下

成吉思汗被称为13世纪的世界征服者,他以及他随后建立的蒙古帝国,曾经一度统治着大半个亚洲、东欧的部分地区、非洲的一部分,总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两个亿。

但是,庞大的蒙古帝国竟然没有包括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

众所周知,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古至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建立过强大本土政权的国家,印度本土的土著居民自3000多年前被来自中亚地区的亚利安人征服之后,每过一个历史周期都会被外来者征服,似乎任何一个强大的外族都有轻易统治印度的能力。

比如,在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派出的使节王玄策出使印度,结果遭到劫掠。一怒之下王玄策向尼泊尔和吐蕃借兵,仅率领几千名吐蕃骑兵和尼泊尔骑兵就打败了北印度。

16世纪,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尔在中亚地区竞争失败之后,仅率领上万人就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极盛时期帝国总面积大约45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5个亿,把今天印度大部分地区置于其统治之下。

进入17世纪之后英国人来了,并最终把印度变成其治下的殖民地之一。到1861年,英国在印度的人口只有12.5万人,当时印度的人口已经高达两个多亿。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可以说是蒙古帝国军事最强大的时期之一,也是对外扩张最猛烈的时候。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决定率领20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

花拉子模是一个国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5000万的庞大国家,此时正处于花剌子模的极盛时期。早在1200年,花剌子模国王阿拉丁继位之后,先后打败了西辽帝国、奥斯曼帝国、古尔王朝,从而成为中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1218年,花剌子模讹答剌总督抢劫蒙古商队,并且污蔑商队为间谍,企图杀人灭口。有人成功逃回蒙古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就派使者前往交涉,却被花剌子模处决了交涉的使者。于是,恼怒的成吉思汗率领20万大军开始了蒙古的第1次西征。

仅用两年时间,蒙古大军就灭掉了拥有40万战兵的花剌子模帝国。

借助这次战争的胜利,成吉思汗派出哲别和速不台率领2.5万大军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西征,为蒙古帝国未来征服西亚和东欧埋下了伏笔。

但是,蒙古帝国军队在追击花剌子模残兵到达印度河附近的时候,却停止追击,并没有顺势而下征服南亚次大陆。

如果看历史上印度的战斗力,此时正处于极盛时期的蒙古军队想要灭掉印度似乎垂手可得。

13世纪,印度正处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之下,这是一个占据了印度北部地区的庞大国家,德里苏丹国的前身是古尔王朝德里总督治下的一个行政区。十三世纪初,古尔王朝陷入衰落,德里总督脱离古尔王朝的统治,在1206年宣布独立建国。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建国之后为了抵抗古尔王朝,德里苏丹国和花剌子模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关系。所以,当蒙古帝国灭掉花剌子模之后,花剌子模王子率领残军向德里苏丹国退去,希望能够得到庇护。

成吉思汗也率领大军来到印度河流域,企图一举杀过印度河,但最终还是选择撤兵。

一生征战无数,气吞万里如虎的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有趁机灭掉德里苏丹国统一南亚次大陆呢?

几点原因分析:

蒙古军队在1224年攻入印度西北部地区后,最远抵达过旁遮普,但在这里被德里苏丹国军队击退。

在攻打花剌子模的时候,蒙古军队阵亡约1万人,如果按照伤亡比1:2的话,说明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3万人左右。

随后,成吉思汗又命令哲别和速不台率领2.5万人东征。

为了控制花剌子模,境内还需要派出大量驻军防止当地人造反,估计至少需要10万人。

所以,成吉思汗手下的机动兵力最多只有4~5万人,用这个规模的军队去灭亡德里苏丹国是不现实的。

对成吉思汗来说,远在万里之外的印度远远比不上近在咫尺的西夏对他重要。

西夏位于今天的河套平原及辽西走廊一带,据估计人口大约300万,国土面积大约100万平方公里。

自从1038年建国之后,西夏表现出来了强大的生命力,虽然该国人口不多,但在面对着辽国和宋朝的攻击之下仍然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在蒙古崛起之后,分别于1205年、1207年、1209年和1217年发生了4次蒙古和西夏之间的战争。

在多年的战争的影响下,西夏国家动荡、民变四起,处于崩溃的边缘。

可是,西夏也一直在企图反击蒙古人的进攻,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期间,西夏计划联合漠北蒙古各部攻打成吉思汗老营。

被识破后,西夏和蒙古再次爆发大战。

所以,成吉思汗在打完花剌子模之后,优先级是赶紧把西夏给灭掉,而不是去征服印度。

成吉思汗的大军主要是生活在蒙古高原一带的牧民组成,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冷夏凉气候干燥,每年降水量也就200毫米。

夏天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也不过只有20左右度;到了冬天最冷的时候,往往气温会低到零下二三十度,并经常伴有大风雪。

印度和蒙古高原气候迥异,这里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蒙古军队曾经攻打过的印度河流域来说吧,当地4月中旬到6月底为炎热季节,气温可能会达到49度以上;7月到9月是暴雨期,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而到了冬季才会出现类似于蒙古高原那种秋高气爽的状态,夜间的气温降到5℃,白天的气温降到12℃。但是,到了冬季末期向炎热季节过渡的时候,又有可能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冰雹和暴雨。

所以,对蒙古军队来说,只有在12月到2月这段时间才是南征印度的最佳季节,剩下的时间非常不利于进军。

但蒙古帝国并没有放弃对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征服工作,从1246年起蒙古军队多次攻打印度。

此时,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是巴尔班,他曾经是突厥贵族之后,被蒙古人俘虏被卖为奴隶,随后跟随主人来到了德里。

在这里,他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仆人,后来被提升为国王的贴身侍从,最终成为德里苏丹国的实际统治者。

巴尔班非常了解蒙古人的战术,于是他利用当地的突厥贵族组建了一支由所有种姓人组成的20万军队。

这些人对巴尔班忠心耿耿,作战中悍不畏死,在1246年击退了蒙哥汗所率领的蒙古军队的入侵。

以蒙哥的性格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不过就在这一年,蒙古帝国内部发生争夺汗位争夺战。

对蒙哥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印度打不打没关系。

蒙古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战争告一段落。

蒙哥夺取汗位之后,蒙古帝国的主要的目标开始转为对南宋的征服上。

从此之后,印度再也没有面临过蒙古帝国的大规模进攻。

但是,印度作为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对于削弱当地统治阶级的战斗力拥有一种令人费解的能力。

等到16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已经不堪一战。

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尔在帖木儿帝国崩溃后,率领军队进入南亚次大陆,建立了著名的莫卧儿帝国。

极盛时期,莫卧儿帝国国土面积超过450万平方公里,人口1.5个亿,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直到大英帝国来到南亚次大陆,通过对当地的掠夺,才把这里变成世界上最落后的地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成吉思汗   印度   蒙古高原   德里   蒙古   王朝   蒙古人   帝国   西夏   军队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