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女儿端静公主被丈夫踢死,康熙得知后,是怎样为她复仇的?

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镇的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坐落着一座恢弘大气的公主墓,从这座墓的外观以及占地面积可以看出它的主人生前是如何的身份贵重;从陪葬物品也能看出,这座墓主人生前应该是备受重视。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自封建社会开始,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这些条框一直将女子束缚在内院的一方天地中,他们的使命就是通过联姻为家族、为皇权争取到更到的利益。

哪怕是贵为公主,从小的锦衣玉食最终面临的也是“和亲”这条路。命运好一些的也许能平安顺遂一生,运气不好的只能是消香玉殒,客死他乡。

就像这座恢弘的墓主人一样,她不是别人,她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五个女儿端静公主。一个命运多舛,被丈夫踢死,孤零零的被埋于此的公主,在她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端静公主的“和亲之路”

自古以来,为了稳固匈奴和西汉的和平有了“昭君出塞”,为了安稳西藏的蠢蠢欲动,有了“**公主联姻西藏”。

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皇权的更迭,这样靠女子联姻稳固皇权的风俗却一直没有改变。

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之后,这种风俗更加盛行,甚至形成了一种制度。众所周知,清朝能入关雄霸中原,内蒙古各分支部落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清朝历史上一直都延续着“满蒙联姻”的习俗,通过不断地联姻,加固和蒙古各部落的紧密联系。在大清200多年的历史中,满蒙联姻就高达达586次。

这里面不仅有嫁入皇室的蒙古女子譬如孝庄太后;也有大清王朝为巩固势力下嫁的大清公主,譬如康熙的第五位公主端静公主。

这位公主下嫁给了喀喇沁领导者噶尔臧。

喀喇沁部落一直是清王朝的“铁杆盟友”,在康熙平定噶尔丹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为了奖赏这位“盟友”,康熙将自己膝下的第五个女儿也就是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给了噶尔臧。

为了抬高公主身份的贵重,也是为了彰显自己下嫁的是特别受宠爱的女儿,康熙皇帝为端静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从金银珠宝到随嫁奴仆都是数不胜数,更是在内蒙的喀喇沁部落建造了一座公主府。

据说公主府里金碧辉煌,占地面积很大,更是为了安抚公主远嫁的思乡之情,公主府里的建筑完全按照京城的风格修建。

然而十里红妆,风光大嫁的端静公主却没有迎来她向往的婚后生活。

康熙高调嫁女,喀喇沁部落可谓是风光无限。就在整个喀喇沁部落都为公主下嫁与有荣焉之时,和硕端静公主的“驸马”噶尔臧却非常的不满。

他对这个素未谋面,却又不得不娶的公主,一直没有什么好感。哪怕是公主生的闭月羞花,但是肆意妄为惯了的他仍不能忍受自己要矮人一等,对于这个公主妻子他就是尊敬不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公主和自己的婚姻本身就是一场“政治联盟”,表面是是皇家赏赐,实际上对于“和亲”而来的公主大多都有“监督”之意,对于他们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当地“土皇帝”来说,不得不防备着。

加上二人的成长环境根本不同,一个天生粗犷,生性好色,无拘无束惯了。一个是皇家儿女,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贤妻良母,维护皇家颜面。

这样南辕北辙的两个人结婚后,真的是难以融合在一起。驸马噶尔臧能做到的只有远远的逃离,他以公务繁忙为由,几个月都不去一趟公主府。

噶尔臧的为人在《清圣祖实录》有过寥寥数笔的记载中,“在公主丧事期间有霸占他人之妻等悖乱行为”,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为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刚刚结婚的端静公主根本就没有享受过丈夫的关怀,也没有新婚夫妻的浓情蜜意,就直接被丈夫冷落在了公主府里。

然而贵为公主的她,在千里之外即使受到了很多委屈,受到了很多不公的对待,她能做的只有将委屈和不公压在心底。

她更不会也不能和她的“皇阿玛”诉苦,因为她知道她嫁到蒙古的目的是什么,她知道自己的婚姻对大清,对噶尔臧意味着什么。她所能做到的之时在人前和驸马装着相敬如宾。

看到远嫁的端静公主并没有因为他的冷落而告御状,这就让噶尔臧更加肆意妄为起来,对公主更是不闻不问。可怜的端静公主就这样孤独的生活在陌生环境的公主府内。

端静公主的“消香玉陨”

端静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五女,自小命运对她就没有太多的眷顾。虽然贵为皇家公主,从小也是锦衣玉食,但是她从出生到出嫁,在皇宫之中并没有得到父亲康熙太多的关爱。

众所周知,康熙最宠爱的女儿就是固伦荣宪公主,从她的封号上就可以看出她的荣宠深厚,二位公主虽然生辰一致,但是命运却大不相同。

她的姐姐荣宪公主生母身份贵重,出生之时正值康熙皇帝最为平顺之时。

因此康熙将大部分的父爱给了她的姐姐荣宪公主,晚了一年出生的端静公主,生母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所以根本没有得到皇帝父亲太多的关注和喜爱。

上有出挑的姐姐,下有调皮的妹妹,她就这么不咸不淡的生活在皇宫里19年。

好在生母的美貌遗传给了她,仗着面容姣好,她的皇帝父亲在她长到将要嫁人的年纪,终于给了她封号,和封号一起定下来的还有她的婚事。

从19岁嫁入草原,为驸马噶尔臧生下了两个孩子,到37岁消香玉殒突然猝死,端静公主这短暂的一生尝过了太多的苦楚和磨难。

对于她的死,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她是因为夫妻感情不顺,郁郁而终的。

但是大多是的说法都是,端静公主是被驸马一脚踢死的。虽然她的婚姻是“和亲”,但是她还是有一定的期待的。然而上天好似仍然没有眷顾她,婚后的生活真的让她快窒息了,长期的孤独让她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之中。

看到贵为大清公主的她被驸马如此对待,她身边的一个侍卫为她愤愤不平。

这个侍卫叫额尔敦,为了能让公主开心一点,他每天都陪着公主讲讲京城的事情。慢慢的二人相谈甚欢,经常在一起谈天论地,公主的心情也有所好转。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情况被驸马噶尔臧知道了。听到一些不堪传言的噶尔臧当下大怒,直接杀到了公主府。不听任何辩解,就要杀了额尔敦。

端静公主当然不让,就在双方扭打期间,噶尔臧一脚意外的踹到了公主身上。然而就是这一脚,让端静公主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孤独的一生。

惊慌失措的噶尔臧更是一不做二不休的处理了现场所有人,最后上报给康熙的是端静公主因突发疾病暴毙而亡。

三次探望公主,康熙为女报仇

对于女儿的死亡,康熙异常愤怒,对于噶尔臧上报的公主暴病身亡康熙一个字都不信,然而却没办法证实,这是康熙最为郁闷的。

端静公主暴病身亡一事康熙之所以不信,是因为自从端静公主嫁到喀喇沁部落后,由于这个部落离着京城并不是很远,所以康熙曾经先后三次到草原看望远嫁的公主,当然主要也是到这个部落进行巡查。

第一次是在公主出嫁的第二年,康熙来到喀喇沁部落,那时的他看到的是夫妻俩相敬如宾,如胶似漆的假象。

第二次是在康熙三十七年,也就是公主下嫁到喀喇沁部落的第六年,康熙接到了密报,喀喇沁部落有异动,也许是为了震慑之意,也是为了看一下公主的情况,所以他再次来到这里。

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女儿也就两三年前,当时还好端端的端静公主怎么会突然间抱病呢?而且如果真的得什么疾病,在公主给自己信件中怎没有会提及呢?

其实在公主嫁到喀喇沁部落这些年,他们一直书信来往密切。端静公主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和亲公主的使命,喀喇沁部落这些年的一些动向她都如实的禀告给了康熙皇帝。

这也是这么多年,驸马一直冷落公主,甚至到了厌恶程度的主要原因。一个完全不和自己一条心的妻子,他怎么能容忍。但是由于畏惧大清王朝的权势,他又不能对公主怎么样。

也许对于这次的错杀,他也存于侥幸心理。知道康熙是查不出什么证据,但是他却能解决掉一直以来看不顺眼的妻子,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是过于高兴,也许天性如此,在康熙拿他没办法之际,他却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他竟然在公主妻子丧期内霸占别人的妻子,如此公然挑衅皇家权威,弃皇家颜面于不顾,康熙怎么能饶了他。

“新仇旧恨”堆积到一起,康熙对这个女婿早就看不顺眼了,于是雷霆之威,直接将噶尔臧绑至京城。但是为了整个喀喇沁部落的稳定,也是为了顾及公主死后的颜面,康熙并没有杀了噶尔臧。

但是不重重惩罚噶尔臧,康熙难咽不下这口气,他要为自己的女儿“报仇”。最后权衡之下,康熙将噶尔臧囚禁在京城。喀喇沁部落没有给他的任何子女,直接让他的弟弟继承了。

至此之后,噶尔臧一直到死都被囚禁在京城之内,这个他的公主妻子最为想念的地方,这个他的公主妻子从小生长的地方,成为了他一生的牢笼。

康熙就是想让噶尔臧困死在这个端静公主一生奉献和思念的地方,让他为自己的罪行反思。虽然最后他没有为了女儿杀了“害死她的人”,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是为女儿报仇了。

端静公主短暂的一生却定格在了37岁,她这一生年少时没有得到父亲的深厚宠爱,嫁人后没有得到夫君的爱情滋润,最后更没有得到儿孙绕膝的欢乐。

然而作为和亲公主,像端静公主这样的却不在少数,他们被迫背负上和平的使命,在丈夫和父亲之间周旋。

像这样的情况,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身上也很常见,无论是贵为公主还是平民出生,大都是不能和命运抗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噶尔   康熙   女儿   公主   京城   驸马   皇家   皇帝   丈夫   妻子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