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块钱1户改厕工程不能用还通过了验收背后的猫腻在哪里?

小厕所,大民生。

4000元1户的农村厕所革命在湖南省桂东县一农村实施完毕后,

厕所改造完了,验收也通过了,农民还得依旧跑去上旱厕,

这是为何?

本是一件人人皆大欢喜的惠民工程,结果却成了面子工程,问题出在哪?

点个关注不迷路,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湖南省桂东县农村厕所改造为何老百姓怨声载道。

湖南一村厕改后村民还要挑水冲厕所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找问题,揭盖子还得靠《焦点访谈》栏目。

据央视媒体报道,上级实施的农村旱厕改造惠民工程在湖南省桂东县却流于形式,一级混一级,最后变成了面子工程。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

很多村民反映,自厕所改造四五年以来,至今没有用过。在实地调查走访中记者发现,不是村民不想用改造过的厕所,而是根本用不了。

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没有接管道,屋内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根本没有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厕所改造就是聋子耳朵样子货。

第二:改造后的厕所质量根本不过关,比如化粪池破裂的,泄漏的,等等,起初的惠民工程最后成了实实在在的豆腐渣工程。

第三: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化粪池比地基还高的,把厕所管道接进了村民家厨房门口的。改造人员这智商确实和三岁小孩没有什么区别。

类似的问题应该还有很多,咱没有实地调查,也不能胡说。

面对问题,这帽子也不能乱戴,看看桂东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对此如何解释。可以概括为两句话,6个字:不存在,不可能。

厕所改造每户投资资金4000元不能用却顺利通过了验收,验收村民不签字,没有发言权。

最后的结果是惠民工程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对数字造假,工程质量,验收不规范等问题相关部门却视而不见。

厕所革命究竟“革”了谁的命?“惠”了谁的腰包?谁是最大获利者?

网友:民生问题必须严查彻查

厕所改造对村民来说本是一件好事,为何最后却招来老百姓的痛骂,问题出在哪? 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网友说,农村改善厕所这事,本来是个民生项目,却办成了面子工程。

有的地区,让农民掏钱,又改来改去,补贴根本不提。有的干脆作假,连下水都不通,应付检查,凑个数据,纸上雕花。

这是个大好事,但底下给办砸了,四不两直,还得深入基层。

网友说,农村改厕所,有的地方真的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和智慧,我们不缺智慧,缺的是良心。

网友说,一个敢应付,一个敢验收,最后上面下来的专项款不知道哪里去了,很有必要追究! ​

小编观点:

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上级交给的好事,最后在基层办成了坏事,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样的父母官留着何用?

解决民生问题,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中间进行调查研究,整天坐在办室整天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对这样的问题除了对一些领导干部问责外,更重要是要建立“庸者下、劣者汰、优者上”用人机制,对那些长期占着岗位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有必要让其长期下课,回家种红薯了。

湖南一村厕改后村民还要挑水冲厕所这件事你怎么看?说出你内心的观点和看法。

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阿伟观察有你点评更精彩,阿SIR期待你的参与,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母亲取儿子离世留下41万遭银行拒绝的背后是傲慢还是保护?

#夏日生活打卡季###我要上头条##今日头条##头条原创##百姓关注##百姓身边事##社会百态##民生关注##民生新闻##民生与保障##社会热点##湖南身边事##湖南爆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雨果   惠民   桂东县   父母官   工程   化粪池   湖南省   猫腻   湖南   块钱   村民   民生   老百姓   厕所   面子   农村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